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榨菜陷“定位怪圈”,亿元广告费被员工、经销商看衰

乌江榨菜陷“定位怪圈”,亿元广告费被员工、经销商看衰

配悉的配方,配悉的套路

文丨纳兰醉天

2021年才过四分之一,各大企业的广告就开起了“倒车”。先有椰树广告低俗被查,后有雷布斯花200万把小米的方块变成了圆。其实,方块变成圆并不神奇,神奇的是大师能把这一变给你讲得天花乱坠,从自然到历史,从哲学到地理,这才是广告人的精华所在。

乌江榨菜陷“定位怪圈”,亿元广告费被员工、经销商看衰

对于老纳这种吃过见过的主,小米的200万事件根本提不上兴趣。毕竟跟定位圈儿几个故事比起来、这只能算开胃小菜。比如,某定位公司给河南阿五美食做的定位,500万买张A4纸,纸上写着:黄河大鲤鱼;还有某定位公司给河南好想你做的两年一千万定位,据好想你员工讲,来了一个星期,走了一圈,留下四个大字:“健康零食”,好想你。

或许是久病成医,看多了套路,企业自己也能秀两手。2018年5月,阿五黄河大鲤鱼换logo,说什么花费1080个小时,设计106稿,搜集200页资料,设计出全新的logo,结果被网友发现只是“汉仪神工简体”字库字体而己。所以,你说小米200万请大师换logo这是不是在“开倒车”。都是别人2018年就玩过的套路了。而好想你则简单套用定位广告模版改为:“高端枣业”。

而前段时间,知名榨菜公司涪陵榨菜也开了倒车……而乌江榨菜作为涪陵榨菜的主力产品可谓深受其害。

“痴心”不改

“搞央视梯媒大投入,地面推广搞形象,搞会议培训,听到他们这样的咨询公司,心里就难受啊。”涪陵榨菜某员工说到。

“和波司登、雅迪差不多,卖了**,出口**国,我真的听不进去,央视广告,电梯广告,这不都是几年前玩剩下的吗?”乌江榨菜的经销商说。

到底是什么样的广告能让公司员工和经销商如此痛心?

原来,清明前乌江榨菜召开经销商会、宣导2021年花费上亿元请著名定位公司君智做的新广告。

回顾下乌江榨菜这些年的广告公司路线,那可谓“有钱,任性”。在叶茂中最火的时候请叶茂中,在定位火的时候请特劳特,或许看特劳特定位不中,又请回叶茂中。如今,又启用君智来替换叶茂中,反复横跳,那感觉就跟个“学渣”答卷时看到的答案一样——“A对,B也对,不行可能还是A对,实在不行我就选把D”,可最后结果却说:这题选C。

2004年,乌江榨菜请叶茂中做了“三清三洗,三腌三榨”的广告,并请了张铁林为代言人,宣传产品的安全、健康。这么多年,这个广告还是让人印象深刻的。

乌江榨菜陷“定位怪圈”,亿元广告费被员工、经销商看衰

2008年,随着王老吉的大火,定位是第一生产力,于是,乌江榨菜请了特劳特定位公司。而特劳特定位公司给出了“正宗”这个什么都能装的筐,给出的广告语是:“中国榨菜数涪陵,涪陵榨菜数乌江。吃正宗榨菜,当然选乌江”。由于代言人请的还是张铁林,一时间让不明真相的观众以为叶茂中改信定位了呢。

到了2013年,乌江榨菜又重新请回叶茂中。

叶茂中认为,定位派的主要策略无论是诉求涪陵还是正宗,聚焦榨菜的策略都没有立足于洞察消费者变化,并基于此解决顾客层面的新消费冲突,因此无法真正有效推动乌江品牌的发展。于是,叶茂中为乌江提出了新口号:“中国好味道”,把小乌江打造成大乌江,并给乌江推出全新的脸谱包装。在“中国好味道、脸谱、中国红”的宣传下,小乌江立体地与年轻人结合了起来。

略有些小尴尬的是,彼时正火的节目《中国好声音》正是特劳特中国负责人邓德隆的另一个宣传口号:“正宗好凉茶,正宗好声音”,唉,邓德隆是把定位带到了“正宗”这个沟里,还一直不埋。

乌江榨菜陷“定位怪圈”,亿元广告费被员工、经销商看衰

2016年时,乌江停止了在央视的大面积广告。

到了2021年,乌江又找到了定位公司君智咨询。又开启了新一轮的套路广告。只不过,因为早年特劳特的邓德隆已经搞过“正宗”了,君智就不好再搞“正宗”“高端”这样的概念,但“氛围组”还是要有的。氛围组,就是告诉别人,我这儿卖得有多好。比如,“十罐里有七罐”“十户城市人家七户在用”,这次就是“全球热销150亿包”。这些数字就跟现在网红茶饮请的排队客户一样,都是“氛围组”,毕竟,茶饮靠排队,“定位”靠正宗,正宗靠不上,就拿数字凑。

同样的,这也是企业看一个定位公司有没有水平的标准,但凡这个公司给你弄个正宗,还带点氛围组,那基本是十个里面九个都是失败不靠谱的,要远离这种定位公司。

诉求几何

当看到“神奇的乌江榨菜”,老纳是有些上头的。知道的,是卖榨菜,不知道的,以为卖大力丸呢。

乌江榨菜陷“定位怪圈”,亿元广告费被员工、经销商看衰

这次,君智给出的口号是:“鲜脆爽口吃乌江”“全球热销150亿包”,而君智给出的未来具体操作,更是让人上头。

乌江榨菜陷“定位怪圈”,亿元广告费被员工、经销商看衰

老纳是没想到啊,正经定位里面的“定位三角”理论被君智拿来这么用,这跟城市负责人为了做PPT,随便套模版有区别吗?

这里给大家讲个“专业定位”里面的定位三角研究理论,该理论是指定位通过分析消费者、竞争对手以及自身来帮企业找到其在消费者心智中的位置。

乌江榨菜陷“定位怪圈”,亿元广告费被员工、经销商看衰

结果,到了君智做报告的人手中,变成了消费者传播的策略。这让老纳想起当年自己才进公司做月度报告,为寻找模型到网上乱找图片加上自己的话的模样,还真可谓“不变初心”呢。

乌江榨菜陷“定位怪圈”,亿元广告费被员工、经销商看衰

本次,乌江启用了全新代言人关晓彤,而品牌包装还未更换,就感觉还是“定位+叶老师”的大杂烩。

作为一个快消人,我们来分析下乌江现在的“问题”。首先,从乌江的销售数据来看,乌江是没问题的,但为了未来“3-5年的百亿目标”,它们要搞点动作;其次,乌江的知名度,去年台湾的榨菜哥让涪陵和榨菜火出了圈,尤其是那个“pei”字的读音,也间接让中国消费者知道了“涪”的正确读法。再有热心网友邮乌江榨菜,也基本说明了榨菜=涪陵=乌江这样一个基本认知。

一个有知名度,有认知的品牌为何要这样折腾呢?

在经销商看来,是为了给产品涨价。

其实,这是一方面,毕竟从2008年开始乌江榨菜已经涨了13次了,也不在乎多涨一次,不可能单纯为了一次涨价,如此大费周章。而真正的原因应该是乌江这些年意识到自己产品的天花板太低。

为什么说乌江的天花板太低?上面我们已经说了,乌江在大多数消费者心里已经等同于榨菜,而乌江的天花板就是榨菜的天花板。举个例子,定位公司都会拿王老吉说事,如果当年给王老吉定位的成美公司给出的定位是说“正宗凉茶”“高端凉茶”甚至说“可以预防上火的凉茶”,王老吉都不会有日后的成功。

因为这些定位是让王老吉=凉茶,可是凉茶这个品类能做多大?消费者联想到凉茶的时候第一步是什么?是想喝饮料,而后在喝饮料时选择喝可乐、百事、果汁、绿茶、红茶再到凉茶,当你选择凉茶后再想到王老吉,这就是把消费者心智进行了二次甚至三次分级。相反,王老吉当年定位为“预防上火的饮料”,消费者是想到饮料,再想到自己想防上火。这样就把王老吉的天花板上限推到了饮料的上限。

有一款牙膏叫云南白药,目前销量十分好。它把一个小品类,牙龈出血这块做出了一个大销量。消费者买牙膏第一诉求是美白,第二诉求是清新口气,牙龈出血是第四第五的诉求。云南白药是把这第四第五的诉求做到极致,可极致后就是它的上限也在那里,它需要扩展外延,让消费者信服云南白药在美白、清新口气方面也能做到最好。

回到乌江榨菜,大家吃榨菜是想爽口、想脆、想鲜吗?如果消费者是这个诉求,大萝卜更能提供。消费者想吃榨菜大多是因为饭菜的味道差一点,或者心里就是想“咸菜”(或腌菜)的味道。消费者首先是想有味儿,而后在想有味儿的时候想到咸菜,在众多咸菜里有个五六样选择,而后在这五六样选择中选择榨菜,也就等于选择了乌江。

这样看下来,乌江在消费者心里是经过了几层过滤,这样的天花板就降低了很多。乌江就是做到榨菜的天花板,销量也是有限的。所以,乌江多年来一直说要提升榨菜的地位。可消费者认不认呢?

相反,我们看一个叫虎邦辣椒酱的网红产品。它的爆红就是因为很多人认为外卖“没味”,靠“虎邦救命”,“再难吃的外卖,有一勺虎邦就能救命”,这样的诉求下,很多消费者在自己家里也备了虎邦,因为谁也不知道自己家里的饭什么时候难吃。

现在,乌江榨菜不是要告诉消费者你鲜、你脆、你爽口、你开味,而是要告诉消费者乌江就是给你添一种味道,一种下饭的味道,让没味的变美味,让美味的更难忘。而不是告诉消费者榨菜的特点是什么。

一个不见得正确的赛道,靠央视、靠分众,这些老套路再加上所谓的“双微一抖”,这些纯套路操作真能成功吗?估计不过就是再多一个企业认为“定位”不行了。毕竟,定位前二的公司特劳特、君智都请过了,这都解决不了,那一定是“定位”的问题。

定位不行?

老纳认为定位行,而且很行,因为见过专业的人。但这两年,定位被特劳特的邓德隆以及君智做的有些跑偏。

或许是受所谓的“行业”都有必要重做一遍的启发,君智很多生意都是找特劳特做过的,要给这些企业重做一遍,不止乌江还有安吉尔净水器这些。一如当年君智老板谢伟山从特劳特公司出走带走简一大理石、雅迪电动车、飞鹤奶粉一样。

可这样的重做,不过是特劳特走一个套路,君智走另一个套路。但结果都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到最后,不过是越来越多的企业说“定位不行”。

如果大家把定位等同于特劳特这些,确实不太行。

就像我给恒大冰泉的人推荐一家定位咨询的时候,这大哥最后回了一句:“我们老板不信定位,觉得定位不行”。连张默闻的广告都“欣赏”得来的人,都不信定位,可见定位如今被毁成什么样了。

最后说一句:定位是好理论,只是歪嘴和尚唱偏了,企业要擦亮眼睛,别开倒车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乌江   榨菜   云南白药   凉茶   涪陵   广告费   怪圈   套路   天花板   中国   正宗   味道   消费者   经销商   员工   王老吉   广告   财经   企业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