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率下降人口减少,人口红利是要消失了吗?谁是受益者?

最近几年,大家一直担心我们国家的人口红利要消失了,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中国的新生人口出现断崖式的下跌,导致没有社会没有足够的劳动力,我们老了也没人给养老,但是大家不知道还有没有这样的印象,就在十几年前,生育率还保持在一个比较好的位置的时候,我们也从来不谈“人口红利”四个字,反而社会焦虑的是中国人怎么会这么多啊!怎么高考人数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了;怎么大学年年扩招,毕业生一茬一茬的;怎么找工作的时候有这么多竞争对手,工资还那么低!

生育率下降人口减少,人口红利是要消失了吗?谁是受益者?

大家发现没有,十几年前大家生育意愿强,人口出生率较高的时候,社会很焦虑,等到了现在,好了,社会压力大了,年轻人不愿意生了,新生人口不足了,大家还是很焦虑,好像这个人口问题总是在天平的两端晃晃悠悠,很难达到一个大家都满意的状态。

大家有没有想过,四季有轮回,经济有周期,房地产作为一个行业也有周期,那么生育观念是不是也有周期呢,如果有,这个周期又是多少年呢?

生育率下降人口减少,人口红利是要消失了吗?谁是受益者?

我感觉啊,如果大家在几年或者几十年的时间内看,是不太容易看清楚这个问题的,因为生育观念的发展变化啊,他的周期比经济周期更长,有时候会经历一代人,有时候甚至是几代人,但是这个周期肯定是存在的。我这么说大家可能不大理解,我给详细解释一下。

现在啊,社会上已经有了几个共识:首先,我们国家的城市房价太高了,年轻人,特别是那些刚刚工作的年轻人,他们没有奔头啊,有的家庭收入一般,要不吃不喝几十年才能在城市立足,如果再去养一个或者两个孩子,这个压力可想而知啊;

生育率下降人口减少,人口红利是要消失了吗?谁是受益者?

其次,国家的人口拐点要来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受不生育,将来的人口结构肯定会有问题,很多人会无人养老。这些共识在我们前面的节目中都已经讲到过了,但是有没有好的办法呢?或者说,我们现在有没有采取很有效的办法呢?

国家现阶段可以采取的办法,最直接的就是放开计划生育,但是效果好吗?从2016年放开二孩的情况来看,生育率也就是好了那么一两年,后面几年的新生人口出生率还是继续下滑,恐怕就算彻彻底底废除了计划生育,可能效果也不会太好。因为,生育观念的形成有他的周期,在这个周期中,趋势是很难改变的。

生育率下降人口减少,人口红利是要消失了吗?谁是受益者?

比如大家现在和身边的90后或者00后朋友聊生育问题,其实就很难聊到一起去了,我朋友就是这样,他的孩子一直没谈朋友,我朋友原来觉得,这个事儿就是年纪到了自然会去做的事情,我们好像就是这么过来的。等孩子到了二十七八岁,还是没有谈对象,到了三十岁,还是没有,我朋友就急了,好像现在的年轻人跟上一代人真的不一样了,这一代年轻人本来就没有吃过什么苦,成家立业了之后要他们生娃,在他们看来,简直就是“自找苦吃”!并且啊,在城市里面,这种不想生孩子的观念真的是会传染,年轻人普遍的共识就是:没有孩子的生活真的太爽了。

不管你在什么行业,那些年轻的父母总是不太能加班,不太能出差,甚至不太有自己的时间,小孩小的时候离不开大人,等小孩长大了,就要父母教了,更是走不开。而且现在的小孩不像以前了,以前的小孩好像生出来就能长大,现在的小孩呢,稍微放松一下管教,就会跟别人家的孩子拉开差距了。

大家可能会说,让家里老人照顾一下啊,这个事儿我发现也是个趋势和变化,不但现在的小孩跟以前不一样了,现在的老人也跟以前不一样了,我身边就有好几个朋友,有的家庭老人愿意出钱不愿意带娃,也有那种干脆钱也不拿,人也不出的,所以说啊,现在很多年轻父母真的是不容易,可以说是真的没有自己的生活的。

生育率下降人口减少,人口红利是要消失了吗?谁是受益者?

其他年轻人看在眼里,心里暗暗觉得可怕,他们肯定想啊,刚刚挣脱了二十几年教育的苦,再生个孩子出来给自己受罪,我何必呢。于是,在城市中,接受不生孩子的年轻越来越多,有些人干脆选择不婚,一个人潇潇洒洒,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现在要让城市的年轻人生孩子实在是太难了,几乎像是要求他们搭上所有的一切一样。大家可能会说,至少还有农村的年轻人愿意生育吧?那你又天真了,现在的问题是,农村,真的还留得住年轻人吗?不信你去看看,大多数的年轻人要么进城务工,要么稍微有点基础的都在城市扎根了。如果说中国整体的城市化率是65%左右,可能年轻人的城市化率可能已经超过80%了,所以说,城市的年轻人的生育观念,其实就是中国年轻人的生育观念。

但是生育观念难道会这么一直稳定下去吗?其实也不是,作为一个八零后,我印象中从小到大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反而不是怎么都不生了,而是中国人太多了!

生育率下降人口减少,人口红利是要消失了吗?谁是受益者?

我的成长经历里面,哪里哪里都是人,哪里哪里都是竞争。人少了有很多的问题,人多了有时候问题更多,大家说的人口红利,是社会的红利,企业老板的红利,而不是劳动者、打工者的红利。

我出生的时候就是中国生育高峰期,我不管是中考、高考、还是工作,甚至到未来的养老,都有大量的人跟我竞争。所以啊,在三四十年前,甚至仅仅需要倒退十几年,社会的生育观念和现在是完全不一样的,那个时候大家为了缓解紧张的竞争压力,都希望的是国家的人口可以少一点,竞争可以缓和一点,甚至希望年轻人不要生那么多的孩子了!难以想象吧?

我印象中最深刻的就是2010年左右浙江民营企业的招工场景,当时那些民营老板每年春节后就会去火车站等外来人口密集的地方招工人,那时候来浙江务工的外来人口乌泱泱的,民营企业都是一车一车拉回厂里,工资也很低,三四千块钱一个月已经是不错的待遇了,而且还不是月结,很多都是半年或者一年一付,如果再包个住宿,这样的工作是要抢的。

生育率下降人口减少,人口红利是要消失了吗?谁是受益者?

讲到工作强度,那现在的996也是小意思了,很多工厂效益好,工人不是八小时三班倒而是一干十二个小时,有些人受不了了不干了,民营老板也不会怎么样,大不了再去火车站拉人,那个时候招人太容易了,人工也太便宜了。

而我读书的时候也是一样的,大学都在扩招,研究生也在扩招,那个时候为了考一个研究生,大家读书的劲头十足,强度也是很大的;十几年前,我正式工作的时候,现在的这个996简直就是弱爆了,我们在单位作为一个新人,要配合团队做项目的时候,有时候一个月几乎天天熬夜,并且周末也没有休息,在那个时候都是很正常的事。现在想起来,当时为什么这么苦啊,关键还是因为人多啊,人工便宜,好的工作稀缺,你干得不好,老板分分钟可以换人,随时可以让你gun,也很容易找到可以替代你的人。

所以啊,其实我们这一代人遇到的生育观念的变化是非常大了,好像一直还在说人太多、竞争太激烈了,才没有过几年,社会风气就变化了,人口就进入了拐点,年轻人都不愿意生了。

这个过程经历了一个周期,其实是有一个逻辑在的,原因就是人多了之后,竞争激烈了,各种资源分配就少了,相当于每个家庭都减配了,长期下来,大家会觉得怎么社会压力这么大,生活这么不容易。还有就是人多了,导致职场的竞争非常激烈,很多职业都有三十五岁焦虑,是因为人口多,到了三十五岁之后,老板很容易在市场山找到比你年轻,比你便宜,比你更有干劲的人来替代你。

生育率下降人口减少,人口红利是要消失了吗?谁是受益者?

所以说啊,人口多了之后有很多弊端,现在的城市房价就是在这个逻辑之下形成的。房子为什么2015年以来涨得特别快,特别凶,除了货币超发和城市化的原因之外,我觉得还跟人口有关系,也就是说2015年之后,正好是80年代生育高峰时期出生的那些人进入社会的时候,生育高峰带来人口高峰,人口高峰又带来了购房需求的暴涨。这下好了,城市的房子毕竟是稀缺的,特别是好房子,所以房子涨上去了。房价涨上去了之后,大家发现,城市生活的成本一下子高了,于是很多看得开的年轻人,不想把自己一辈子奉献给房地产的年轻人选择了躺平,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改变他们的生育观念,这也就是为什么多年之后,社会的生育观完全扭转过来了。

生育观念转变后,带来的是劳动力人口的减少,人工成本就上去了。我们现在很多企业都在搞自动化,甚至一些银行、客服都使用了大量的机器人,一个原因就是考虑到了成本。

所以啊,我的观点是,大家不用太过分担心将来我们的生育率是不是会低到可怕的程度。生育观念其实有他的周期,这个周期或长或短,但是肯定是存在的,就好像草原上的狼多了,兔子会变少,最后反过来兔子减少到一定程度,狼的数量也会变少。

生育率下降人口减少,人口红利是要消失了吗?谁是受益者?

大家对于人口这个趋势也不要过分地担心了,现在我们国家刚刚开放了第三胎政策,但是配套政策还没有实施,也没有像日本一样,在整个国家范围内用补贴、教育优惠等手段来刺激生育率,说到底是因为我们的情况还没有那么糟糕,政府手里有的是政策工具。

未来一段时间内,新生人口还会慢慢地减少,但等待出生率减少到一定程度,什么程度呢,我觉得是企业招人越来越难,人工成本越来越高的时候,社会开始嗷嗷叫疼的时候,必然会有很有效的政策能刺激生育率的提升。

生育率下降人口减少,人口红利是要消失了吗?谁是受益者?

人真的少的时候,劳动力就稀缺了,特别是在一些要求高的产业,等到那个时候,大家的工资可不是现在的水平了,收入提高了之后,生活的压力也能减少,于是大家可能又愿意生了。

好了,今天费了很多心力跟大家解释生育观念周期这个事,主要是我个人的总结和提炼,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同意,欢迎给我留言评论,说说你的看法,我们下期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生育率   红利   人口   受益者   中国   周期   观念   小孩   年轻人   竞争   孩子   社会   朋友   国家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