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算爱记的褚时健:以数据铸造成功

无论是少时被封“玉溪酒王”,还是后来成为“中国烟草大王”、“中国橙王”,褚时健成功的原因有很多,而重视数据,是其中极其重要的一个原因。褚时健一生都爱记算,这让他发现了别人难以发现的规律,并找到了别人难以找到的方法。


以数据改善生活

褚时健的父亲是个生意人,母亲持家有道,因此褚家家境还算宽裕,褚时健的前14年基本衣食无忧。14岁那年,在外经营木材生意的父亲因为日本人的轰炸而重伤,一年后去世,家里就此失去了顶梁柱。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14岁的褚时健开始主动帮助母亲承担起生计。因没钱再请小工,母亲也无暇顾及,家里烤酒的活便由15岁的褚时健全权负责。

烤酒最考验技术的就是发酵环节,出酒量的多少,酒精度的高低全部都看这一步。

爱算爱记的褚时健:以数据铸造成功

烤酒

别家师傅只提醒他烤酒发酵的时候要关门,却不道出其中缘由,但是褚时健天生爱琢磨,经过观察,他发现夏天和冬天的发酵情况不一样,而且冬天时,靠近灶火边上的发酵箱总是会发酵得好一些,发酵得好自然出酒率就高,所以他推断出发酵程度和温度紧密相连。

于是,他开始把有余温的炭火,放在那些远离灶台的发酵箱下面和门边,结果成功证明了他的推断,别人出一斤酒要三斤苞谷,褚时健却只需两斤半,而且冬夏出酒率基本无差,质量还比别人好。

之后的酿酒过程,褚时健随时用本子把苞谷的用量、柴火的用量、出酒率、成本是多少,预估售价之类的数字一一记下,并严格按照所记录的数据进行酿酒。在他的经营下,慢慢的,家里生活好了起来,人们也对褚时健所酿之酒表达了非常高的认可,并给他封了个“玉溪酒王”的雅号。


以数据扭亏为盈

1963年,褚时健去曼蚌糖厂担任副厂长,糖厂有固定职工200多人,榨糖季还会招几百名临时工,在县城也算是举足轻重的国营大企业。然而,虽然每年的榨糖季几百号人忙得不亦乐乎,产品又有供销社统一收购,但是几年下来却只赔不赚,政府每年还要给糖厂补贴超过20万元。

到任第二天起,褚时健就在附近的榨糖点看了好几天,晚上借住在农户或者工人家里,仔细地了解榨糖点附近的甘蔗种植情况、榨糖时的人员配备及开销、每年的产量等,各种情况各种数据都要一一记下。

观察了一个多月后,他把他的结论分享给了22个榨糖点的负责人:亏损的原因在于成本核算没有做好。100斤甘蔗才出9斤糖,一斤糖的燃料要5斤4两,再加上人工费、运输费、机器损耗费,这样下来肯定是亏损的。

爱算爱记的褚时健:以数据铸造成功

糖厂车间

褚时健首先就提出了降低成本的三步走策略:

第一步,敲锅。工棚里的大铁锅因为常年在野外烟熏火烤,锅底结了一层厚厚的锅垢,受热效率大打折扣。他让工人们把锅垢敲掉,柴火消耗自然就减少了。

第二步,换燃料。糖厂过去只有木柴和褐煤两种燃料,前者是老百姓做饭的主要燃料,大都舍不得用,后者质地松散容易损失,1块钱的煤有5毛钱是浪费掉的。褚时健就让工人将榨糖剩下的蔗渣晒干之后当作燃料,既废物利用,又解决了“燃煤之急”。

第三步,增加滚筒。过去由3个滚筒榨过的糖渣还有明显的水分和甜味,他就让技术人员加了3个又3个,一共9个滚筒重复加工,出糖率有了明显的提升。

褚时健上任的第一个财年,糖厂纯利润8万元,消息轰动了整个新平县。

褚时健说:“搞物质生产,就是消耗要低,质量要好。成本核算和产品质量都非常重要。不管什么事,你都要先搞懂才做,不懂的事,先向别人学习。不然你亏本了都不知道为什么。”


以数据创造辉煌

2002年,褚时健开始种橙。许多人觉得农业是个技术壁垒低的行业,以为春天种下去,秋天等着收就得了。但真要做好,就不能只跟着天气吃饭。

从水源开始,土壤的有机质比例、剪枝的频率、挂果多少,每年的情况都不一样,每年都有新的问题出现,所以不断要有对策。褚时健说:“我这个脑子里,记了不知多少数字。我从小数学并不好,但我心里总在盘账,对数字,敏感得很。”

爱算爱记的褚时健:以数据铸造成功

褚时健查看果园

2005年,褚时健发现果子口感太淡,果肉不化渣,就赶紧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从肥料配比、浇水的频次、开花时间控制,精细化到每个细节的管控。褚时健花了多年时间,一点一点调制,才种出了拥有24:1的黄金甜酸比冰糖橙。“传统的观点都是农作物70%靠天,我这个果园,就是希望让大家有一个认识:只要用先进的、科学的观点来经营农业,把工业的一些制度引进农业,就不用那么依赖老天了,把70%的依赖降到30%,人就主动了。”

褚橙庄园里设置有实验室,专门用以研究土壤、橙数的各项数据,以便随时做出调整,保证橙子的完美品相和口感。

褚时健不仅要求自己要掌握足够的种植知识和技术,也要求下面的农户、作业长有一些知识观念,让他们牢记种植的各项数据,实现标准化种植。

如今,褚橙已成为紧俏商品,褚橙庄园也已达到万亩规模,褚时健则被尊称为“中国橙王”。

爱算爱记的褚时健:以数据铸造成功

万亩橙园

褚时健说:“(我卖的好的原因)说到底,还不就是‘质量’二字!你要在质量上压倒别人,你要有这个能耐。”

记下数据、分析数据、发现规律,属于褚时健的能耐之一。在大数据时代到来之前,他就已经对数据有了非常敏感的记算能力,走在时代前沿,且走对了方向,自然能铸造成功。


主编:黄晓丹 |编辑:唐燕

转载请注明出处。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犯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玉溪   苞谷   数据   糖厂   柴火   甘蔗   滚筒   燃料   家里   母亲   原因   自然   情况   质量   发现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