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简单又实用的孤独症家庭训练方法,家长学起来

前两期,我们我们讲了孤独症家庭训练方法之模仿能力训练和注意力训练。今天是孤独症家庭训练之→指令训练

(三)简单又实用的孤独症家庭训练方法,家长学起来

在自闭症早期干预中,指令训练是一切训练的基础。老师和家长都要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技巧,来提高自闭症孩子服从指令的能力和训练效果,为后期的训练和整体能力提升提供良好的基础。

在日常工作中,人们随时随地都在不断发出并接受指令、做出反应。自闭症孩子具有社会交往障碍,因此,干预训练的基础在于让他们听懂指令、理解别人的意愿,并做出正确的反应。

在与自闭症孩子的交往中,我们首先要学习发出指令,通过指令进行干预训练,把握每一次与孩子说话的机会,把它当作训练的机会。

在指令训练中,要注意经常会出现的问题

1、指令与模仿混淆

指令训练是在自闭症儿童具备一定模仿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的训练方法,但又跟模仿不同。在指令训练的过程中,有些训练者会在发出口语指令的同时,自己做出指令内容的动作,这是不对的。

2、易发出无效指令

(1)训练者发出指令后,孩子并不理会,也没有做出反应,训练者就不再坚持了。这相当于发出了个“无效指令"。

(2) 在孩子没有集中注意力时发出指令。

指令训练应遵循的原则

自闭症孩子的训练贯穿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当家长期待孩子做出正确反应时,训练者要时刻注意和遵循发指令的以下原则。

1、及时适时

要让自闭症孩子对指令做出反应,训练者先要让他们听清指令。而自闭症孩子在训练时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家长要抓住他们们注意力集中的瞬间发出指令,才能让他们听清指令。比如,家长可以把孩子喜欢的东西拿起来放在自己脸边,发出指令“看我”。孩子一旦看家长,就再给一个指令(比如“拍拍头"),他完成后立即给他奖励。

2、准确扼要

多数自闭症孩子在语言理解方面有障碍,因此,特训者师要熟悉每个孩子的不同情況,了解他们的语言理解程度,在对他们发出指令时,选择最准确的语言和最合适的长度。自闭症孩子对语言概念的把握存在机械性,不了解明确的内涵。所以,发出的指令必须准确扼要。

3、有必要性

某些指令是由一连串动作组成的,如果孩子不能掌握连续动作,每个分步动作指令就很必要。但孩子要是已经能连续、熟练地完成过程中的所有动作,这些分步指令就没必要了。因此,家长要根据孩子对于件事情的理解和操作能力,来判断指令的必要性。

4、可实现性

家长要对孩子做出反应的能力有一个正确评估,确保他能做出正确的反应。例如,一个连剪刀都不会拿的自闭症儿童,听到“剪个圆圈的指令,是没有可实现性的。也就是说,这是一个“无效指令”。而过多的无效指令会降低孩子对指令的反应速度,以及对训练内容的兴趣。

提高指令有效性的因素

家长在掌握了对自闭症儿童发指令的原则后,在训练过程中还有其他一些注意事项,来提高孩子的理解和反应能力。

1、环境单一,目标明确,避免过多刺激

在训练自症孩子时,要确保训练的环境单ー,不要出现过多的让孩子分散注意力的物品,务必确保孩子集中注意力。

2、观察孩子的反应,给予必要的辅助

家长每当一个指令发出后,都要给孩子一定的反应时间(5秒以内),让孩子在大脑中处理听到的指令,但不能太久,否则他会忘记指令是什么。在孩子集中注意力后仍没做出正确反应时,适当给以辅助。

3、根据孩子的能力,把握语言提升原则

在孩子语言的理解能力提高以后,家长要是仍用简单的语言发指令,对孩子语言水平的提高是丝亳没有帮助的。因此,一定要根据孩子语言进步的情,增加指令的长度和难度。

具体训练步骤

对自闭症孩子的指令训练有很多目标,其中最重要的是提高患儿的语言接受能力,听从大人要求。

1、让孩子安静下来,明白指令的意义

训练者要先给孩子帯有具体背景内容的明确指令。例如,把一个积木放在桌子上并说“把积木给我”。

2、必要时给以适当辅助

如果孩子不能听从指令,训练者可以给予视觉辅助;孩子要还是不能完成动作,训练者就要手把手地辅助。在进行手把手的辅助时,通常有第二位训练者,从孩子身后给予辅助。一旦孩子正确完成,就给予奖励。

3、逐步撤消辅助

如果孩子在十次中能有八次完成训练者要求的指令动作,就说明他已经基本能接受该指令。接下来,训练者就可以逐渐撤消辅助,比如,先慢慢取消手把手的辅助,但仍保留视觉辅助。在孩子适应之后,完全取消视觉辅助,帮孩子在口头指令下独立完成动作。

4、教孩子区别不同指令

在孩子进行指令训练时,常常会出现指令的混淆,这时训练者要及时给予纠正,明确告知孩子“不对”,并在孩子做出正确动作时给予奖励。

具体训练方法举例

指令项目和模仿项目有一些很相似,当孩子通过至少3-5个模仿项目后,就可以把已通过的模仿项目列为听从指令的项目, 比如,拍手,在模仿中的拍手和指令中的拍手是不同的,这点需要注意:模仿拍手时,发语言指令:这样做,然后要示范拍手的动作指令拍手时,发语言指令:拍手,并且,不做示范动作。

我们可以看出,模仿时儿童只要跟着做一样就可以了,但指令时增加了难度,没有示范,儿童要把“拍手"的语言指令理解为动作,并且做出来,这就需要对于语言的理解力了。

(三)简单又实用的孤独症家庭训练方法,家长学起来

具体操作方法

(1)指令:拍手
准备:此时儿童已经具备一定的模仿能力至少可以通过3-5个粗大动作模仿项目。奖励物放在儿童不易看到摸到的地方,避免令其分心发指令之前。确保孩子眼神看着家长。

指令:在眼神注视的时候,口中说:拍手;

行为:等待儿童1-2秒,期待他做出拍手的动作;

若儿童在你意料之外做出了错误动作,要低头避开他的眼睛,然后重新发;

指令辅助:根据孩子能力从肢体辅助-手势辅助-眼神辅助,逐渐降低辅助等级;

社会强化:你真棒,你会拍手啦!物质强化:快速给予奖励。

(三)简单又实用的孤独症家庭训练方法,家长学起来

(2)指令:把XX给我

准备:寻找儿童熟知的物品作为教具,玩具等。但最好不要用食物作为教具,避免儿童因为食物诱惑拒绝服从这个指令。把玩具(如,积木)放在桌子上,儿童较易拿到的地方。发指令之前,确保儿童眼神看着家长。

指令:在眼神注视的时候,

口中说:把积木给我;

行为:等待儿童1-2秒,期待他把积木拿到家长;

手上辅助:根据孩子能力从肢体辅助-手势辅助-眼神辅助,逐渐降低辅助等级;

社会强化:你真棒,你把积木给我啦!

物质强化:快速给予奖励。

(三)简单又实用的孤独症家庭训练方法,家长学起来

(3)其他扩属项目

任何想要儿童服从的指令都可以作为项目来训练。但前期,最好用他平常能够听得懂井且愿意服从的指令来训练,便于提升成功率。指令语言要清晰明确,避免太长或太复杂的指令。

当儿童可以完成一步指令后,可增加指令难度及数量,变为二步指令、三步指令如:把饼干放进盒子,把盒子装进抽屉里。

总之,在自闭症早期干预中的指令训练中,家长应遵循正确的原则,按科学步骤和个体特点进行,同时,要给予孩子更多关爱,而不是溺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孤独症   自闭症   家长   积木   手把手   指令   眼神   正确   原则   动作   能力   语言   简单   儿童   孩子   家庭   方法   项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