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是如何一步步逆袭成制造业高地的?

2005年前的合肥名不见经传,那时候的合肥可以说是个“小透明”省会城市,除了在安徽省内小有名气,放在全国没听过合肥名字的人大有人在。2005年是合肥转折点的一年,在这一年,合肥确定了“工业立市”的发展方针,工业是城市的基石,也是城市经济最有力的支撑,也正是这一政策让合肥在接下来的几年如脱缰野马一样,一路狂奔。

家电产业是合肥最早实现千亿产值的产业,从合肥本土的美菱、荣事达到美的、海尔、格力等国内知名厂商,合肥走了一天颇有魄力的路。以荣事达为代价换取惠而浦在合肥设立工厂跟全球研发中心,依托本地家电厂商吸引了一批批上下游企业,随后而来的美的、海尔更是加强了合肥在家电领域的聚集力,2019年,合肥冰箱、洗衣机等家电四件套出货量高达6664万台,远高于青岛、佛山的3700万台、2462万台。未来合肥的家电产业将会重点集中在智能化、高端化等领域,继续巩固合肥的既有优势。


合肥是如何一步步逆袭成制造业高地的?

京东方的前身是北京电子管厂,由于进军显示屏产业从而亏损严重,在2007年决定落地合肥之前,京东方一度亏损。京东方科技集团副总裁、合肥区域总经理张羽介绍,在京东方合肥六代线之前,公司5代线、4.5代线都不理想,企业运营、市场销售很不景气,合肥六代线成为京东方的转折点,具有里程碑式意义。“合肥是我们的福地,也是我们合作商的福地。”他说,至今京东方在安徽的投资总额已经超过1000亿,并且带动了一系列上下游企业落户合肥。

合肥是如何一步步逆袭成制造业高地的?

当时合肥投资京东方备受质疑,甚至有人调侃合肥如果投资失败得卖办公大楼还债,也有很多人疑惑当时合肥为什么要投资京东方,这个得从合肥之前的家电产业说起。合肥在家电产业上的聚合做得极其成功,所有配套商家纷纷在合肥落地,但是让合肥招商员跑断了腿的屏幕产业却在本地配套比例却不到30%,京东方作为一家极有潜力又跟合肥产业链互补的企业,合肥不手笔投资京东方也就可以理解了。

京东方的成功让合肥对于新兴产业充满了兴趣,在所有人忍受着三星、镁光、海力士等厂家时不时涨价的时候,合肥又大手笔投资了芯片产业:合肥长鑫。2019年总投资超过2200亿的合肥长鑫终于开始量产,作为全国内存颗粒的独苗,合肥长鑫的意义不可谓不重大。自从长鑫量产之后,三星、镁光等大厂的仓库再也没有失火、洪水等灾害,并且价格也是一路下降。

京东方跟长鑫的成功让合肥倍感鼓舞,在诸多新领域全面出击。投资蔚来汽车、支持国轩高科进入大众的汽车电池供应商、支持科大讯飞作为人工智能研发平台等等。合肥彷佛有着一股魔力,濒临破产的蔚来在引入合肥之后无论是股价还是产销量都是一路走高。

合肥是如何一步步逆袭成制造业高地的?

李斌有一句话一直被人诟病:江淮的工厂比保时捷的工厂要好。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江淮为蔚来投资上百亿新建的工厂是多么先进,全程自动化操作,确实要比保时捷很多人工操作打磨的工厂要高效率的多。

合肥是如何一步步逆袭成制造业高地的?


合肥正在以一种崭新的姿态步入人们的视野,短短几十年,合肥实现了很多城市无法实现的逆袭。在将来,也许人工智能、新能源、量子科技都会在合肥获得突破,那时候合肥又将颠覆人们的传统印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三星   合肥   京东方   福地   保时捷   海尔   镁光   家电   安徽   人工智能   量产   高地   制造业   工厂   产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