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肢体肌张力检测法及临床意义

小儿肢体肌张力检测法及临床意义

肌张力是指正常人在安静休息的情况下,肌肉能保持的紧张状态。正常肌张力是维持机体各种姿势和正常活动的基础。一些疾病导致的肌张力增高或下降均会造成姿势和运动的异常,如脑瘫等。早期发现肌张力异常有助于早期认出和鉴别疾病。检测肌张力的方法有被动运动、主动运动、姿势性张力、摆动及触摸等法。下面介绍通过活动小儿关节的被动运动,检测肢体肌张力的方法。

①足背屈角

仰卧扶膝伸展位,轻缓、较慢压足底背屈刚有抵抗时,足背与小腿前侧夹角为足背屈慢角。

(The examiner flexes the child's foot toward the leg by slowly pressing the plantar surface.The angle formed by the longitudinal axes of the foot and the leg is the dorsiflexion angle.This maneeuver is performed on each foot in turn,with the examiner's hand placed on the knee to keep the leg straight.The slow angle is the smallest angle obtained by applying light pressure.)

较用力、较快压足底背屈到不能压下时,足背与小腿前侧夹角为足背屈快角。

牵张反射亢进是肌肉发生痉挛的基础,小腿后侧肌牵张反射亢进时足背屈慢角加大,慢角是检测小腿后侧肌群有无痉挛,一般≥80-90度显示有痉挛;快角判断小腿后侧肌肉、肌腱有无挛缩。先前Amiel-Tison提出快、慢角差≥10度为异常,对1岁以内孩子尚可用,此时快、慢角差增大,主要是慢角加大了,1岁后脑瘫如小腿后侧肌肉、肌腱出现挛缩,快、慢角差就会缩小,因此Amiel-Tison2001版将快角分为阵发伸展和强制伸展两种。我们体会除用此,还可用快、慢角的数值记录,只是对结果的解释应该是慢角≥80-90度时,快、慢角差≤10度显示有挛缩;慢角越大、快、慢角差越小,挛缩越显。

基于快、慢角检测法既能检测痉挛,又能判断有无挛缩,肢体其他几个角的检测亦宜分为快、慢角,判断标准是慢角异常时,快、慢角差≤10度显示有挛缩,快、慢角差越小,挛缩越显。

②内收角

仰卧,握两膝保持下肢伸直,向两侧展开双下肢刚有抵抗时,两大腿间夹角为内收慢角。较用力、较快分腿到不能分开时,两大腿间夹角为内收快角。大腿内收肌群等牵张反射亢进时慢角减小;挛缩时,快、慢角差缩小。

③腘窝角

仰卧,骨盆不要离开台面,屈大腿呈膝胸位,展开小腿刚有抵抗时大、小腿间夹角为腘窝慢角。较用力、较快展开小腿到不能展开时,大、小腿间夹角为腘窝快角。大腿后侧腘绳肌等牵张反射亢进时慢角减小;挛缩时,快、慢角差缩小。

④肩外展角

仰卧上臂伸直,握双腕外展,刚有抵抗时上臂与侧胸间夹角为肩外展慢角。较用力、较快外展到不能外展开时,上臂与侧胸间夹角为肩外展快角。胸、背等肌群牵张反射亢进时慢角减小;挛缩时,快、慢角差缩小。

⑤肘伸展角

固定上臂,尽量屈肘后伸展,刚有抵抗时上臂与前臂间夹角为肘伸展慢角。较用力、较快伸展到不能伸展时,上臂与前臂间夹角为肘伸展快角。肱二头肌等牵张反射亢进时该角减小;挛缩时,快、慢角差缩小。

表:1-9月判断肢体肌张力五个慢角参考值(单位:度)

正常 轻度异常 明显异常

内收角

1-3月 ≥40 20-30 ≤20或无阻力

4-6月 ≥70 50-60 ≤50或无阻力

7-9月 ≥100 80-90 ≤70或无阻力

腘窝角

1-3月 ≥80 60-70 ≤60或无阻力

4-6月 ≥90 70-80 ≤70或无阻力

7-9月 ≥110 90-100 ≤80或无阻力

足背屈角

慢角 ≤80 90-100 ≥110

快角 ≤80 阵发伸展 强直伸展

肩外展角

1-3月 ≥60 40-50 ≤40或无阻力

4-6月 ≥100 90-100 ≤90或无阻力

7-9月 ≥130 110-120 ≤110或无阻力

肘伸展角

1-3月 ≥60 40-50 ≤40或无阻力

4-6月 ≥100 90-100 ≤90或无阻力

7-9月 ≥130 110-120 ≤110或无阻力

注:内收角、腘窝角、足背屈角判断标准选自Amiel-Tison 。肩外展角、肘伸展角

为首都儿科研究所保健科观察120例正常婴儿及我们统计同龄30例脑瘫初步得出,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肢体   肌腱   夹角   前臂   上臂   足底   小腿   阻力   小儿   反射   有无   大腿   肌肉   用力   姿势   异常   临床意义   张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