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一个难以理解的问题:为何有些车辆不建议定期做「四轮对换」

很多车主都有这样的用车习惯,每隔2年或两万公里,要按照下图所示的方式进行四轮对换;目的是为了让前后车轮的磨损达到高度一致,避免前驱车过度磨损前轮、后轮车过度磨损后轮——四驱车怎么解释?

解析一个难以理解的问题:为何有些车辆不建议定期做「四轮对换」


哪有这么多的讲究,汽车实际没有必要定期去做四轮对换;当然仅作为行业分析人员将技术似乎没有说服力,但有些车辆的用户手册(汽车说明书)里会说明不建议对换,甚至禁止四轮对换,这是不是就有说服力了。其实并不是所有类型的车辆都需要进行这个操作,从轮胎的耐用性和老化周期分析,可以说绝大多数车辆都是没有必要的;不过还是先来了解后驱车和四驱车的特点吧,四轮对换可能会起到反作用。

图1:前置后驱

解析一个难以理解的问题:为何有些车辆不建议定期做「四轮对换」


图2:电驱后置后驱

解析一个难以理解的问题:为何有些车辆不建议定期做「四轮对换」


图3:全时四驱

解析一个难以理解的问题:为何有些车辆不建议定期做「四轮对换」


图4:电驱全时四驱

解析一个难以理解的问题:为何有些车辆不建议定期做「四轮对换」


图5:前置前驱

解析一个难以理解的问题:为何有些车辆不建议定期做「四轮对换」


从这五张结构图中能发现什么?

毫无疑问会是前后车身的“重量比例”,前驱车的发动机、变速箱、转向机都在车头,这三大总成是很笨重的;所以前驱车的车头就会比较重,车尾自然会比较轻。在车轮型号完全相同的前提下,决定轮胎摩擦系数的因素会是压力,也就是重量了。

也就是说前驱车的前轮摩擦力大于后轮,前轮的磨损确实会严重一些;而且还要负责转向的磨损程度就会更大了,那么四轮定位貌似是有些意义的,前后交叉对换换让车轮磨损得均衡一些。可是前置后驱的比例并不是“头重尾轻”,一般都是前后50:50或40:60;这样的比例就决定了前后轮的摩擦力一致,前轮多出的转向磨损可以忽略不计,前轻后重的设计就更加均衡了,还有必要去对换车轮吗?

解析一个难以理解的问题:为何有些车辆不建议定期做「四轮对换」


横置四驱、纵置四驱的燃油汽车也基本达到均衡或前轻后重的比例,对换车轮也就没有意义了;新能源汽车(涵盖混动汽车)多使用后置电机实现后驱,或配合前置内燃机或电机实现全时四驱,这些车的前后比例也比较均衡,对换车轮更显得没有意义。

不过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重点在于近几年车辆的性能因电驱技术的普及而大幅提升,燃油汽车也不得不奋起直追;高性能汽车对于车辆的操控也会有很高要求,操控是包括车轮磨损的哦。因为前悬架和后悬架的结构总会有差异,悬架的连杆摇臂是负责支撑车轮的,弹簧和减振器才负责支撑车身;汽车在转弯时的前后车身的姿态会有些差异,承受的侧向力也是不同的,那么前后轮的倾角则必然存在差异。

解析一个难以理解的问题:为何有些车辆不建议定期做「四轮对换」


悬架的设计决定了车轮的角度,角度决定了用车过程中磨损的程度、磨损的位置的不同;说白了就是设计就决定了前轮和后轮应当有不一样的磨损,磨损到一定程度之后对于车轮的抓地力反而会有所提升。反之如果进行前后车轮的对换,轮胎眼镜磨损的部分会影响对换之后的车轮抓地力,车辆的操控感和行驶稳定性都是会变差的;这才是不建议随意对换车辆的核心因素,很多问题不是“理所当然”得那么简单。

解析一个难以理解的问题:为何有些车辆不建议定期做「四轮对换」



那么前驱车一定要四轮对换吗?

前驱车也有性能车,从设计角度分析当然也存在不建议更换的可能性,这就需要参照用户手册、看一看是否有说明了;如果没有说明需要更换或不需要更换的话,实际也没有对换的必要性。

因为车轮的耐磨性其实都很好,即便是静音轮胎也能用七八万公里;家用代步汽车年均行驶里程能超过一万公里的也不多,七八年才会磨损到极限,貌似也没有必要在过程中折腾了;因为换车周期的平均值是7年左右,轮胎因老化开裂而需要更换的周期还没有那么长。

解析一个难以理解的问题:为何有些车辆不建议定期做「四轮对换」


轮胎的合成橡胶因风雨侵蚀会老化,老化会造成胎冠底部沟槽的先行开裂,随后是侧壁的开裂;胎冠底部开裂深度达到2mm左右则建议更换,侧壁由于加强结构只有一层帘布层,强度远不如有带束层和钢丝层的胎冠,所以出现裂纹时就要注意,出现裂缝就要更换了。轮胎是决定行驶安全的最重要的因素,开裂的轮胎很容易爆胎,中高车速爆胎的失控概率极其高;所以在开裂之后才需要及时更换,尤其是经常高速通勤的车辆需要注意。

重点是如果没有地库停车条件的话,轮胎五年左右就会开裂比较严重了;那么四轮对换即便能让磨损均衡一些,最终在磨损程度很小的前提下因老化而更换轮胎,这不是瞎折腾吗?

解析一个难以理解的问题:为何有些车辆不建议定期做「四轮对换」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天和   侧壁   车辆   建议   摩擦力   地力   后轮   前轮   磨损   车轮   车身   轮胎   比例   程度   汽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