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挖掘那些伟大作品中的“原型”?

很多时候,我害怕阅读那些经典名著,就是因为有太多复杂、陌生的内容和情节,甚至是人物关系,让人不敢去接触。这就像面对陌生人,我们总是谨慎小心,在自己的亲人面前则毫无顾忌一样。但如果这些经典名著中,也存在着我们熟悉的事物,这些故事之间也有很多联系,这样我们会不会就少了一些恐惧,多了一些兴趣?是否就会对它们有更深的理解了呢?

如何挖掘那些伟大作品中的“原型”?

带着这样的心思,我翻开了《文学课:如何轻松理解伟大作品》,它是一把帮我们打开名著阅读之门的钥匙,是一本适合所有人学习经典名著阅读方法的教材。

《文学课》的作者托马斯·福斯特,他是美国密歇根大学的教授,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文学老师,尤其擅长20世纪英国、爱尔兰及美国文学。在书中,他融合了大量的文学作品的惯例、规则及其他可探究的东西,比如人物类型、情节节奏、篇章结构以及不同视角等,让我们了解了“老师们”是如何读书的,不再惧怕读名著,甚至从中发现乐趣。同时,用这些“骨骼”式的线索,帮我们重构了伟大的作品们,并在书的结尾处,帮我们串起了一幅名著的地图,让我们学有所用。

《文学课》这本书与其他教文学阅读的书不同,它更注重内在逻辑、故事原型的挖掘。比如毕飞宇在《小说课》中分析了“走、风……”这些元素在不同情节下的不同作用、不同表述、以及不同影响,而《文学课》中更注重讲解作品之间的联系、相互衍生关系。换句话说,就是帮我们剖解开皮肉,看到作品中的骨架部分,甚至找到故事的子子孙孙们。那么,到底该如何找到名著中的骨架、原型呢?下面让我们跟着作者托马斯·福斯特一起去看一看。

名著中藏着故事——探险、圣餐、吸血鬼

不管是《圣诞怪杰》,还是《指环王》,虽然名字不同,但他们却同属于相同的主题——探险,而在这个探险主题的大因素下,整个故事就脱离不了探险主题必备的要素:(1)探险者(2)要去的地方(3)要去的公开理由(4)途中的艰难险阻(5)要去的真正理由。在这里我们可以思考一下自己看过的探险类主题的故事,是否都符合这个五个要素呢?

比如《指环王》,(1)探险者:佛罗多和山姆(2)要去的地方:开始是瑞文戴尔,后来是摩多。(3)要去的公开理由:护送魔戒,毁掉魔戒(4)途中的艰难险阻:索伦、白袍巫师等(5)要去的真正理由:认识自我。

一旦找到窍门,你就会发现,很多类似的故事都是如此。主人公外出冒险,而他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往往与初衷南辕北辙,背道而驰。只要你确定一个故事是探险故事了,即使再复杂的故事,你都可以顺其自然的去缕清其他要素,然后再去做深入考究的话,这样自然而然就简单了很多。所以,一旦,故事中的人物踏上了旅程你就要注意了,看看他它是否是符合探险主题的故事。

此外,《文学课》中还列举了两个主题的故事:圣餐仪式和吸血鬼/鬼魂,这两类故事也各自有各自的特点,不管是构成了背景要素,还是人物主线,亦或是故事发展,其中的关键的关键就是有章可循,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在不同的故事中,找到相同的逻辑。

如何挖掘那些伟大作品中的“原型”?

名著中藏着名著——莎士比亚、《圣经》、童话、神话

按照前面的思路,我们还可以在不同的故事中,找到同样的人物/故事原型,比如每个作家都喜欢重塑莎士比亚,都喜欢用《圣经》里的故事,甚至有的人喜欢改写童话、神话这些历久弥新的经典。还是以指环王为例,在故事中我们就可以找到《圣经》中救世主的形象:比如弗罗多,比如咕噜。也许你对佛罗多的救世主形象没有疑问,但却不明白“咕噜”这个反派人物为什么成了救世主,其关键的原因就是它在抢夺魔戒的过程中 ,掉入了深渊,可以说是它的恶成就了它的善,让他最终破坏了魔戒,成为了“救世主”。我们可以看看这些基督式/救世主的人物都有哪些共性的特点:

如何挖掘那些伟大作品中的“原型”?

也许看完了这些,你就明白了,为什么“咕噜”可以成为一个救世主了吧?

那些名著中不止是有基督式的人物,还可以看到“莎士比亚”、格林童话以及希腊神话的影子,所以,下次在阅读的过程中,你不妨深入探究一下。看看是否可以发现与众不同的事物。

不用眼睛去读,而是要用心去感受

如何挖掘那些伟大作品中的“原型”?

其实,《文学课》这本书最关键的地方就是在讲“不要只是用眼睛去读名著,应该学会多角度的去品味它们”,用心去感受故事中的什么呢?去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去感受故事中的天气、政治背景、地理环境,甚至去思考故事中人物的象征意义。

就跟庖丁解牛一样,作为老师能一眼看出故事中的内在逻辑,主要就是因为熟练掌握了阅读经典的“技艺”,他们在读一本书的时候,其实不是在读一本书,而是身临其境的去看这个故事的演变,思考这些人为什么相互喜欢,那些人为什么相互仇恨?思考这个场景是否在哪里见过,并试图从其他的地方找到答案。

而我们常常读各类的故事时,都只是喜欢关注其中的情节,只是以自己的角度在看这个故事,而没有走进故事里,顺着故事发展,人物成长去感受故事。

换句话说,那些伟大的作家,就看到了跟我们不一样的东西,然后把他们写出来了。比如,同样是《睡美人》故事里的女巫,格林兄弟笔下的女巫是一个黑暗邪恶的坏女人,而《沉睡魔咒》里的女巫,则是外冷心热的“仙女教母”。所以,故事总是蕴含着故事,而不同的故事里,也总会有些别出心裁的地方。

当我们真正做到如《文学课》里所传授的这样阅读时,才能发现“为什么所有的韩剧女主都喜欢得癌症”“为什么林黛玉总是病怏怏的”“为什么一群孩子闯进大衣柜却走进了另一个世界”……也许到时候的许多为什么,就不再需要别人帮我们思考了,而是自己思考、甚至是创造伟大的作品“原型”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福斯特   原型   托马斯   魔戒   莎士比亚   作品   救世主   名著   人物   地方   喜欢   故事   经典   主题   文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