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不想印钱了?为了击败中国,这一次又想出了新花样

美联储的闸门从2020年一直开到了2021年,通过开闸放水发行美元来购买美债的这种方式将泡沫转移给全球,但是,这注定无法持续,为什么?


一般来讲,美国GDP的30%左右是税收,他目前GDP规模超过了20万亿美元,我们就以20万亿美元来算,大体对应着6万亿美元的税收,其中60%是联邦政府税,约3.6万亿美元。


而税收作为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对应着政府债务,或者说对应着美联储货币发行的信用基础。


美国不想印钱了?为了击败中国,这一次又想出了新花样


所以,对于发美债和印钞票这个事,是不可能无节制的,一般要遵循三个原则。


第一个是债务余额,就是当时历年累积发行量减去当时偿还的总量,这个数值不能超过GDP70%的这条线,因为这条线被称为国民经济安全线。


第二个是,如果债务余额一旦超过了100%,就要严格限制发债,因为100%的这条线又被称为重大金融危机的警戒线。


第三个是,如果债务余额一旦超过美国GDP的150%,美债发行就会陷入困境,美元就会发生严重的信用危机。


咱们来算一笔账,美国一年的税收占GDP的30%,按照分税制,这里稍微给大家科普一下什么是分税制,就是将各级税收收入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地方共享税。


美国不想印钱了?为了击败中国,这一次又想出了新花样


占财政收入大头的大税种,比如说增值税、大型国有企业的,比如金融、铁路、石油涉及的主要税种,还有带有政策调控作用的税种,例如关税、消费税,基本上都被划为中央税,由国税部门征收后上缴中央财政。


而地税部门则负责征收其他税种,用于地方财政支出,我们目前采用的也是这种分税制。在这样的一个制度下税收的40%被美国州郡县分走,联邦政府可以拿到的税收实际上只能占到GDP的18%。


由于政府的债务一般平均分十年偿还,如果债务余额超过GDP的150%的话,每年就要偿还GDP的15%,而全部债余额每年的利息哪怕只有2%,总量也会达到GDP的3%,加在一起就超过了GDP的18%。


美国不想印钱了?为了击败中国,这一次又想出了新花样


这就意味着,仅仅偿还本息就会覆盖整个税收,公务人员开支、军费开支还有社会保障经费,柴米油盐酱醋茶哪个不伸手跟你要钱?


你到期还不上钱的话,信用就会受损,只能被迫发行更多的政府债,但是到了那个时候,其他国家都要掂量掂量他的偿还能力,如果他们觉得买美债这事大概率打水漂的话,就会观望,找不到接盘侠的后果就会是崩盘。


债发多了该咋办?要缓解这个债务危机,就只有三个办法。


第一个,不负责任地发行100年期的债券,用100年的时间还钱给你,只要你活的足够长你就能赚到钱,例如,大名鼎鼎的湖广铁路债券案,当时,根据美国债券持有人基金一位创始人的计算,考虑到通货膨胀、利息和赔偿费用,要求我们支付超过1万亿美元用于偿还1911年,清政府为了修建湖广铁路,发行的铁路债券的钱,还有1913年民国政府发行的“黄金融资债券”,消息一出,网友纷纷傻眼,万万没想到啊!


第二个,就是削减各种开支,但是总是饿着肚子也不是办法,截源不行那就只能开流了。


美国不想印钱了?为了击败中国,这一次又想出了新花样


所以这样看来最靠谱的还是最后一个方法,增加税收,但是这是一把双刃剑,操作不得法很可能会导致全球产业链财富中心外逃。


就在4月5号的时候,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表示,美国正在与20国集团经济体合作并呼吁共同设定全球最低企业税,防止企业为避税而搬迁,转至更低的税区。


这是因为美国正在计划增加税收,特别是针对企业,企业税率将从原来的21%提高到28%,企业的海外利润最低税从原来的10.5%提高到21%。之所以呼吁全球其他国家设定最低企业税,就是为了避免全球产业链财富中心外逃。


那这个全球都在争夺的产业链财富中心到底是啥呢?我们用苹果手机的产业链为例,生产一部苹果手机大概会设计1000多个零部件,全球一共有大大小小上百家的企业为它做零部件配套,分布在十几个国家。


美国不想印钱了?为了击败中国,这一次又想出了新花样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苹果公司不可能掌握所有的手机零部件的生产技术、发明专利,再把自己的专利转交给它的代工厂去。


实际上,这条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各自有所专长,都有自己过硬的专利技术,否则苹果也不会把订单交给他们。关键的问题是,怎么把这么多家企业组织在一起,在世界范围内协同生产呢?这就需要苹果来设计工艺流程,制定零部件标准,只有通过苹果设定的质量标准,才能验收通过,进入下一个被设定好的生产流程。


所以,苹果公司就自然成为整个产业链的核心。所以,现在的竞争拼的不光是核心技术和资本,还有产业链的控制能力,谁能够提供行业标准,谁就能更好的控制产业链,成为龙头。


行业标准为什么这么重要呢?这是因为各种各样的零部件专利都离不开标准,只有符合标准的专利才会被市场采纳。


美国不想印钱了?为了击败中国,这一次又想出了新花样


比如说,华为5G专利都是5G的标准必要专利,大约占据了总量的18.3%。标准必要专利意味着,只要是涉及5G的产品,就必须要含有18.3%的华为5G专利,否则在国际上就是不合格产品。


这就是标准的厉害之处。能够提出行业标准、产品标准的企业往往都是产品整体设计环节中最大的技术发明者。


他们在组织整个供应链上的企业进行协作的时候,会有成百上千家的企业跟随,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交付什么样的产品,衔接的分毫不差。在这个生产过程中,就产生了国际贸易。


那这几十个国家、数百座城市的成百上千家企业之间是不是在每一次半成品交付的时候就结一次账呢?当然不会了,那要上多少税。现实中,诸多企业之间会通过互联网通信系统在某个自由港形成一个结算点。


美国不想印钱了?为了击败中国,这一次又想出了新花样


例如,苹果公司的所有零部件加工厂都与苹果的结算中心有着网络化的联系,苹果一年上万亿美元的销售总额会通过结算中心与各厂家进行结算,结算选择地往往是某个自由港。


跨国公司之所以会选择在自由港进行结算,主要由两个原因。


首先,方便外汇交易。跨国公司的结算对象分布在全球不同的国家,使用的结算货币各不相同,外汇交易往往采用离岸交易,很多离岸中心恰好设置在自由港。


其次,降低交易成本。自由港的税率一般只有15%,甚至低到12.5%,能够明显降低结算税费。而且自由港往往聚集着高层次的金融、会计和精算人才,能够更好的提供结算服务。


美国不想印钱了?为了击败中国,这一次又想出了新花样


比较著名的自由港有开曼群岛、香港、澳门、百慕大群岛等等,所以,网上很多自媒体都说海南会替代香港,这种说法不太现实,在香港境外企业可以将外币兑换成港币,再由港币兑换成人民币。


而香港一直施行港元发行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发钞银行在发行任何数量的港币时,必须按7.80港元兑1美元的兑换汇率向金管局交出美元,记入外汇基金账目,领取了负债证明书后才可印钞。


正是得益于这种机制,货币才可以进行自由的兑换。所以,香港最主要的是担任金融自由港的角色,而海南担任的是贸易自由港的角色。


如果一旦美国将企业的税率从原来的21%提高到28%,美国企业的海外利润从原来的10.5%提高到21%。无疑会使得一些像苹果一样有产业链控制能力,充当着结算中心的企业将注册地迁往企业税收较低的国家或者其他税率更有吸引力的自由港去。


美国不想印钱了?为了击败中国,这一次又想出了新花样


这也就意味着,结算所产生的税收,包括所得税、专利税、版税,以及高附加值的服务贸易所带来的收入都会被转移走,未来,谁拥有了这些控制结算的企业,谁就拥有了整个产业链的财富中心。


尤其是这个服务贸易,什么是服务贸易呢?我们刚刚说全世界各个国家一起协同生产苹果手机,然后再销往全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为他们提供从研发创新、物流运输到产业链金融以及清算、结算的服务,这个就叫服务贸易。


如果我们响应了他们的号召,大家的税率都一样,要知道得产业链财富中心者得天下,所以,最终拼的是还服务贸易,咱们的这一领域实力如何呢?


美国不想印钱了?为了击败中国,这一次又想出了新花样


我们的服务贸易起步晚,但是发展速度快,2020年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45642.7亿元贸易逆差下降了53.9%,2018年的时候我们的逆差占到了全球服务贸易逆差的40%,居世界首位。


所以说,发展速度还是很快的。


贸易逆差意味着我们在做这个买卖的时候是亏钱的,为啥亏钱?


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有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就是我们对互联网的访问指标很低,所谓的互联网经济是由4个指标构成的,第一个是流量,就是互联网上流动的信息的流量,第二个是注册在互联网上注册的客户的量,第三个是使用宽带付费的量,第四个是在互联网上进行各种访问和搜索的量,就是我们刚刚提到的互联网访问指标。


美国不想印钱了?为了击败中国,这一次又想出了新花样


在这四个指标中,我们在流量方面是绝对的霸主,每个人的手机都连接着互联网,我们也是在发展中国家中宽带消费量最大的,但是我们的互联网经济在世界上仅排在第三位,美国第一,英国第二,而英国的量才是美国各种量的50%,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距呢?


就是因为第四个互联网访问指标太低了。还没有俄罗斯的高,这会导致什么问题呢?


由于许多跨国公司在中国有巨大的产业基础,需要搞研发,但是它的研究中心往往还是要放在国外。在中国他如果要研究,就需要访问它的数据库,找到全世界这个行业、这种技术的资料,但是因为不能跨境访问,这些研究所又不能背个资料库到中国来,最终的结果就是放弃了在中国进行高端科研开发的机构建设,把这些研发机构放到外面去。


美国不想印钱了?为了击败中国,这一次又想出了新花样


而我们之前也提到过能够提出行业标准、产品标准的企业往往都是产品整体设计环节中最大的技术发明者,他们是产业链的掌门人,是全球产业链的财富中心。


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是像海南、上海、深圳这些自贸港、自贸区存在的意义,在开放中不断探索,包括对跨境访问的网络安全问题的探索,再从局部开放到整体开放。


可以预见的是,跨境网络安全这个行业将会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苹果公司   美国   自由港   税率   产业链   债务   中国   零部件   税收   苹果   专利   美元   标准   贸易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