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的船(下)


———精彩继续——


10


事实上,华为是近10年才被公众所熟知,早期一直默默无闻。


2000年为了考托福,我去上夜校,几次遇到同一个小姐姐坐我旁边。


后来,她说:“咱俩这么有缘啊,认识一下呗....”


递过来一张名片,上面写着“华为采购部”,她接着说:


“我看你每次都来得比较早,以后你帮占位,我就坐你旁边好吗?”


我言辞犀利地拒绝了她:


“我最讨厌别人霸座位了,想坐好位置,你可以来早点!”


这其实只是说辞,主要是因为我根本没听说过华为这个名字,那时主动递名片的,不是搞推销的,就是搞传销的。


大概多数人和我一样,那时除了通信行业的人,很少人知道还有华为这样一家神奇的公司,直到华为开始做手机,任正非以及华为才广为人知。


任正非是个专注的人,他始终坚持应该扎根于通信行业。


华为内部曾多次有人提议进军房地产,他都极力喝止:

“华为坚决不做房地产,谁再提,谁下岗!”


类似的话, 董明珠也说过:“大家发现炒房那么容易,谁还来做实业?”


只是董明珠刚说完没多久,格力集团就成立了地产公司。


任正非一开始对手机也非常排斥,直到3G网络的出现。


2002年10月,华为3G项目组的张利华意识到,中国将迎来一次“手机革命”,华为如果错失这个机会就太可惜了。


于是她借一次研讨会,斗胆向任正非建议,结果任总大发雷霆,拍着桌子说:

“这事儿以前早有定论,怎么还提!”,会场寂静一片,张利华觉得捅了窟窿,做好了离职的准备。


然而,2个月后,张利华突然接到通知,要召开手机立项会,让她做份汇报材料。


会上张利华一边小心翼翼地做汇报,一边偷瞄着任正非,任总表情平和,听完汇报后,对财务副总裁纪平说了两句话:

第一句:“纪平,拿出10个亿做手机。”


第二句:“中兴都没做成,我们要不一样,成立独立的终端公司来做。”


一个开天辟地的决定,就这两句话就搞定了。


当然在这之前,郑宝用和徐直军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任正非最终听从了他们的建议。


你说“专注”和“固执”到底有什么区别吗?估计没人能说清,就像没人能说清“灵活”和“多变”的区别。


那些做成大事的人,似乎总能在两个极端之间,恰如其分地寻找到一个平衡点,而我们也只能以后视镜的方式来进行解读。


任正非这种专注下的宕开一笔,直接把余承东送上了历史舞台。


余承东,安徽人,93年加入华为,后来是无线事业部的老大,只是这个事业部主要拓展海外业务,所以在从事手机前,外部人很少听过余承东的名字。


但是这哥们带领的无线事业部,曾横扫欧洲,助力无线产品收入跃居世界第二,逼近爱立信,余承东也因此深得任正非的赏识。


余承东属于那种神经粗壮的人,大大咧咧,敢想、敢说,敢干,脸皮厚。


据说,他刚刚加入华为时,就拿别人的座机给任正非打电话:

“老板,我发现了一个好东西,叫CDMA......”


任正非没建议他去看病,而是让总裁办的人打电话回去,问问这人是谁。


这世界上总有些事情无法用道理解释,都是大胆越级向领导提建议,被认可了,就是群策群力,就是勇于谏言。


如果被建议去看病,那就是不安心本职工作,好高骛远......


没人知道这其中的边界在哪里,我们只知道风险与收益并存。


也许正是余承东的大胆,才会让任正非觉得他是做手机的最佳人选。


事实上,当任正非决定做手机之后, 这就成了他的一块心病,2003年,华为研发出自己的第一款手机,名叫D208,开模模具只花了区区26.8万元。


当任正非拿到样机时,仰天长叹,然后猛把手机摔到了地上:

“这什么破玩意啊,丢华为的人!”


在前8年的时间里,华为手机一直很鸡肋,主要依靠和通信行业的关系,做一些定制功能机和低端品类,利润薄、没前途。


这显然违背了任正非“做就做好”的理念,他曾一度想把手机事业部卖掉,后来报价方给的钱太少,任总一气之下不卖了,决定来个背水一战。


只是重症需猛药,这种僵局必须要找个能折腾的人,这时在无线事业部立下赫赫战功的余承东便成为了首选。


11


管理者和员工在认知上有一个很大的不同。


很多员工如果手头工作没有做好,会觉得是这项工作不适合自己:

“我明明学的是法律,你让我去做市场?”


然而,在管理者眼里,无论你现在手头上工作做是什么,只有做得出色,才有可能把你放到更重要的位置。


因为但凡通透一点的管理者都明白,把事情做好的底层规律是一样的。


这大概也是任正非启用余承东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这个任命在当时引来不少争议,很多人认为余承东没有一点做手机的经验,靠谱吗?


然而,余承东却用实际行动告诉这些人——就是不靠谱,咋滴了?


余承东一上来就直接砍掉了很多低端机和功能定制机,想走智能高端路线,这不仅引起内部很多人的反对,也得罪了不少电信运营商,在欧洲,15家运营商中有14家中止了跟华为的合作。


2012年,年底盘账,华主手机业务从原来的1.5亿台,直接降到1.2亿台。


这让余承东在内部遭受更猛烈的非议:

你是来救火的,还是来放火的?


那年,华为年终奖总额125亿元,所有事业部的总裁看到账户那串长长的数字,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而余承东年终奖一栏却异常的干净,只有一个丰满的数字:0


不懂手机的余承东,在手机研发的道路上也很坎坷。


他主导研发的第一款手机叫Ascend P1,对标的是小米M1,虽然性能不如小米,但是价格却高出400多元。


更要命的是,Ascend这个单词没人能叫的准,以至于线下店员向顾客介绍时,直接忽略这个单词:

“这是我们的新智能手机,叫P1。”


很多顾客一脸错愕的反问:“啥,你们的手机叫P !?”


结果,Ascend P1的销售量还不到100万台,惨败告终。


随后,余承东又推出一款Ascend D1手机,这款,加载缓慢,用一会就发热,除了能在冬天当暖手宝外,用户体验极差。


据说任正非因此龙颜大怒,在一次会议上,他把这款手机直接摔在余承东的脸上,手机被弹出去很远......


余承东看起来是要玩完啊,几个终端业务部的元老也伺机而动,搞了一场“倒余运动”,向余承东公开发难。


关键时刻,任正非站在了余承东这一边,说:“余承东代表了我,不支持他,就是不支持我。”


拿到尚方宝剑后,余承东乘势而为,把“倒余派”一一调离,换上自己用得顺手的人。


就这一点来看,任正非道法颇高,摔脸归摔脸,但对余承东的支持不遗余力,所有要求,几乎都给与满足了。


这种做法的潜台词就是:

所有障碍我都给你扫清了,倘若再做不好,看你还能说什么。


余承东也深领其意,于是纳下军令状:“销量一年翻三倍,否则下课。”


在这个背景下,余承东倾注所有资源孤注一掷,把宝押在华为P6手上,成了扬名立万,败了回家种田。


为了摆脱华为手机的直男形象,余承东将三星中国区品牌部的杨柘挖了过来,“美是一种态度”、“爵士人生”、“似水流年”这些文艺范儿广告语,就出自杨拓的手笔。


在研发方面,更是打光了所有的子弹,近千名研发人员不分昼夜地连轴转。


据说当时上海研发中心旁边以前是新陆火葬场,在这附近上夜班的人,经常提心吊胆。


自从华为上海研发中心来这里以后,午夜时分还灯火通明,人进人出,附近的打工人都多了一份安全感。


最后,P6销量一举突破400万台,此后余承东又乘胜追击,陆续推出P6S、P7等产品,每款都大卖,P7销量更是达到了700万台。


此时的余承东一扫阴霾,扬眉吐气,在社交媒体上也会发表一些惊人的言论,被大众称为余大嘴。


他怼过雷军,怼过罗永浩,和国外品牌更是不共戴天,余大嘴曾多次扬言,要“灭掉三星,打死苹果”,低调的任正非还专门发邮件强调不要这么说,谁再说,就重罚:

“发现一次,罚100元!”


我估算了一下余承东的收入,余额很充足,一年能讲几十万次。


所以,豪横是需要资本的。


华为智能手机,2019年市场份额38.5%,排名第一,消费者业务(主要是手机)营收4673亿元,占华为总营收的54%,这些都是余承东的资本。


当你有了这些资本后,整个世界都会对你和颜悦色,你所有的特质,哪怕是曾经的缺点,也会变得耀眼夺目,被众人称道。


更重要的是,你和老板变成了一种共生关系,你也能获得更多的支持,有些是物质上,有些是精神上的。


任正非后来告诉余承东,自己的家人也开始用华为手机了。


众所周知,任正非家人以前是用苹果的,因此余承东听到这句话后,欣喜若狂,逢人便讲:

任总的家人现在也用华为手机了,真的!


12


如果你略有一点商业常识,就会发现,当下很多炙手可热的公司,并不是在“创造额外价值”,而是在“截胡内部利益”,蛋糕没有被做大,他们只是在切分原有的资源。


显然华为不在这些公司之列,华为是一家名副其实的技术实业公司。


华为的研发人员占比为45%,去年研发费用突破1000亿,占销售收入比重为14%,在欧盟发布的2018年工业研发投资排名中,华为位居全球第五,比因特尔、苹果还高。


国际专利申请件数,几年来华为也都位列全球第一,其中在2019年,华为5G通讯SEPs(标准必要专利)件数占全球的15%,妥妥的一哥。


华为通过三十年,对技术不懈追求,换回如今的江湖地位,这大概也是世人对华为钦佩的原因。


我不是在给华为唱赞歌,华为也许并不算完美,但是如果中国能多有几个这样的公司,“实业兴邦”四个字才真正有所依托。


当然,这篇文章也不是在吹捧任正非以及华为的管理者,我更想让大家看到他们真实的一面,他们像普通人一样拥有喜怒哀乐,一样拥有亮点和瑕疵。


任正非说自己提了一桶浆糊,粘住了18万人,而吴春波有更文艺的说法,他说任正非建造了一艘大船,载着十几万人,总能驶过惊涛骇浪。


倘若如此,驾驶舱内的船长、舵手和大副更容易被我们看见,但是那些拼命划桨的水手,同样值得被记住。


有一项统计,华为只有30%的员工可以在零点前入睡,22%的员工体脂率超标。


2006年,一位叫做胡新宇猝死在工作岗位上;


2014年,华为海思42岁的开发部部长王劲猝死;


2016年,41岁的华为员工魏延政癌症去世;


2017年,22个月没有休过假的员工齐智勇过劳死。


这些人的故事没有过多的出现在公众媒体中,他们只留下了名字。


华为员工在开拓海外业务时,也付出过沉重的代价:


2002年,埃及航空飞机撞山坠毁,华为员工吕晓峰死里逃生;


驻喀麦隆的产品经理刘胜,却没有那么幸运,2007年5月,在肯尼亚航空公司空难中遇难;


2009年6月,法航空难,27岁员工禚佳春遇难,他刚结婚不久;


2014年10月,马航空难,两位华为员工遇难,一位是无线解决方案部的梁旭阳,一位是马来投标中心的田军伟。


除了这些灾难性事件,华为员工更多面对的是苦逼的日常:

永无止境的加班、长期无休的漂泊、昼夜不分的会议、聚少离多的家庭,严苛无情的考核......


这些大概只有华为员工和家属才能体会。


你可能会说,他们都是奔着高收入去的,确实如此,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追求个体和家人的幸福,本身就是一件值得提倡的事。


关键是,还能有这样一家公司,不需要你拥有特殊背景,只需付出努力和知识,也能获得丰厚的回报,这大概就是华为的终极密码。


也许在华为员工的心目中,这已经不仅仅是任正非的船,更是“我们的船”,仅此一点,就是多数企业无法做到的。


任正非的船(下)

-END-


参考文献

《华为的前半生》·啸天

《华为往事》·刘平

《办中国最出色企业》·李玉琢

《走出华为》·汤圣平

《任正非》·于立坤

《揭秘华为二号人物,地位却仅次于任正非》·月落乌堤

《激荡三十年》·吴晓波

《华为手机往事:一个硬核直男的崛起故事》·饭统戴老板

《商界恩仇录:少年天才和商界大佬往事》·万小刀

《任正非掀“整风运动”,够狠!》·金豆

《华为人才千千万,为何只有这个女人能与任正非比肩?》·华商韬略

《华为研发》·张利华

《最新报告:华为成为世界5G关键专利龙头》·心声社区

《我的父亲母亲》·任正非

《华为没有秘密》·吴春波


作者简介:良叔,百万用户新媒体创始人,畅销书《超级个体:打造你的多维竞争力》作者,原世界500强高管,良翰商学院创始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三星   华为   件数   空难   销量   中国   管理者   事业部   专注   员工   建议   业务   财经   工作   手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