再见高房价|我去古代看看有钱人是如何配置资产的

展望近期的新闻热点:A股跌破3000点后,又起死回生,各位发毒誓说跌破三千点就直播吃屎的大神们,默默的关掉了视频;美国大选如火如荼的举行着,台上一男一女都显得格外关注中国(我大中华果然就是有魅力);然而,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那什么是最重要的?这还用问咩!当然是“衣、食、住、行”啦!说到这个“住”啊!真真是个让人惆怅的话题。

来,咱先观赏几个段子,聊一聊房产的人生:

NO.1:这么多年,很多人骗过我,现在看来,唯独房产中介没骗过我,这么多年一直跟我说房价要涨,房价要涨!真爱啊!

NO.2:A说:“双十一那天要是房价也打五折就好了!”

B说:“看你说的,好像五折你就能买得起了似的。”

NO.3:按揭就是把你按在地上,一层一层的揭开。

NO.4:中华民族是一个智慧的民族,我们发明了错峰上下班解决拥堵的问题,接下来我们还可以发明错峰买房解决高房价问题,简单的说就是,有些人这辈子买房,有些人下辈子买房。

NO.5:房价涨,你为开发商打一辈子工;房价跌,你为银行打一辈子工;其实你一直在为一只看不见的手打工。

看完这些段子,乃们内心有没有千万只草泥马奔腾而过,让你心痛得久久不能平静? 有人心想,假如我能够一夜暴富该多好啊!乃们想想,如果人人都真的一夜暴富了,那房价也会一夜跟着“报复”,所以Daydream是可以有滴,但是别当真,当真可就不好玩了。

虽然咱们玩不过房产,但是咱们完全可以跟理财玩一玩。来来来,看看古代有钱人是如何配置资产的,话一说到这,各位内心是不是又在腹诽了,神马?古代人还会理财?如果你心里真的在偷偷的想古代人哪有什理财观念?理财那是现代人的特有。哎,那可就错了。

古人言:“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小编我换一种说法,叫“君子爱财,理之有道。”细细读来,是不是觉得也有那么几分道理呢?理财自古就有,虽说古代重农抑商,但是这并不能阻挡一大批智慧的古人们纷纷出来理财,那他们的理财方式到底是先进呢?还是很Low呢?到底值不值得今人的学习?接下来,东吴小编带你们一起来扒一扒古人们的理财之道吧!看的时候记得默默的做个对比,看看你更像他们当中的谁?

第一位:猗顿

再见高房价|我去古代看看有钱人是如何配置资产的猗顿姓王,因为在“猗地停顿”发家致富而被后人称为猗顿,其本名反被人们忘记了。史载他“耕则常饥,桑则常寒”,很明显是气候在左右他。穷则思变,拜师求教。俗话说:学得文武艺,货卖帝王家。在他“三顾茅庐”后,终于感动了陶朱公,陶朱公接见了他,并授予八字秘诀:“子欲速富,当畜五牸(zi,四声,牸原意是母牛,引伸为牲畜之意,“五牸”就是牛马猪羊驴的母牲畜。)”。

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猗顿在畜牧业上做得风生水起之时,没有“小富即安”,又将触角伸向了盐业、珠宝业。后世评价:“十年之间其息不可计,赞比王公,名驰天下”,其家产“西抵桑泉,东跨盐池,南条北嵋”,方圆百里,皆其所有。疆域之大,范围之广,世所罕见。汉代《盐铁论》载:“宇栋之内,燕雀不知天地之高;坎井之蛙,不知江河之大;穷夫否妇,不知国家之虑;负荷之商,不知猗顿之富……”

白手起家第一人猗顿的投资理财观念:进取、思变。

第二位:白圭

再见高房价|我去古代看看有钱人是如何配置资产的白圭,周人也。当魏文侯时,李悝务尽地力,而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史记·货殖列传》

当魏文侯在位时,魏国国相李悝致力于充分发挥土地的生产能力,而白圭却喜欢观察市场行情和年景丰歉的变化。当货物过剩低价抛售时,他就收购;当货物不足高价索求时,他就出售。谷物成熟时,他买进粮食,出售丝、漆;蚕茧结成时,他买进绢帛绵絮,出售粮食。

从上总结商祖白圭的八字秘诀: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第三位:吕不韦

再见高房价|我去古代看看有钱人是如何配置资产的吕不韦(前292年-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国丞相。

说到吕不韦,大家肯定不陌生,还记得成语“奇货可居”否?这个成语的典故就是由吕不韦而来的。

“吕不韦贾邯郸,见(子楚)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 ——《史记·卷八十五》

卫国的富商吕不韦经常往来于各地做买卖。一次到赵国的都城邯郸去做买卖,遇到碰到在赵做人质的秦国公子异人。赵国由于与秦国交战因此十分轻视异人。为此其处境有些困窘。吕不韦却从商人角度看到了他身上的价值。认为奇货可居,是稀有的值得投资“货物”,现在获取以便有朝一日赚取名利,也就是一个政治交易。

把人当做“货”来寻求升值,吕不韦的思维简直是不止前卫了那么一点点,不过,他还真就押对了宝,这个质子子楚成了后来的秦庄襄王。

由此可见,吕不韦先生的投资理财观念属于激进派,追求高风险高收益。

第四位:苏轼

再见高房价|我去古代看看有钱人是如何配置资产的等等,小编!你真的确定是苏轼吗?没错,就是咱们的宋代大文学家苏轼!

提到他你会想到他的哪句诗词呢?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还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抑或是那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呢?哈哈,想必大家看到此处时,脑子里都在迅速的搜索他的诗词。

可人们只知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的造诣,却忽略了他也是个理财达人。苏轼这个人吧,前期官场还算顺畅,到了后来就处处不顺,遭到排挤,于是经常被贬,大诗人的内心也是崩溃的。因为总是被贬,一被贬,俸禄自然就少了,俸禄减少了可就不够花了,于是他便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个法子:他每月将4500文钱的俸禄分成30份用绳子串起并挂在房梁之上,每天取下一串来使用。对于每天没用完的钱,便用竹筒装起来。而且他规定自己每天开销控制在150文钱以内,通过这样的方法也控制消费。

这就是苏大才子崇尚的“开源节流”思想啦! 所以整体看来,苏大才子属于保守型理财达人,善于分析整理自己的钱财。

再见高房价|我去古代看看有钱人是如何配置资产的看了这四位古代理财界的“四大才子”之后,大家觉得自己和哪位才子更像呢?或者说你已经聚集了四位才子的所有理财特点呢?那么恭喜你,你可以爆发你的洪荒之力了,去尼玛的高房价,我有洪荒之力我怕谁。

哈哈,言归正传,背景环境的不同,再加之个人的性格影响,每个人的理财方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不管是猗顿、白圭,还是吕不韦、苏轼,他们的理财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善于寻找适合自己的理财的方法。

所以,乃们还愣着干什么,感紧去学学这些古人,探索自己的理财之道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尼玛   滑县   秦国   史记   邯郸   奇货可居   俸禄   古代人   洪荒   牲畜   才子   货物   房价   有钱   内心   观念   古代   资产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