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消企业不要中年人的背后,资本也不愿投“中年”企业

快消企业不要中年人的背后,资本也不愿投“中年”企业

不要用“快消”幼稚的眼光看资本江湖

文丨快消君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大家好,我是……快消君。

抖音上有个很火的段子叫我被保洁阿姨上了一课。可能保洁阿姨的学生太多,轮不到给快消君上课,所以,前段时间派了一个资本大哥,给快消君上了一堂生动的资本“教育课”。

思想没有对错,意见也没高低贵贱,只是大家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一句话,这是个复杂的逻辑系统,没有非黑即白。有些时候我们觉得别人的观点可笑,可在我们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别人也会觉得我们幼稚。

逻辑

大哥应该是常看快消君写文的一个人,那天正是东鹏饮料上市第一天。大哥预言到:在整个市场都认为东鹏饮料的市值至少在500亿。

要知道东鹏饮料的招股书显示,其一年的销售额不过50亿。按照其分析的市值,那将是十倍东鹏的销售额——不只是十倍东鹏特饮的销售额(东鹏饮料不止功能饮料一个类目,只是,在消费者心中东鹏饮料等同于东鹏特饮而己)。

“为何会有这样的预测?难道是中国下沉消费者太多了吗?”

不怪快消君一问,早年维他豆奶就曾经将自己定位为“穷人的牛奶”而取得了一定的市场地位,东鹏特饮的早年也有这样的影子——“体力劳动者的红牛”,据说,曾有人为东鹏饮料想过这样的定位诉求,惹得林老板很不高兴。

“当然,不是因为下沉消费者在增加,而是鉴于目前功能饮料市场的混乱。去年,华彬红牛卖了200多亿,品牌官司或会让华彬失去这个市场。那么,消费者需要寻找新的替代者,而这个替代者就是东鹏特饮。以红牛200多亿的销售额来看,东鹏饮料500亿的市值,还高吗?”

快消企业不要中年人的背后,资本也不愿投“中年”企业

“这个,你信吗?先不说红牛200多亿的销售会不会没(去年,华彬红牛卖200多亿,天丝20多亿,安奈吉等加起来近300亿的销售额),即便红牛没了,喝惯红牛的消费者也不会转去喝东鹏吧?”

“不在于我信或我不信,资本或者说资本市场信这个故事就可以了。”

快消君有些不死心地说:“那按你这个道理,去年维他柠檬茶,因为许诺经销商的东西没达成,导致经销商大量放货,让柠檬茶市场几乎崩溃。东鹏饮料推出的由柑柠檬茶损失也相当严重,不应该把企业的市值拉下来吗?”

“如果你看股市,一定会看到科兴制药发声明说其与科兴疫苗无关,而网友说,不,你们就是一家。同样的,你觉得消费者会知道快消品企业正在做渠道二搭一还是三搭一吗?会理会河南大区经理被河北大区经理换了,会知道谁和谁一派,谁做兼职吗?不,知道这些信息的只是竞争对手和你这样的媒体人。消费者购买这个产品的时候,只选择自己愿意相信的。

所以,不要认为‘怎么会有人认为东鹏特饮能代替红牛这么弱智的想法’,购买者都是站在自己直观感知的角度去购买。

就像一个笑话。一个中年人去医生那里问药,说因为结婚太久,彼此都没有新鲜感了,所以都不激情。让医生给开个方子。结果,医生给出的方子就是让他们彼此都认为对方不是自己熟悉的那个人……换句话说,就是‘催眠’自己。”

大哥停了停说,每个人都愿意相信自己看到的一面,你给别人希望就可以了。

快消君不解风情地说:那是不是催眠过去后,面对现实就是自己被当了一波韭菜?

大哥不忿,怒我不争地说,你对资本的理解太浅薄了。

姑娘

按大哥的说法,这两年大量的资本涌入快消品市场,一方面是因为科技版快的不确定性,一方面是因为快消的现金回转以及可讲的故事性太强了。越是老的品牌行业,就越需要产品升级,越是产品需要升级就越需要大胆想象。

想象有多大,市场才会有多大。投入的越多,赚的越多。

这句话,快消君是深表赞同的。记得前段时间快消君写过一个产品,定位于帮国人解气的汽泡水。其创始人已经拿到融资了,以100万占股一个点,也就是这个产品只有概念,便已经估值过亿了,够快消君码字几辈子了。

大哥继续对快消君两个知识体系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一是定位理论,一是新锐品牌。

首先,了解快消君的,都知道快消君对邓德隆们这些三角猫的定位理论看不上。而大哥则言,这些定位者虽然水平不怎么样,但是定位理论未来会更火。因为定位理论讲的是找到消费者的心智阶梯,其实就是为产品规划了一个赛道,让资本方有一个想象空间——就如同元气森林各种品类、品项都有,但它给自己的定位是无糖专家,不仅赛道能跑下更多的马,背后还是上万亿的健康产业。

所以,未来“专家”“行业领导者”这些简单又无脑的定位,还会有市场,甚至会有越来越多的产品投身到这个怀抱,找到赛道,提供不同的故事,才会更快地融到钱。

资本也不是所有的估值都越高越好,比如有个叫王小卤的网红产品,挑战者资本(唐彬森的资本)给出的估值就是7000万,而王小卤说自己的产品已经卖到了1个亿的销售额。

其次,快消君对新锐品牌有看法,认为他们卖得量不大,但牛吹的一个比一个精彩。大哥说,未来会有越来越多新锐品牌的市场超越老品牌。拉面说、三顿半们就是比传统方便面、咖啡饮品的故事好讲。

成熟的品牌,天花板已经能看到,即便是如今的娃哈哈上市,其市值也肯定到不了农夫山泉的高度。娃哈哈的故事不好讲,这些年娃哈哈的销量是在下滑的,且没有一个特别明显领先的产品,虽然AD钙奶重新翻红。

可农夫山泉就不同了,在水的领域无人能敌,销量也是一直在增长的。所以,娃哈哈虽然销售额是农夫山泉的两倍,利润率也高于农夫,但是娃哈哈上市就是不如农夫山泉的市值。

快消企业不要中年人的背后,资本也不愿投“中年”企业

不止于此,一旦一个品类被认定没有了好故事可讲,那未来等待它们的,即便上市了也不会有太多的空间。比如,加多宝上市。凉茶整个市场都在萎缩,加多宝这么多年没有创新,以前为傲的团队也支离破碎。与加多宝类似的就是欢乐家(讲故事时,欢乐家还未上市),罐头早早就是夕阳产品,而椰汁的市场一直不大,最好的原料都在椰树那里,所以欢乐家的股市也不会太好看。

相较于成熟品牌,新锐品牌就有太多故事好讲了。资本的市场有一句话叫“十八岁的姑娘买进来,二十岁的时候卖出去”。

因为年轻,所以充满无限可能。产品没定位、没渠道、没团队、都没关系。资本愿意为这些“18岁的姑娘”拿金钱换时间。

定位可以买,渠道可以买 ,团队更可以买,只不过是成本比别人高一点。传统品牌有品牌力,可能陈列费300、400,那我们新锐品牌给500;传统品牌招一个员工给5000工资,我新锐品牌给你10000,你来不来?想一想,一个成熟品牌花费了20年,那么它付给市场的陈列费是多少,给员工的薪水又是多少。而新锐品牌只是付出一到两年的高成本,便可以在它成长过程中,卖出一个更好的价钱。

既然市场能信东鹏饮料能代替红牛,那么也能信三顿半代替雀巢,拉面说代替“康统白今”。

这些还是花钱养“十八岁的姑娘”,还有一些大佬连“养”都不愿意养,就想着直接在20岁的时候把“姑娘”卖出去。

比如,有一些资本本来没投钱,但会在外面说,自己领投了某某项目,或者是真的给投了钱,但是钱迟迟不到位,更过份的就是签定协议,投的资金不能动。

而后,甲资本再拉上自己相熟的乙、丙、丁资本,投一部分类似的资金。等到直正的接盘侠们出现后,大家再套现走人。

一如《让子弹飞》里面经典的片段:想要让老百姓捐钱,得先让乡绅捐钱,乡绅们捐完钱,老百姓才会跟着捐。事成之后,乡绅的钱如数奉还,老百姓的钱三七分成。

快消君一直以为资本是投十个,即便亏了九个,那一个赚钱就都回本了。看来还是太天真了,可能那九个亏的,亏的也是别人的钱。这个残酷的现实,是不只是35岁以上中年人在被时代抛弃,传统快消企业也因为“年纪”问题,正被这个“世代”抛弃。

吓的快消君,赶紧吃了口康师傅方便面,喝了口可口可乐,说:这,是,脸,脸都不要了吗?

大哥又像看傻子一样看了看我,说,有一个企业,融资时,N多资本不愿意投。可多年后这个宣传就变成了拒绝了N多投资者,只为坚守情怀。

故事有多个角度,选择自己相信的角度就可以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加多   娃哈哈   山泉   资本   乡绅   农夫   市值   新锐   中年人   销售额   中年   大哥   饮料   消费者   品牌   财经   市场   产品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