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 | 宇宙房企碧桂园上半年利润水平降至低点,有息负债仍高筑

宇宙房企发半年报了,地产业务总体上没有太多惊喜可言,但利润早已触及“天花板”,涨幅有限。


今年年初,碧桂园总裁兼执行董事莫斌对外表示,未来三年,公司权益销售额保持每年增长10%,即2021-2023年,碧桂园的权益销售或将依次达到约6278亿元、6905亿元、7596亿元


两万亿的资产、六千亿的销售流,这只大象也开始试图拓展更多的可能性和其他领域。


比如上半年频频活跃在资本市场、寻找投资标的的碧桂园创投;忙于收购(蓝光嘉宝服务、湖南天环物业、苏宁银河物业等),并占领物业市场的碧桂园服务。然而,地产业务始终是“顶梁柱”


上半年,碧桂园的表现可以说是中规中矩。总收入2349.3亿元,同比增长27%,毛利462.8亿元,同比增长3.09%,净利润224.2亿元,同比增长2.23%,归母核心净利润152.2亿,同比增长4.2%


中报 | 宇宙房企碧桂园上半年利润水平降至低点,有息负债仍高筑


对比可以看出,碧桂园上半年的利润增幅变成个位数,已经落后营收增长幅度很多。在行业被挤压的当下,房企生存也面临很多挑战,比如融资收紧,三道红线,楼市调控,集中供地等。


今年恒大正值多事之秋,同样作为龙头民企碧桂园,不免让人担忧其负债和现金流的表现。


1、

仍踩线一条

半年有息负债仅减少22.45亿


“三条红线”犹如紧箍咒,房企们都戴在头上一年了。根据“三条红线”的指标,将房企的“踩线”情况分为“红、橙、黄、绿”四档,实施差异化债务规模管理。



根据碧桂园8月24日发布的财报显示,该公司降负债仍有一定成效,净负债率由2020年12月31日的约55.6%下降至2021年6月30日的约49.7%,下降了5.9个百分点,现金短债比1.67。


与去年同期相比,碧桂园的踩线情况尚未有变化,仍然踩线一条——“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属于黄档,(双边剔除)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78.53%,比达标的70%仍超出8.53个百分点。


据壹财经了解,截至2021年6月30日,碧桂园的总负债和总资产分别为17397.87亿元及20174.63亿元,其中,合同负债7242.71亿元,较年初的6956.14亿元增长4.12%。


一般而言,房企的合同负债可以反映未来一至两年营收和净利润的情况,相当于业绩”蓄水池“,因存在时间差,这部分资产也深受市场调控影响,风险和波动较大。如果面粉、面包价格差不多,甚至当面粉贵过面包,还存在“增收不增利”的情况。


2019年、2020年及2021上半年,碧桂园的合同负债分别为6469.96亿元、6956.14亿元、7242.71亿元,合同负债保持增长,分别占总负债的38.32%、39.55%以及41.63%,占比逐年增加,去化压力仍存。


中报 | 宇宙房企碧桂园上半年利润水平降至低点,有息负债仍高筑

▲数据来源:企业公告,地产壹财经制表


仅从上述“三条红线”的指标来追踪碧桂园的债务结构,看上去确实较为稳健,但碧桂园的有息负债仍然较高,
自2018年有息负债突破3000亿后,此后几年时间里,碧桂园的有息负债常年处于3200-3700亿之间


截至2021年6月30日,碧桂园有息负债由2020年底约3264.85亿下降至3242.4亿,减少22.45亿元,下降幅度有限,其中银行、票据、公司债及可换股债券分别2059.94亿、749.58亿、379.14亿和53.69亿,银行借款占比63.5%


期内,碧桂园的银行及其他借款中,一年内到期的约648.39亿,一年至五年内和五年后到期的债务分别为1375.89亿和35.66亿。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085.6亿,能完全覆盖短期债务。


碧桂园首席财务官及副总裁伍碧君于当日业绩会上表示,碧桂园严格按照三条红线在2023年6月之前能够达标的要求来管控报表。从去年6月份开始,这个指标(剔除预收款的资产负债率)在逐渐下降,由去年的80%下降到现在的77%。


此外,杨惠妍也在过去这半年时间里,频繁增持碧桂园(HK:02007)的股份,据不完全去年统计,截至目前,杨惠妍累计支出约69.63亿港元增持碧桂园,持股比例升至62%。而去年,杨惠妍已累计33亿港元增持公司股份。


获得杨惠妍百亿港元的增持,碧桂园的股价表现受市场环境影响仍较为明显,上半年,中资地产股普跌,碧桂园的股价也处于波动变化,目前股价在8港元/股左右


2、

销售排行老大

毛利率却跌出TOP20


常年霸占销售排行榜的第一位置,碧桂园在近几年的销售拉锯战中,逐渐拉开了与万科、恒大的之间的距离。


公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碧桂园的权益合同销售金额约3030.9亿元,权益合同销售面积约3451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14%和8%。期内,权益回款率达到90%。


最新的销售业绩显示,今年1-7月,碧桂园累计权益销售额达到3573.7亿元,同比增长11.25%,录得近两年来最好的销售增幅。


若以全口径销售看,前7月碧桂园全口径总销售额已经突破5000亿,万科、恒大仍处于在4000亿量级,差距逐渐拉大。而去年全年,碧桂园、恒大与万科的销售额均达到7000亿的水平,不排除碧桂园今年全年销售额突破8000亿


稳坐销冠的原因之一,还与碧桂园在三四五线布局大量的土储有关,这家房企的棋盘下得很大,手握大量的土储资源。


据壹财经了解,上半年,碧桂园权益合同销售额排名前五的城市中,就有三座位于广东省,依次是苏州、惠州、东莞、郑州、佛山,录得销售额分别是105亿、77亿、70亿、68亿、61亿。从市占率的角度,更能直观看出碧桂园的布局逻辑。


2021上半年,碧桂园市占率前十大城市分别是韶关、锦州、潮州、恩施、云浮、梅州、黄冈、清远、娄底以及贺州,均为三四线城市。截至2021年6月底,碧桂园已签约或已摘牌的中国内地项目合计3127个,权益可售货值2.18万亿元。


中报 | 宇宙房企碧桂园上半年利润水平降至低点,有息负债仍高筑

▲截图来自企业,为碧桂园截至2021年6月30日的项目布局情况


今年开始,土地市场也迎来很大的变化,集中供地政策限制住很多房企,作为头部房企,碧桂园的拿地力度依旧,在首批22城集中供地中共获取14宗土地,共计权益代价171亿。


总体来看,上半年,碧桂园斥资884亿元(权益拿地价)获取219个项目,权益比85%,但权益金额的62%及权益面积的84%位于三四线城市,换言之,一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的补仓对半分布。


重仓三四线城市的布局特点,也让碧桂园的盈利水平跌出top20名。去年,毛利率靠前且维持在30%以上的房企有中海、华润、保利等,但碧桂园毛利率水平与之仍有较大差距。


中报 | 宇宙房企碧桂园上半年利润水平降至低点,有息负债仍高筑


2021上半年,碧桂园收入约为2349.3亿元,毛利约为462.84亿元,毛利率约为19.7%(2020年为21.8%),比去年同期的24.27%下降4.57个百分点;净利润224.2亿元,净利润率9.5%,比去年同期的11.86%下降2.36个百分点


尽管从碧桂园常务副总裁程光煜口中表述的”销售毛利水平在2020年是低点“,从上述数据看,2021上半年,碧桂园的毛利和净利水平都再次创新低。


为传递信心,管理层表示,2021年,从销售端的角度看,碧桂园的毛利已经进入到上升通道。因为销售端反映到收入端大概还需要一年多的时间,所以预计到明年年中至年底的时候,可以看到收入端毛利水平的低点。


这意味着,明年年中至年底的时候,才是碧桂园毛利水平的低点位置,反弹是否会到来?这是疑问,毕竟房地产的调控政策在近几年增多,市场的不确定性也会反映到企业的收入利润上。


碧桂园补充,2020年、2021年项目的质量大幅度提升,2020年和2021年获取的项目的当期销售毛利水平大概在20%到25%之间,首批集中供地中拿下的14块地,预估全周期利润率在10.5%左右。


3、

新业务仍处于投入阶段


2018年,碧桂园高调宣布进军机器人领域,成为地产、农业之外的又一核心业务。以这三大核心业务延伸出餐饮、零售、上下游产业投资等,碧桂园试图在地产之外再造一个赛道。


碧桂园总裁莫斌表示,关于新业务,碧桂园的机器人、农业都是在大的预算框架体系内投资,而且产品和效果的匹配越来越好,希望能够尽快给公司带来更大的盈利空间。


据了解,上半年,碧桂园重点布局高科技地产生态链,截至目前为止,集团对建筑机器人和一些农业的新业务,研发投入未超过60亿元


早在年初的业绩发布会上,莫斌称,明年,建筑机器人和千玺机器人餐厅都会实现盈利,农业和碧优选也在正常的发展之中,创投业务已经给公司带来了盈利。


中报 | 宇宙房企碧桂园上半年利润水平降至低点,有息负债仍高筑


事实上,碧桂园创投应该是今年最大的”彩蛋“,成立两年以来,碧桂园创投的投资版图已经逐渐扩大,业务覆盖“VC-PE-一级半/二级市场”,目前已投资超50家企业,其中8家已成功IPO,另有8家已完成下一轮募资


据壹财经了解,碧桂园创投目前的投资组合中,投资金额中45%的投资项目分布于先进制造、半导体、碳中和领域。地产产业链包括贝壳、安居客、秦淮数据集团(CHINDATA)、涂料品牌固克等。


投资科技半导体及碳中和的企业则涉及比亚迪半导体、蜂巢能源、紫光展锐、蓝箭航天、壁仞科技等;消费娱乐板块有快餐品牌遇见小面、快手、护肤品林清轩、汽水品牌HANKOW ER CHANG等。


”我们想学习腾讯。”碧桂园创投管理合伙人代永波曾在接受观点媒体采访中表示,但碧桂园创投对自身的定位,更贴合集团内部的创业企业,而不是纯粹的投资机构,用产业的打法去做投资。


据悉,碧桂园创投目前围绕四个投资主题铺排资金,分别是科技创新类、大健康类、消费类以及地产主业上下游的产业链进行布局,涉及建筑科技、创新的销售渠道、机器人板块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预收款   水平   毛利率   低点   红线   港元   百分点   净利润   销售额   上半年   布局   宇宙   权益   合同   业务   城市   地产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