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她是自己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个先生”

给予幼年巴金最初影响的是他的母亲陈淑芬。这是一个贤惠慈爱的女性。巴金称她是自己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个先生”。


巴金:她是自己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个先生”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春天的一天,母亲陈淑芬双手捧着五六张皮纸,一脸笑容地来到了家里。那时巴金才五六岁,随着在四川广元县做县官的父亲生活在衙门里。巴金一看,那些皮纸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犹如芝麻大小之类的东西,顿时仰着小脸,睁大一双眼睛,好奇地问母亲:“这上面都是些什么?”她抚摸着巴金的小脑袋,和气地说:“蚕卵。”巴金母亲和其他旧中国母亲一样,相夫教子,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全职太太。全职太太生活悠闲富足,可是时间长了,难免枯燥乏味,感觉到生活的极度无聊和空虚。
  不过,自从家里有了蚕卵,母亲一下子就忙了起来,一天到晚不闲着。卵成蚕宝宝了,母亲就在大大的簸箕里摆满了桑叶,那些一两寸长的蚕宝宝就在桑叶上爬着。不,应该是沙沙地吃桑叶。别看那些不起眼的蚕宝宝,一天天过去了,它们就跟婴儿似的一天一个样儿,饭量大着呢,招人喜爱。母亲一有时间就跑到外面摘桑叶,一篮又一篮,一筐又一筐。可是只要把这些桑叶一一撒在簸箕里,再多的桑叶也不嫌多了。
  白天,母亲不仅喂蚕宝宝,就是夜里也要给那些蚕宝宝添食。人无外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那些蚕宝宝是不是没有夜食就不吐丝了?夜里,母親给蚕宝宝添食都要经过巴金的房间。原来巴金住的房间后面是两间平房,那两间平房就养着蚕。有时母亲的脚步惊醒了睡梦里的巴金,巴金就揉揉眼睛,一骨碌爬起来,也随着母亲到蚕房里喂蚕。母亲在喂蚕的时候总会用手去抓蚕宝宝,把蚕宝宝身子底下的那些金色的颗粒状一一收起来。那些金色的颗粒状不是别物,是蚕沙,说得俗一点就是蚕宝宝的排泄物。母亲每次喂蚕宝宝,都不忘把簸箕底下那些蚕沙收集起来。而收集起来的这些蚕沙,母亲都要当做宝贝一样收藏起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人们养蚕为了收获蚕丝,母亲收获的则是蚕沙。


巴金:她是自己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个先生”


  有一天,巴金憋不住了,仰着头问母亲:“蚕沙有什么用?”这时母亲叹了一口气说:“孩子,我养蚕是为你大哥养的啊。”巴金兄弟姐妹多,同胞哥哥两个、同胞姐姐两个、同胞弟弟两个,还有妹妹等。大哥李尧枚从小就患有一种叫做“冷骨风”的病。这种病一着凉或者受了寒气,骨头就会疼痛三四天,难以忍受。多家医院都没有治好大哥的冷骨风的病。那么母亲养蚕跟大哥的病有什么关系呢?此前,巴金母亲从一个乡绅太太口中得知——蚕沙能治冷骨风的病。也就是把新鲜的蚕沙和着黄酒、红糖炒热,包在骨头发痛的地方,那个乡绅太太说:“包几次就可以把冷骨风的病治好了。”得病乱求医,巴金母亲为了得到这新鲜的蚕沙,治好大哥的冷骨风病,不辞劳苦,亲自养蚕。
  巴金母亲养蚕给儿子治病,看起来是母子连心这种天性使然,其实也深深地影响了巴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从那时起,一颗慈悲的种子就在巴金幼小的心灵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所以俄罗斯文学翻译家草婴说:“巴金最热烈的感情就是对劳动人民最真挚的爱,特别是对下层人民深深的同情。”
  巴金母亲为人宽厚、谨慎,闲暇时喜欢读书吟诗,更利用一切机会来教育巴金,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人,不管他们贫或富,都要一视同仁,关心爱护他们。有一次,巴金的三哥李尧林打骂了丫环香儿,母亲批评他说:“丫头和女佣都是和我们一样的人,即使她们犯了过错你也应好好地对她们说。”她说话温和,却严格要求李尧林保证改过。在日常生活中,她对孩子们进行爱的教育,培养了孩子们一种宽容厚道的泛爱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颗粒状   蚕卵   巴金   平房   蚕沙   皮纸   蚕宝宝   乡绅   簸箕   养蚕   桑叶   同胞   大哥   母亲   两个   人生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