陨落的手机帝国和消失的商界棋王

作者 | 良叔
来源 | 良大师(ID:liang_da_shi)


香港中环金融街8号,有一家五星级豪华酒店——四季酒店。


能住进这个酒店的,非富即贵。


同时,因为不亚于瑞士银行的保密制度,以及便利的交通条件(底下的地铁直通香港国际机场,也是全港唯一可以预办登机手续的地方),这家酒店成了很多大陆富豪的避风港。

久而久之,这个酒店就有了一个别称:望北楼


寓意是:里面的 “望北者”望着北方,等待归期。

“望北者”们在这里觥筹交错,吞云吐雾,相互取暖,他们见面打招呼的方式,不是“你吃了吗?”而可能是:

“你的案子怎么样了?”

金立的创始人刘立荣,也曾在“望北楼”停留。


2017年底,在金立股东会议上,几个大股东拍着桌子,他们质问深圳金立集团董事长刘立荣:


“这么多钱都去哪了?!”

刘立荣一直低着头,一声不吭。


而在此之前有传言称,欠了一屁股债的刘立荣,居然跑去太平洋上的塞班岛豪赌,据说输了上百亿。


会议结束后,刘立荣听说股东们已经报警了,于是匆匆收拾行李,跑到了香港,住进了那栋著名的 “望北楼”。

风声明朗之后,刘立荣搬出了“望北楼”,在香港中环租了间房子住了下来。


而到了今天,已经没有人能确切地说出他去了哪儿。


有人说他应该还在香港,但据知情人称,他现在应该是在美国。


陨落的手机帝国和消失的商界棋王

1


从一个农村娃,到创立一个被誉为“国产手机之王”的商业帝国,大概需要多久?

刘立荣可能会告诉你:

只需十二年,分五步走。


1972年,刘立荣出生于湖南益阳的农村。


1990年,他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上了中南大学。


走出农村,走向大学,这是他走向辉煌的第一步。


刚进大学的时候,他和一个叫李盛的室友下围棋,结果连输了三盘。刘立荣从此迷上了围棋,也没心思学习,天天就琢磨着棋艺。

一个学期后,刘立荣的棋艺已经高出了李盛一大截,能轻易地让他三子。


后来刘立荣晋升为围棋业余三段,并担任学校的围棋协会会长,连校长下棋也点名找他。


在大学下了几年棋,毕业后的刘立荣轻轻松松地进了天津有色金属研究所,这家老牌国企的待遇很好,月薪500元,比其他企事业单位整整高了200元。


在一次闲聊中,一位前辈为了鼓励刚来的刘立荣,告诉他:

“我们现在的所长,是有史以来仕途最顺利的,年纪轻轻就到了这个级别,你要好好干!”

刘立荣便问所长贵庚。

长辈回答:

“才刚刚50咧.....”

辗转反侧想了一夜,刘立荣连离职手续都没办,就从单位辞职,加入了号称是“拉链行业鼻祖”的日企——YKK,月薪也涨到了3000元。


离开体制,这是刘立荣走向辉煌的第二步。


但没过多久,刘立荣又决定离开YKK。因为他发现了一个可怕的现象:


企业的老板是日本人,而高管都是香港人。所以他再牛逼,顶多也只能做到中层管理。


想清楚这一点后,他毫不犹豫地迈出了极为关键的第三步:


南下。

1995年3月的一天,刘立荣跑到长沙,找到了曾经的大学室友李盛:


“兄弟,趁着年轻,我们一起去广东闯荡吧!”

李盛被刘立荣的激情所打动,于是辞了职,决定和兄弟一起去闯荡。


1995年3月30日,在一辆南下的火车上,两个年轻人激动地看着车窗外早春的风景。


他们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陨落的手机帝国和消失的商界棋王

2


当然,两个摩拳擦掌的年轻人很快就被现实摁在地上摩擦。


两人到广州呆了半个月,也没找到合适的工作。

他们只好跑到中山,一个星期后,当兜里只剩下几块钱的时候,他们总算遇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当时中山有个知名大厂,叫小霸王。


厂里还有个很牛逼的厂长,叫段永平。


1989年段永平刚加入的时候,小霸王还不叫小霸王,它只是中山市怡华集团下属的一个名叫“日华电子”的小厂,由于经营不善,一年能亏损200多万。

当年28岁的段永平很快被集团领导看中,被提拔为厂长。

段永平一波操作,先是山寨任天堂的游戏机,之后又推出了自己的游戏机品牌——小霸王游戏机,并通过花重金在央视砸广告的方式,在1992年实现了一个亿的产值,厂子也从此更名为“中山市小霸王电子工业公司”。

1993年,小霸王又推出了电脑学习机,这款学习机虽然名叫“学习机”,其实本质上还是游戏机,对于青少年年来说,那些游戏卡带才是小霸王真正的灵魂。


段永平用同样的方式砸重金在央视上打广告,广告语也和小霸王游戏机如出一辙。

当时小霸王游戏机的广告语是:

拥有一台小霸王,打出一个万元户。

而现在小霸王学习机的广告语是成龙大哥说的那句:


同是天下父母心,望子成龙小霸王。

能不能“打出一个万元户”不好说,但“望子成龙”确实是戳中了消费者的软肋。这些富有煽动力的广告语,让很多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陨落的手机帝国和消失的商界棋王


但小霸王却因此赚得盆满钵满,到了1994年,小霸王的市场占有率成为同类产品绝对的第一。


正是在小霸王辉煌依旧的1995年,刘立荣和大学室友李盛同时进了这家知名大厂。


这是刘立荣走向辉煌的第四步,也是他走向人生巅峰最为重要的一步。


不过,刘立荣和段永平之间并没有擦出什么火花。


当时段永平正忙着和小霸王闹矛盾。为了实现对高管和员工的承诺,早在1994年,段永平就向集团提出了对小霸王进行股份制改革,但被拒绝了。


在当时,体制改革是一件很敏感的事情,而小霸王所属的怡华集团又是集体企业,改革阻力重重。


1995年,因为股份制改革谈不拢,34岁的段永平决定出走小霸王。


不久之后,他在距离中山30公里的东莞长安成立了一家后来快速赶超小霸王的公司——步步高。

当时段永平从小霸王带走了6个心腹,其中就包括步步高现在的CEO金志江,以及oppo的陈明永和vivo的沈炜。


而OPPO和vivo,正是从步步高内部孵化出来的两个手机品牌。


自从段永平出走,小霸王开始了人事地震,几百人相继离职,中层几乎被抽空。

原来小霸王的总经理助理、工程部长、生产部长、供应部长、外销部长、内销部长……他们都在步步高找到了相似的职位。


正是在这段时间,刘立荣进入人才极度匮乏的小霸王,并很快就从一名技术员,跃升到了生产管理部长。


1997年,小霸王的新任总经理杨明贵,也决定效仿段永平出来单干,同时他也带走了一拨人,其中就包括刘立荣。

杨明贵新创办的公司叫金正,专做VCD和DVD碟影机。


当时的DVD行业跟后来的手机行业,以及现在的互联网行业一样,都属于风口行业。


3


1997年四月的某一天,凌晨5点,在广东东莞,杨明贵祭起一只表皮红亮,浓香喷鼻的烤猪。


金正正式成立。

而25岁不到的刘立荣,也成了金正集团的常务副总裁。在他的力荐下,当年和他一起进入小霸王的大学室友李盛,也被杨明贵带到了金正,担任技术部主管。


到了2001年,因为技术上的一次失误,李盛被撤职,重新当起了普通的技术员。

事发几天之后,李盛找到刘立荣表明了去意:


“我不想再拖累你,我决定离开公司……”


自此,两个一起奋斗多年的同窗好友,开始走上两条截然不同的路。


当李盛放弃折腾,决定做一条平平凡凡的咸鱼。刘立荣却借工作机会打通了供应商渠道,将所有的资源都聚集在自己手里,他不要做咸鱼,他要做鲲鹏。


李盛离开后,金正也开始走向混乱。


2001年,出逃多年的著名走私大户叶小凡被抓获,而金正的DVD解码芯片早就出现在了叶小凡的走私清单中。


此时,杨明贵已出走加拿大,而镇守东莞的刘立荣则在接受了48小时的问讯后,被监视居住了半年。


走私风波刚过,不料金正又陷入股权纠纷。

在杨明贵出走后,副总万平飞到加拿大找他聊天,一个月后,万平带着杨明贵在金正所有的股份回了国。

而此时,接任杨明贵董事长之位的二股东田家俊,在万平的“逼宫”下,不得不退位让贤。


看到眼前的混乱局面,刘立荣决定从金正抽身,自立门户。

而正是在刘立荣离开后不久,万平因侵占资金罪判刑15年。


从此金正落得一地鸡毛,两个创始人一个永远消失在了大洋彼岸,一个锒铛入狱。反而是被逼走的田家俊笑到了最后。

而主动离开的刘立荣,在经历了辉煌的十五年后,最终也走上了杨明贵的老路:


远走他乡,从此消失在大洋彼岸。


当然,世界上最难预料的,大概就是自己的结局。


否则杨明贵不会创立金正,万平不会“逼宫”,而刘立荣也不会创立后来的金立,更不会走进那间游走着性感荷官的赌场。


4


2002年7月的一天,刘立荣与昔日的同窗好友李盛在东莞虎门相遇。


此时李盛在虎门的一家电子公司做着一份普通的技术开发工作。刘立荣激动地告诉李盛,自己准备离开金正,去创立一家属于自己的通讯设备公司,并邀请李盛和他一起干。


此时已年过而立的李盛,脸上早已没有了当年和刘立荣一同南下时的激情。


他摇了摇头,说:


“我已经买了房,不想再折腾了……”

刘立荣没有强求,他开始招兵买马,捋起袖子又准备轰轰烈烈地大干一场。


这是刘立荣迈出的第五步,也是他走向辉煌的最后一大步:


离开金正,创立金立。


之所以叫“金立”,是从“金正”和“刘立荣”中各取了一字。同时它也有另一层含义:从金正走出来,开始自立门户。


由于在金正期间聚集了大量资源,当刘立荣告诉大家,他将打造一个手机帝国,200家供应商中竟然有150家决定支持刘立荣。


而原定4000万的融资,供应商也给了2个亿。


不过15年后,也正是这些供应商,围堵在金立的门外,因为此时的刘立荣已经欠了几百家供应商的债。


当然,2002年的时候,一切看起来还很美好。30岁的刘立荣冷静沉着,精明强干,诚实守信,横看竖看,都看不出一丝江南皮革厂老板的气质。

当时愿意追随刘立荣搞事情的,除了供应商,还有经销商,以及金正的一大批员工。


当然,刘立荣能够快速发家,也是因为他正好站在了风口上。


2003年,台湾的联发科推出了一款单芯片的手机解决方案,将摄像、MP3、视频、触摸屏等功能全部集成于手机芯片之上。


也就是说,厂商只要再加个电池和外壳,就能生产手机。


而在此之前,造手机拥有很高的技术壁垒,不是你想造就能造。


自从联发科打破了技术壁垒,山寨手机迎来了最疯狂的年代,而金立绝对是山寨手机中的战斗机。

在山寨机的大本营——深圳华强北电子市场,金立被无数代工厂奉为祖师爷般的存在,他们就差把神龛中的关二爷换成刘立荣,每天开工之前拜一拜。


但拥有大喇叭、大电池的山寨机再牛逼,那也是山寨机,只能收割低端市场的韭菜。


而刘立荣有更大的野心,他要收割中高端韭菜。

陨落的手机帝国和消失的商界棋王

因为在他看来,赚10个穷人的1块钱,不如赚1个富人的10块钱。


但要摆脱山寨的命运,就必须先拿到手机牌照,而这种牌照和现在的金融小贷牌照一样,不是你想拿就能拿的。


直到2005年,机会终于来了。


当年,政府发放了一批手机牌照,金立终于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


要分析金立的成功,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段永平

5


众所周知,段永平有三个重要的门徒:


oppo的陈永明,vivo的沈炜,以及拼多多的黄铮。


但除了这三个他手把手教出来的门徒,段永平还有一个野生的门徒,这个人就是刘立荣。

刘立荣虽然和段永平没有擦出过什么火花,但当年加入小霸王的时候,刘立荣就把段永平视为偶像。所以在创立金立后,刘立荣无师自通地学会了“段氏营销”的打法:

1、请最大牌的明星,砸最贵的广告。


当年在小霸王的时候,段永平请的是成龙,后来创立了步步高,他又成了1999和2000年的央视标王;


而金立请的是刘德华,还让冯小刚操刀制作。

当刘德华穿着考究的黑色西服,手拿金立手机,在央视说出那句:“金品质,立天下。”


很多人都忘了,曾经的金立是山寨机中的战斗机。


2、全国铺渠道,做到遍地都是经销商,随处都可以买到金立手机。


曾经有人问刘立荣,这十年来,金立有什么核心是别人在三五年内很难学到的?


对方以为他会说“技术”,或者是“品质”,毕竟广告里说的是“金品质,立天下”。

再不济,他也许会说“是性价比”,因为金立也曾打出过这样的广告:


“不要2998,也不要1998,只要998!”

但刘立荣没有提这些。

他沉思了一会儿,认真地说:“是代理体系的积累。”


金立的核心竞争力,从来就不是技术和品质,而是代理体系。而他最重要的打法,是疯狂砸广告。

其实“段永平系”的OPPO和vivo,走的也是这条路。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不管是在城市的步行街,还是在乡村的集市上,随处可见三个醒目的logo:

橙色的金立,绿色的oppo和蓝色的vivo。

但和OV瞄准年轻人不同的是,金立一直瞄准的是 “商务精英”。

为了凸显自己的精英气质,金立曾推出了一款定价6999元的高端机,还在此基础上推出了意大利鳄鱼皮版,售价增加一万,全球限量首发,而且只接受私人定制。


当媒体质疑,这款手机为什么会有人买?


刘立荣露出一丝神秘而狡黠的微笑:


“你不了解,就有一部分人有着特殊心理,我需要去满足他。”

凭着这套魔幻的打法,在2006年,金立卖了400万台;


2007年又卖了800万台,销售量翻了一番;

到了2008年,金立卖了1000万台,成为当时销量最高的国产手机品牌,也是唯一能与三星、诺基亚抗衡的国产手机品牌。

到了2009年,刘立荣已经成了商界的风云人物。


而这一年的3月,他昔日的同窗好友李盛,却因为所在的电子公司倒闭而失业。失业后,李盛曾想过投奔刘立荣,但终究没有拉下脸来。

半年后,李盛终于在上海的一家电子公司,找到了一份月薪5000元的工作。


2010年的时候,有媒体得知了这两个同窗好友的故事,有好事者还跑去采访李盛,并写了一篇对比两人命运轨迹的文章。


文章的字里行间,无非是一边捧刘立荣,一边踩李盛。


因为当时所有人都没想到,几年之后,刘立荣会跌落谷底,身败名裂,而李盛,可能依然是那个平凡的李盛。

陨落的手机帝国和消失的商界棋王

6


刘立荣的“陨落”,其实早就有迹可循。


只是大家都没想到,它会来得那么快,那么猛。

就像前面交代的,金立的核心竞争力,不是技术和品质,而是代理体系,以及疯狂砸广告的魔幻打法。


对于一家企业来说,这简直是在走钢丝。


因为线下代理体系可能会受到线上的冲击,比如说后来的小米就很擅长互联网打法;而砸广告就更没有技术含量了,无非是比谁更壕。


时代早就变了,而刘立荣还停留在小霸王的时代。


在金立最辉煌的2007年,大洋彼岸的乔帮主宣布了一项改变世界的发明——iPhone,智能手机时代从此拉开序幕。很快,三星、诺基亚、摩托罗拉、HTC等大牌也迈入了新时代。


但中国大陆的智能手机时代,来得更晚一些。


直到2010年,大陆才开启智能手机元年。小米、魅族、中兴、华为、酷派……纷纷入场,连教英语的罗永浩,也开始摩拳擦掌。


而此时的刘立荣,脑子还装着另一件事:

请最大牌的明星,砸最贵的广告,收割最高端的韭菜!


所以直到2011年11月,后知后觉的金立才推出了第一款智能手机GN205,比后起之秀OPPO还晚了整整5个月。


但此时的韭菜,早已看穿了最简单的收割方式。


因为最早使用智能手机的,主要是互联网原住民出身的年轻人,对于手机的指标性能,他们了如指掌。


比如说,同样是1999元的价位,金立是联发科的芯片,内存是512M,摄像头是500万像素;而小米是高通的芯片,内存是1G,摄像头是800万像素。


韭菜又不是24K纯傻,你让他们怎么选?


当然,当时的智能手机市场还处在红利期,所以直到2016年,金立的总销量依然在增长,但比起小步快跑的后起之秀——小米、华为、OPPO、vivo,金立的增速就显得很龟速了。

商场和职场一样,跑得慢就等于没跑,迟早会被后浪拍在沙滩上。


看着金立像乌龟一样在地上爬,而同行们却撒丫子狂奔,刘立荣终于慌了。


于是在2017年,刘立荣想到了应对之策:

花更多的钱,砸更多的广告!


一通广告狂轰滥炸之后,金立的出货量,终于——开始猛降!


不久之后,又传出“刘立荣在塞班赌博超过100亿,从金立挪用公款60亿元”的消息。


据说,刘立荣去过两次太平洋的赌博天堂——塞班岛,第一次就输了20亿。


第二次,几个好友飞到塞班,想劝他回头,当他们找到刘立荣的时候,刘立荣正趴在桌子上,眼前堆着像山一样的筹码。


此时的刘立荣早就赌红了眼,他面带愠色地央求:


“最后一把,就最后一把!”

结果这一把,就输了7亿美金。


对于这些传言,金立官方矢口否认。刘立荣也打死不承认,他说:放屁,我明明只输了十几个亿!


当然,这话没人信,尤其是股东们,他们逼问刘立荣:

“2017年上半年,公司的总营收还有150多亿,而且处在盈利状态,现在公司的钱都跑哪去了?!”

刘立荣立马把锅甩了出去,他说钱都用来搞营销了,仅2016和2017年两年,就花了近100亿。

当然,话可以乱说,但账不能乱做。


当时刘立荣还表示自己不会逃跑,必要的时候会出让公司控制权,却一直找不到接盘侠。


对于此事,2018年,界面新闻曾采访金立的一位相关人士,结果对方冒出了这么一句:


“刘立荣和财务负责人将金立很大一部分的账目毁了,投资方都不接受这样的一团乱账。”

金立的债主也一个个冒了出来,最后一统计,金立的债权人居然有648家,其中包括34家银行和614家上下游合作伙伴。


而金立的实际债务,高达211亿,已经严重资不抵债。


这下金立彻底黄了。


7


2015年底,中国第一届“商界棋王赛”开赛。


主办方是新浪,牵头的是棋圣聂卫平,参加的尽是商界大佬。

业余六段,可以和职业棋手一决高下的刘立荣,自然也在被邀请之列,而且作为这十几年来赞助围甲联赛和棋坛大小赛事的金主,他是众望所归(尤其是主办方)的冠军人选。

结果在第一轮,刘立荣就被新浪的战略副总裁褚达晨踢了馆。

2017年11月,第二届“商界棋王赛”再度开启,刘立荣一路过五关斩六将,终于顺利杀到了最后的巅峰对决,眼看就要成为真正的“商界棋王”。

结果一个神秘的电话打来,刘立荣临场弃赛,火急火燎地飞回了深圳。


此时,供应商们已经围堵在金立的门口讨债,而股东们也等着刘立荣给大家一个交代。


结果在股东大会上,一言不发的刘立荣愣是啥也没交代,开完会,他就收拾行李跑到了香港,住进了“望北楼”。


他说自己再也回不了内地了,有人要搞死他,而他也不想吃牢饭。所以摆在他眼前的只有一条路:

逃亡海外,彻底消失。


后来,他确实是彻底消失了。

今年11月,早就破产的金立将其名下的3356份专利打包拍卖,结果只有一人竞拍,最终的成交价是起拍价:172万元。

而一年前,金立还拍卖过一辆奔驰车,成交价是210万元。


三千多项专利,还赶不上一辆车的价值,可见这些专利的含金量有多低。

一代“商界棋王”,一个成功逆袭的农村娃,一个曾经站在风口上乘风而起的青年才俊,终究是走上了歧途末路,彻底消失在大洋的彼岸。


而他的同窗好友李盛,依然在世界的某个角落里,安安稳稳地过着平凡人的生活。


李盛自然不会羡慕刘立荣大起大落的人生,而身败名裂的刘立荣,到头来也未必会羡慕李盛。


作家阿城曾在小说《棋王》的结尾处感慨:

家破人亡,平了头每日荷锄,却自有真人生在里面,识到了,即是幸,即是福。


然而,芸芸众生,能达到这种境界的又有几个人呢?


这大概也是人生的一种残酷,最狂的风和最静的海,往往不能兼得,要么二择其一,要么统统失去......


陨落的手机帝国和消失的商界棋王

-END-


参考文献:

《复盘金立死亡之谜》,界面新闻

《一代枭雄人间蒸发!欠款200多亿,一把牌输7亿美金?》,大猫财经

《冯小刚、薛之谦背后的金主垮台:因为一场豪赌,输掉了百亿的人生》,最人物

《商界棋王》,8字路口


作者简介:良叔,百万用户新媒体创始人,畅销书《超级个体:打造你的多维竞争力》作者,原世界500强高管,良翰商学院创始人。欢迎关注公众号良大师(ID:liang_da_shi)。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三星   棋王   金正   商界   小霸王   步步高   大洋   手机   帝国   山寨   韭菜   香港   同窗   游戏机   广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