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之后的合肥应该怎么做?继续强省会还是支援省内兄弟城市?

这几天最热闹的新闻应该就是去年的各个准万亿城市排队突破万亿了,从最初的泉州、南通、福州到合肥、西安等城市,去年的七个准万亿城市,至今只有济南跟东莞尚未有明确的数据传出。

随着南通的突破,江苏历史性地拥有了四座万亿城市,尤其是疑似突破两万亿的苏州,更是地级市中的佼佼者。

福建今年也完成了华丽转身,一次性拥有泉州跟福州两座万亿城市,一跃成为山东、浙江一样的顶级省份。

西安跟合肥一样,都是省内目前的独苗城市,其第二名的榆林跟芜湖距离万亿尚远,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安徽跟陕西都不会出现第二座万亿城市了。

万亿之后的合肥应该怎么做?继续强省会还是支援省内兄弟城市?

那么,合肥在突破万亿之后,今后的发展之路是怎么样呢?

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城市的发展动力主要来源于两个:自身的产业结构跟政策推动。

就像中部地区的武汉、郑州,在本省强省会战略下,省内资源的倾斜、国家政策的扶持,武汉因为交通地理位置,一直都是我国的重要工业城市,在政策方面甚至不弱于沿海重要城市,从建国初期的央企不断落户武汉就注定了武汉在中部独领风骚的局面。

郑州则是因为河南意识到省内中心城市的重要性,尤其是河南整体接受的国家投资较低的情况下,面临武汉的战略压迫,河南意识到培育自己的经济增长极是十分迫切的,郑州的崛起离不开省内的支持。

合肥的情况跟郑州有些类似,都是省内缺少中心城市并且无力与周围大城市竞争之后所作出的决定,河南在郑州崛起之前面临武汉、济南等传统大城市的竞争,合肥的情况则是更加严峻,因为安徽周边的大城市更多,南京、杭州、苏州甚至徐州都可以对安徽部分地区产生剧烈的虹吸效应

万亿之后的合肥应该怎么做?继续强省会还是支援省内兄弟城市?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合肥也慢慢从小省会城市发展成今天的万亿省会城市,虽然合肥的进步很大,但是距离南京跟杭州的差距仍然存在,2020年,南京GDP预估14800亿,杭州未公布,苏州更是突破两万亿,合肥是继续要借助省内支持去赶超这些城市么?

苏州、南京、杭州三城在2020年都是我国前十强城市,乐观估计合肥今年也许可以迈入前二十强,虽然只有十名之差,但是其中的差距不可谓不大。尤其是苏州GDP是合肥的两倍,想要追赶何其艰难!

合肥在经过十几年的产业布局,产业结构极其健康,尤其是高端制造,这些产业在未来十年都可以保证合肥的健康发展,随着合肥的产业聚集度越来越高,合肥对于外界的吸引力也正在慢慢变大,目前来看,合肥已经步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再把视角放在整个安徽省,合肥在安徽可以说是一枝独秀,不说东部地区,就是中西部地区安徽的第二梯队城市培育都稍显落后,湖北的襄阳跟宜昌、河南的洛阳、南阳、周口、湖南的岳阳、衡阳、株洲,安徽的芜湖跟滁州、阜阳等城市显得有些落后,尤其是湖北的副中心城市培育的格外成功,在2019年的时候,襄阳跟宜昌就纷纷逼近5000亿GDP,远超芜湖、滁州等城市。

万亿之后的合肥应该怎么做?继续强省会还是支援省内兄弟城市?

短期来看,合肥没有超越南京、武汉等城市的可能,但是安徽的副中心城市有机会超过中西部的副中心城市,尤其是芜湖跟滁州,芜湖凭借自身完善的工业基础、较强的科研能力完全可以获得相对充足的资金、政策支持。滁州则是长三角进入安徽的第一站,滁州现在也是站在风口上的城市,营商环境跟政策支持只要跟得上,滁州完全步入发展快车道。

但是安徽不仅仅只有合肥、芜湖、滁州,也有淮南、淮北、铜陵、马鞍山这样面临转型的资源城市,还有阜阳、宿州、亳州、六安这样工业基础薄弱但偏偏又是人口大市的落手城市,更有黄山这样的纯旅游城市。

安徽拥有八百里皖江,沿江城市一直都是安徽发展较好的地域之一,随着安徽着力推动沿江城市的大规模工业化,沿江城市的发展是相对乐观的。

皖北城市则是另一种情况,人才外流、营商环境缺失、工业基础薄弱,城市自给度较低这些都困扰着皖北城市的发展,安徽乃至合肥应该对皖北地区多一些关注,政策、资金、技术、产业等方面的援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2

标签:合肥   省内   襄阳   滁州   芜湖   城市   郑州   苏州   安徽   河南   南京   武汉   沿江   杭州   省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