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经济失衡正在加剧,应该如何缓解?

近日,胡润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名单发布 ,在全国各个主要城市中,北京依然事无可争议的龙头城市,其企业总部数量远超第二名的上海,但是除了北京之外,总部超过5位的城市全部在南方地区,北方的天津、郑州、西安、济南、沈阳等中心城市纷纷落榜,北京已然成了北方最后的牌面 。

南北经济失衡正在加剧,应该如何缓解?


这些数据可能不会特别权威,但绝对可以算得上是一种趋势,大型企业正在纷纷跨过淮河,落户南方。那么为何南北的格局会变成这样?又有什么办法缓解么?

北方重工,南方重商:这点从南北方的主导产业就可以看出,国企在北方占据着绝对的龙头老大的位置,南方则是国企民企并重。传统北方强省中的山东、河南、河北、辽宁等省份,只有河南的民企相对活跃。国企注重稳定跟秩序,这种风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年轻人。浓重的官场思想让让很多年轻人毕业之后第一选择是去考公务员。我自己身边就有不少人都是在一边上班,一边准备回家考公务员。

河南在摆脱思维枷锁方面走在了整个北方的前列,仅仅跟安徽阜阳接壤的周口、驻马店等城市都有勇气纷纷喊出融入长三角,老大郑州不仅乐见其成,更是带队前往江浙沪地区,亲自下场招商引资,仅2020年河南前往长三角地区招商引资额度超过千亿。

相对于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至今没有看到大规模前往发达地区招商引资的消息,山东作为北方第一强省,最近几年饱受产业转型的困扰,既然自身产业升级动力不足,为何不借助外力呢?毕竟山东旁边就是江苏。

南北经济失衡正在加剧,应该如何缓解?


产业为王的时代:现在正处于科研爆发的高峰期,无论是高校还是高科技企业,研究成果正呈现出爆炸似的增长。在承接这些研究成果落地形成产业,南方依然走在了北方的前面。高科技不仅仅是互联网,大健康、半导体、新能源、人工智能都是其中的一部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南方比北方人才多么?我看不全是。2019年各省发明专利授权量北京遥遥领先,甚至科研比肩广东,但是为什么北方没有出现另一个广东呢?像河北、山东、辽宁这些北京的临近省份真应该积极承接北京的研究成果,争取在本地形成产业链,山东、河北跟很多西部省份不一样,相对于西部省份的工业贫瘠,山东、河北等地都有着完善的工业基础,对于承接研究成果落地,北方省份占据距离优势、产业基础优势。

南北经济失衡正在加剧,应该如何缓解?


单一的产业并不能使一个城市产生质变,产业链的完善更是重要。济南的大数据产业就发展得很好,虽然济南在布局半导体的时候栽了个跟头,但是也侧面证明了济南正在谋求产业升级。雄安新区则是河北的新希望,在支柱产业难以为继的时候,重新开辟一片新市场不失为一个好选择,等到雄安以完整面貌出现在众人视线中的时候,大家会发现雄安跟传统的城市格局完全不一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郑州   济南   辽宁   河北   河南   山东   民企   广东   研究成果   国企   北京   招商引资   省份   产业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