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雷」三招教你规避财报的雷(下)


「避雷」三招教你规避财报的雷(下)


上篇回顾:【避雷】三招教你规避财报的雷(上)

【避雷】三招教你规避财报的雷(中)


我们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放在一起来看,还有好多强大的用处。

其中最大的优点就是诠释了财务造假的基本原理。

期末资产=期末负债+期初所有者权益+本期净利润-本年度实际分红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

如果上市公司想要造假,目的一定是虚增利润,就是忽悠大家去相信他是很能赚钱的。


而为了达到虚增利润,上市公司会有哪些做法呢?

要么虚减负债,要么虚增资产。

负债是欠别人的,要想造假还得跟第三方商量,不好操作。

资产是自己的,相对来说,往资产里注水更容易,因此虚增资产是财务造假最常见的手段。


虚增资产的玩法儿有很多...


比如虚增应收账款,就是公司应该收到的钱,最终可能收不到,形成坏账,这里比较常见的作假手段就是白条出库,也就是销售入账,这样营业收入就会增加!


再比如虚增存货,直接伪造装运单、存货订购单、验收单等无中生有虚构存货,还会对难以核查的存货做盘点操纵,猫腻更多,比如水里的扇贝,山上的人参...


A姐在这里先教你两个小技巧,排掉白条出库和存货虚增的雷



白条出库


白条出库就是销售入账,虚增应收存款:


举个例子:

老王的电脑店给商场供货电脑,


第一年给了100台,结果年末结算的时候,商场店铺只卖出50台,还剩下50台要还回来,但老王对店铺说,不要还,留在你那里,下一年接着卖。虽然这100台没有全卖出去,但是因为已经出库了,所以,会计记录这一年卖出100台电脑。


第二年

老王又给商场店铺120台电脑,结果年末还是只卖出50台,他又再次说,剩下的放在你那里,下一年再卖。

这种情况,会计同样会记录第二年卖出120台手机。


第三年

想必大家都已经猜到了,发给商场店铺130台手机,只卖出40台。老王依然决定下一年再卖。

会计却记录了130台都卖掉了。


现在,我们翻开账本:

第一年卖出100台;

第二年卖出120台;

第三年卖出130台。

卖货量一直在增加,相应的营业收入一直在增加,公司业绩杠杠的好。


但是,老王心里明白着呢!

这三年实际分别卖出了50台、50台、40台。

账面营收增加是假的,都是白条出库的套路啊!


那么,我们现在算算账:

电脑单价5000元,那么

第一年营收50万,其中包括收到的25万现金、应收账款25万;

第二年营收60万,其中包括收到的25万现金、应收账款60万(第一年25万+第二年35万);

第三年营收65万,其中包括收到的20万现金、应收账款105万(第二年60万+第三年45)。


这个账本如果只看营业收入,会觉得这是一家业绩每年都在增长的优秀企业。


但和应收账款对比后,就会发现:

公司连续两年的应收账款增长幅度,大于营业收入的增长幅度,业绩增长的假象立马暴露!


现在到了敲黑板的时候了!

如何识破白条出库骗局呢?


我们需要结合营业收入和应收账款,进行综合判断!

具体判断方法就是“连续2年应收账款上升幅度>营业收入上升幅度”。


具体做法就是:比较每一年营业收入和应收账款各自增长的幅度,可以用当年的应收账款增长金额减去营业收入增长金额。


如果大于零,说明应收账款涨幅更大,那这家上市公司该拿的钱可能会有坏账的风险;反之亦然。


当出现连续两年大于零时,就说明这个公司连续两年应收账款上升幅度大于营业收入上升幅度,我们就要当心了


如果连续两年的增长金额一年大于零、一年小于零或者连续两年都小于零,就无需担心。


A姐建议大家看最近三年的增长数据,而增长要与上一年比较,因此需要查找4年的数据。



存货虚增


真正的存货最终都会卖出去的,变成企业的营收,这样营收就增加了,利润也增加了。


因此,很多上市公司会利用存货虚增,进而达到增加利润的目的,但实际上,是并没有那么多真实存货的。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辨别存货真假的问题呢?


这就需要综合上市公司存货和营业收入了

即:连续2年,公司存货增长>营业收入的增长,就说明这家公司的存货很有可能有问题。


具体做法是:

比较每一年营业收入和存货增长金额的差异,可以用当年的存货增长金额减去营业收入增长金额


如果结果是大于0,说明存货涨幅更大;

如果小于0,则说明营业收入涨幅更大


如果是真存货,那么存货最终会转化为营业收入,但如果一家公司的存货在不断增加,甚至超过营业收入的增加时,我们就要小心了。


因此,当出现连续两年,结果都大于零,就说明这个公司连续两年存货增长金额大于营业收入增长金额,就要排掉!


现在,我们一起检验一下,用这个判断标准,能否避开獐子岛的坑。


獐子岛是一家主营海产品养殖的公司,主要养殖海参、扇贝等,大家如果经常关注新闻应该听说过他,动不动扇贝就跑路了...


就以獐子岛为例,来看看2011-2014年,獐子岛的存货与营收增长情况,看我们能否避开这样的公司。



「避雷」三招教你规避财报的雷(下)


来看看獐子岛的结果:

很明显,2012年和2013年,獐子岛连续2年的存货增长金额-营业收入增长金额>0。


利用这条标准,就能完美避开这家公司,我们投资的真金白银也就不会和扇贝一样消失成瘾了。




总结一下【避雷篇】的小技巧:


1、通过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负债率和流动比率,这两个指标排掉资不抵债的雷。


判断标准:

具体的资产负债率跟行业有关,一般情况下资产负债率在30%-60%。

流动比率通常最好要大于200%。若公司的流动比率两年都小于1,那就要小心了。


2、通过利润表中,最近季度和最近年度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这四个指标排掉基本面变坏的雷


判断标准:

找到这4个数据,如果这四个指标中有一个是负数,就要剔除掉。


3、通过现金流量表中净利润、投资、利息占据经营性净现金流的比重,谨防资金链断裂~


判断标准:

过去五年净利润占到经营性净现金流50%以下而且过去五年任意一年未取得正向经营性现金流的的公司干掉;

再把投资占到经营性净现金流200%以上的公司干掉;

最后把利息占到经营性净现金流50%以上的公司干掉


4、结合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营业收入和应收账款两个指标,识别收入美化——白条出库

判断标准:

连续两年应收账款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0,我们就要当心了


营业收入和存货两个指标,识别资产美化——虚增存货

判断标准:

连续两年公司存货增长率-营业收入的增长增长率>0,我们就要当心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獐子   资产负债率   扇贝   白条   资产负债表   现金流   存货   增长率   净利润   上市公司   金额   幅度   指标   标准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