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程维的烧钱大战(下)

——精彩继续——


7

“七天七夜”


滴滴与快的之战,从根本上说,是腾讯和阿里之战。


二马是隐藏在幕后的大佬,滴滴和快的不过是冲锋陷阵的兵。


这场战争是由程维发起的,他一开始只是想花几百万做一次促销补贴。听完程维的计划,腾讯嫌预算太少,结果一出手就给程维划了几千万。


这一波补贴,让滴滴的成交量暴涨。


而滴滴的这次暴涨,无意中刺激了快的。就在滴滴决定停止补贴的前一天,在阿里的加持下,快的也开始疯狂补贴,并且迅速扭转了战局。


程维感觉大事不妙:


“两周以后,快的的数据可能开始超越我们。”


虽然滴滴的众多董事和投资人都反对继续烧钱补贴,但照这种形势下去,如果滴滴这一步输了,往后就是步步输。


滴滴没得选,只能跟进补贴。


滴滴跟进后,补贴大战正式拉开序幕。滴滴补贴10块,快的就补贴11块;滴滴补贴11,快的就补贴12。


双方无休无止地补贴,打车几乎都要免费了,这改变了很多人的出行方式,以前连坐公交都嫌贵的买菜大妈,也开始打车了。


由于订单量暴涨,滴滴的40台服务器突然瘫痪,马化腾连夜支援了1000台服务器才化解危机。


在大战最胶着的时候,滴滴的CTO张博带领团队鏖战了七天七夜。


大战七天七夜后,一位同事的隐形眼镜已经和眼睛粘在一起了,另一位同事因为精神恍惚,顿时觉得天旋地转,他大喊着“地震了”,吓得大家都跑到了大街上……


不过,这场战争并没有轻易地结束,因为无论是谁先退出战争,都会前功尽弃。


但继续烧下去,双方又都是死路一条。在这种大家都骑虎难下的情况下,马云建议大家坐下来喝茶。


很明显,这是在发出寻求和谈的信号。


小马哥心领神会,于是滴滴先降了一点,快的立马跟进;快的再降一点,滴滴也立马跟进……


到了2014年5月17日,补贴大战才正式结束。


这场大战,腾讯和滴滴烧了14亿,阿里和快的烧了10亿,可以说是两败俱伤。唯一的收获,是其他小玩家都被挤出了局,此时滴滴和快的已经占据了98%的市场份额。


但只要两家公司并存,战争随时会再次爆发,因为一山难容二虎。


2015年1月,在深圳一家酒店的套房里,幕后投资大佬们攒了一场酒局,滴滴的掌舵人程维和快的的掌舵人吕传伟,终于心平气和地坐在了一起。


其实此前这两人就经常约在肯德基,谈论行业的发展,只是两人都绝口不提“合并”这个敏感的字眼。


但时至今日,投资大佬们都希望双方能有一个了断,两人什么时候谈妥,什么时候散场。不谈妥就一直喝,一直谈,直到谈出个结果。


最后,程维和吕传伟达成协议,滴滴合并快的,程维和吕传伟共同担任联席CEO。


2015年2与14日,两家正式合并,打车领域的超级独角兽诞生了。


一个月后,吕传伟退居二线,程维成为了超级独角兽的唯一掌舵人。


8

天降神兵


和快的的大战刚结束,那时两家还没有正式合并,程维想起了一个一直让他心心念念的人。


2014年6月的一个晚上,在北京数字山谷的一家小餐馆里,程维和此人共进晚餐。


这个人代表美国高盛,提出了投资滴滴的想法,因为此人在程维眼中一直是神一般的人物,所以程维也没敢直视对方,低着头就一口拒绝了。


对方佯装生气:


“不让我投,是不是想让我给你打工?”


这句当然是玩笑话,但程维倒当了真。


这个让程维心心念念的人,就是柳传志之女——柳青


这个毕业于北大和哈佛的才女,是全球顶级投行高盛最年轻的董事总经理,年薪400万美元。


当时,投资滴滴A轮的朱啸虎就一直劝程维找一个资深的人加入滴滴。当程维把想挖柳青的想法告诉大家,朱啸虎和天使投资人王刚都吓了一跳:


让你去挖人,没让你去挖神啊!


但程维也不知哪来的胆儿,鼓起勇气就给柳青打了个电话,说:你之前说过的那句话是不是还当真?


柳青一脸懵逼:哪句话?


程维锲而不舍,他把柳青约了出来。两人见了面,程维又紧张地不敢看对方。但两人还是整整聊了一个星期,后来王刚是这么形容的:


“如同热恋一般 ,每天超过16个小时交流。”


为了让柳青放弃400万美元的年薪,而自己又实在给不出更高的工资,程维只好对柳青说:滴滴一半的收入都给你,行不?


见柳青依然犹豫不决,程维来了个狠招:


“我们一起去拉萨吧。”


程维带着柳青,以及六个年轻的高管说走就走。他们在西宁租了两辆车,准备花三天时间一路开往拉萨。


出发的第一天,天上就下起了雨。


因为错过了一家住宿的地方,他们只能继续往前开。那天他们开了1700公里,抵达下一家旅馆的时候,两个司机都发烧了,他们告诉程维:


“其实我早不行了,我一路上都是方向盘顶着胸口开过来的。”


那一天,他们在宾馆里吸了3000块钱的氧气,等第二天抵达喜马拉雅山的脚底下,大家仰望着圣城的星空,所有人都哭了。


程维说,这就是创业路,我把命交给了司机,就是信任他们。


说这话的时候,程维还人为地制造了烘托气氛的BGM。他打开手机,给大伙儿放了一首《夜空中最亮的星》。


听着听着,柳青就哭了。当天晚上,她编辑了一条长长的信息,大致是说:


决定了,上路了。


2014年7月,柳青正式出任滴滴的首席运营官(COO)一职。


柳青加入滴滴,就像当年蔡崇信加入阿里,简直是凤凰飞进了鸡窝,让两个草根团队立马有了国际化的精英气质。


当年蔡崇信成了阿里仅次于马云的二号人物,而柳青也成了滴滴仅次于程维的二号人物。


9

“狼图腾”


滴滴和快的能顺利合并,除了背后资本的推动,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此时有一个强大的敌人正坐山观虎斗。


这个强大的敌人,就是美国网约车巨头Uber


这家估值420亿美元的独角兽,像一阵旋风,曾快速攻陷了欧洲、非洲、南美、东南亚、中国台湾……而它的下一个目标,是中国大陆。


一个平常的午后,Uber的创始人卡拉尼克闯进了滴滴的办公室,他对程维撂下了一句狠话:


滴滴有两条路,要么被我们收编,要么被我们征服。


卡拉尼克一脸傲慢,后来程维是这么形容的:


卡兰尼克看我的眼神,就好像我看着一家四川的打车软件一样。


程维很清楚,这不是谈判,这是在赤裸裸地挑衅,于是他回怼道:


1840年,列强也开出了同样的条件,要不割让香港,开放广州,要不打到紫禁城。


但今天的互联网不是几十年前了,我们虽然晚你几年,但我相信,这是个淘宝和亚马逊的故事。


战争很快就爆发了,这场战争注定比滴滴和快的之战更加残酷,因为无论是技术,还是资本实力,都提高了一个数量级。


可以这么说吧:如果说滴滴与快的之战是长枪短炮之战,那么滴滴和Uber之战,就是“核战争”。


Uber带着20亿美元资本雄赳赳气昂昂地进入中国,并在2015年上半年就烧掉了15亿美元。


为了更好地应战,程维请教了三位大佬。


他先跑去问了柳青的父亲柳传志,柳传志给出的建议是:发挥本土优势,打游击战,拖着他。


接着他又跑去问背后的金主小马哥,小马哥建议他正面拉开架势,歼灭他。


最后他又跑去问另一个金主马云,马云说,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你拖他两年,他自己就会出问题。


三人各有各的打法,最后程维琢磨出了自己的一套打法:


第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当时柳青以一己之力,就拿到了包括苹果在内的30亿美金,所以滴滴在应战时已经筹备了和Uber一样多的资金。


第二,“围魏救赵”。


在双方激战正酣的时候,程维跑到美国、欧洲、印度、南美、东南亚……疯狂投资Uber的竞争对手,让对方后院失火,分身乏术。


第三,挖硅谷墙角。


程维发现,Uber最大的优势是人才,而这正是滴滴的不足。于是他跑到硅谷,挖了几十个华裔的技术大拿。


同时,程维组建了一个“狼图腾”项目,专门商议对Uber的作战计划。


那段时间,滴滴的员工每天早上跑步进公司,因为每天九点要开早会,迟到一次罚200元。


大家都在一路狂奔,有时在公司门口遇到程维也来不及打招呼。


回忆起2015年,程维说:


来不及喘气,每天感觉坐在一辆飞速行驶的车上,轮子都要飞出去了,但是还要踩油门,每天都惊心动魄。


到了2016年,Uber在中国已经烧掉了20多亿美元,它不仅没能干掉滴滴,自己的后院反而被蚕食。


当然,双方都不会主动结束战争,因为谁先认怂,谁就输。


但这场战争迟早是要结束的。


一是因为幕后的资本不会容许如此疯狂地一直烧钱;二是因为对很多幕后资本来说,这场战争实际上是一场“内战”。


在这两家公司的背后,隐藏着很多共同的金主,比如说中国人寿、环球老虎基金、高瓴资本……


这两家公司的融资都极为复杂,Uber不仅有美国资本,在中国也获得了很多融资;而滴滴的幕后金主腾讯,其资金本身也有很多国外背景。


所以这场战争,对很多人来说其实就是左右手互搏,不管断了那个手指,流的都是自己的血。


最后,在滴滴和Uber的共同投资人软银孙正义的撮合下,Uber中国所有的品牌、业务、数据、渠道、人员、设备,全部并入滴滴。


发现没,其实所有的“战争”,从本质上说都是“政治”。


打完这场仗后,程维总算是松了口气。


但他没有想到的是,对于滴滴来说,这只是开始。


滴滴程维的烧钱大战(下)


10

程维的困境


2016年,是程维春风得意的一年。


那一年的5月26日,33岁的程维来到国家行政学院,在这里做题为“分享经济发展中国”的报告,台下坐着400多位比他年长的政府官员。


他是继马云之后,第二位登上国家行政学院大讲堂的互联网企业家。


而此时的滴滴,估值已高达350亿美元。


程维站在讲台上,意气风发,口若悬河:


“中国很有可能是全球分享经济的领军国度,Uber并没有改变美国人的出行方式,因为美国人力成本高,所以打车是自己开车成本的三倍。


美国的移动出行已经发展了六年,但一天也只服务了200万人次,但中国四年不到,就有1300万人次……”


几个月后,程维又意气风发地参加了2016年底的乌镇互联网大会。


那一年,程维坐在中国互联网顶级大佬的“圆桌会议”上,和新晋大佬张一鸣、王兴高谈阔论。


这一届的互联网大会异常热闹,堪称年度盛事。


在2016年之前,BAT三分天下。在此之后,字节跳动、美团、滴滴组成的TMD,成为了新的超级独角兽,于是坊间有了“BAT,TMD”的说法。


但程维的春风得意并没有持续太久。


2018年2月8日,滴滴在北京工人体育馆举行年会,并邀请了来自全球的9000名员工、平台车主、员工家属代表。


程维站在讲台上,信心满满地说:


“滴滴主营业务有望在2018年实现大几亿甚至10亿美金水平的微盈利。”


也就是说,滴滴一直在亏损。


事实上,就在2018年,程维还在内部信中强调,滴滴6年亏损了390亿。


到了2018年12月14日,程维又在滴滴全员大会上宣布,员工的年终奖比去年减少一半,所有高管将集体取消年终奖。


一家超级独角兽,居然发不出年终奖,这可是国内融资额最大的未上市公司,融了20多次,240多亿美元,现在钱都哪去啦?


答案是:烧掉了。


陷入同样困境的,还有美团的王兴。当年王兴虽然赢了千团大战,但烧了钱。


所以王兴老是跑到赛百味去接受媒体采访,程维每次出差也要挑经济型酒店,而隔壁埋头搞算法的张一鸣,据说已经闷声赚了100亿。


张一鸣还把员工的住房补贴涨到1500元每月,并给员工发内部邮件,号召大家不要住在城乡结合部,比如说房山、沙河、天通苑,因为时间是用来工作的,不是用来浪费在地铁上的。


这个举动,让五环外的美团,西二旗挤地铁的滴滴,情何以堪?


当年程维许诺柳青的那句“滴滴一半的收入都给你,行不?”也不知柳青拿到手了多少。


现在的人都喜欢说:穷是一种原罪。


对于一家企业来说,穷更是原罪。


但穷还不是滴滴最大的问题。


如果只是穷,顶多员工抱怨,但群众不会,他们甚至会啧啧几声:“企业之大者,果然是勒紧裤腰带也要为国为民啊!”


但大家却都在骂滴滴,骂的理由无非两点:


其一,是滴滴不仅不补贴了,还两边薅羊毛,一边是对用户使用加价功能,一边是对司机的高抽成。


其二,是滴滴一直在规避监管,安全意识淡薄,导致2018年接连出现了几起顺风车乘客遇害事故。而顺风车的广告,听起来也像是在搞黄色,正儿八经的打车软件,整得像约炮软件。


滴滴程维的烧钱大战(下)


对于大众来说,这应该是滴滴最大的问题。


但在程维眼中,未必。


因为还有让他更头痛的问题:敌军太TM多了,来了一茬又一茬!


11

写在最后


在经历了和摇摇、百米等打车软件的短兵相接,滴滴又和快的陷入了长枪短炮之战,最后又和Uber狭路相逢。


在烧完一轮又一轮的钱后,奄奄一息的滴滴抬头四顾:


卧槽,居然又冒出来了乌泱泱的对手!


比如说,专车市场有神州、首汽,快车领域有美团,出租车领域有嘀嗒,顺风车领域有高德地图……大家都来搅局,搅得滴滴永无宁日。


这就是滴滴的困境:永远处在血海狼窝中。


程维估计心里早就在骂娘:MD,尔要战,便战!我还能怎么滴?!


早在2017年的时候,王兴背着程维悄么么地上线了网约车业务。《财经》的记者问程维,当你得知这件事的时候,你惊讶吗?


程维笑了笑,说:


中国有350个网约车平台你知道吗?多一个竞争者而已。


紧接着,对方抛出了一个程维最想回避的问题:

为什么大家都对网约车市场虎视眈眈?


为什么这个市场他们想进就可以轻易进,是不是说明滴滴没有形成真正的壁垒?


程维回答了一大堆,最终也没有说到重点。


当时记者还问了他另一个问题:为什么连摩拜也做起了网约车?


程维的回答倒是很值得回味:


这实际上是对主业的不自信。如果对自己主业有信心,是没必要轻举妄动的。当然这也说明今天的互联网是焦虑的。


讽刺的是,三年之后的今天,做网约车的滴滴也和卖菜大妈抢起了饭碗,推出“橙心优选”,搞起了社区团购,程维还在公司全员会上放话:


我们要全力拿下市场第一名!


其他互联网巨头也纷纷下场,京东、阿里、拼多多、美团、字节跳动……惹得人民日报跑出来劝诫互联网巨头:


别只惦记着几捆白菜、几斤水果的流量;在科技创新上要有更多担当、有更多追求、有更多作为;科技创新的星辰大海、未来的无限可能性,其实更令人心潮澎湃。


当年,那些互联网大佬在未成大佬前,都曾望着星辰大海,心潮澎湃地发下了许多宏愿。


有人说,要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有人说,要让天下没有难打的车;

还有人说,要让穷人都借得到钱……


对于这种初衷和情怀,我深信不疑,然而在生存和资本煎熬下,渐渐地一切都变了味道。


就像网上流行的一段子:


从前有个人,他养了只信鸽。


信鸽死了,他悲痛不已,说不能把它土葬,得火葬,然后把骨灰撒在风中。


谁知那鸽子越烤越香,于是他买了瓶啤酒……


滴滴程维的烧钱大战(下)


-END-


参考文献


1、《中关村笔记》·宁肯

2、《滴滴程维:爱与恨都埋葬在2012年大雪之中》·商业DNA

3、《猛人程维:我心中无敌》·何加盐

4、《武夷三杰:王兴、张一鸣、程维……》·创业家

5、《滴滴穷了》·商业DNA

6、《TMD大佬往事:张一鸣、王兴、程维的三个路口》·深燃财经

7、《对话程维:多数人只知道战争 却并不真正理解竞争》·《财经》杂志

8、《滴滴CEO程维:创业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程维口述


作者简介:良叔,百万用户新媒体创始人,畅销书《超级个体:打造你的多维竞争力》作者,原世界500强高管,良翰商学院创始人。欢迎关注公众号良大师(ID:liang_da_shi)。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崇信   尼克   大佬   掌舵人   大战   腾讯   独角兽   阿里   美国   中国   幕后   资本   员工   战争   美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