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布:精神分析视角下的文化认同与危机

“个人心理成长的一个重要的主题是经过对客体的认同,达到自我同一性的稳定与一致。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是对先辈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但是这么重要的主题并不会顺理成章的自然完成,都需要有一个对客体内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既有波澜壮阔、扬眉吐气,也会危机四伏、含辛茹苦。本文从精神分析心理学的角度来解读当前中华文化面临的认同与危机的话题。”

1、文化 Culture

广义的文化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总和,世界上一切非自然的东西,都可归入文化的范畴。

一块石头从昆仑山上滚落在且末河里不是文化,当它被人捡起来,当成和田玉的那一刻起就有了文化。随着这一块石头在不同的人手中流通,它就会不断地经历各种各样层次的文化。这些文化包括了:

张天布:精神分析视角下的文化认同与危机

物态文化层:有人拿它砸核桃,被用作为工具。物态文化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

制度文化层:有人把它做成祭祀用的礼器,比如珪、璋、琮、壁、璜。 制度文化是由人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构成。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政治法律制度、宗教制度等。

行为文化层:有人拿它做成具有某种风格的首饰卖钱、装饰、展示,比如玉钗头、手镯、天珠、玉佩等。 行为文化是以民风民俗形态出现,见之于日常起居动作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

心态文化层:有人给他赋予一种品格,比如说“君子如玉”,用“玉蝉”隐喻餐风饮露的气清品高等。心态文化是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经过长期蕴育而形成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是文化的核心部分。心态文化层可细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两个层次。

心态文化在形成的过程中,会经历世世代代的传承者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这个过程既有对先辈宝贵经验的内化与认同,又有后来者的超越与创造。

2、认同 Identification

自体在形成的过程中,心理上会经由内化与认同的过程来完成自己的主体性,成为一个具有独立身心一致性的自己。在心理意义上形成自体需要借助于客体的资源,这个借助的过程可以用几个重要的概念来阐述:

内化 Internalization

那些由他人提供的能够满足自我需要的关系联结、以及有助于个人功能发挥的诸多因素,被用于建设维护自体的过程,统称为内化。

内化是指自我内心运用所吸纳的那些代表着客体,及其感觉、记忆、表象、象征符号等,逐渐地建立起自体的心理结构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自我的功能是由他人提供的素材建构的。内化强调主体的参与性,通过与客体连接来找到意义感和存在感。

初级内化 Primary Internalization就是把一个对象从外面世界纳入到内心世界过程。

次级内化 Secondery Internalization是进一步的更高的心理发展水平的事情,包含了“合并Incorporation” , “内射 Introjection” , “认同 Identification”.等不同成熟水平。

合并Incorporation

合并是一种在自我未分化水平上的内化模式,自体与客体的分化是浑然一体的。它是属于一种口欲期的共生状态,自体把希望寄托于客体功能的延伸,具有全能感,有着吞没和毁坏的幻想。表现在精神病人、冲动障碍、严重口欲期特征病人的幻想与梦境中。也可以发生在严重的神经症患者在分析过程中的退行反应中。

比喻:合并就像把外面的食物吃到肠胃里了,但是并没有消化。在文化和知识层面上经常有一些比喻,如 “囫囵吞枣” “尽信书”“自以为是”。

内射 Introjecttion

内射是高于合并水平的内化,但是自体还是缺乏清晰的结构,没有明确的身体边界感。在此时自体处于一个分化稍高的阶段,内射,吸收了来自客体的影响,比如价值观、判断力、行为模式,形成道德或超我评判,但并不能完全接纳为自体的部分,所以充满了冲突和矛盾,但这种影响还处于一种无意识状态,并没有清楚的自体客体的边界。超我的规矩、禁忌、以及奖励因素都是通过内射了父母的命令、告诫、以及赞扬而形成的。

比喻:内射就是把摄入的食物消化吸收成为血液中的单糖、脂肪、蛋白质的过程,但还没有转化成自己的细胞组织。文化知识上的比喻:“一知半解”“照猫画虎”“望文生义”。

张天布:精神分析视角下的文化认同与危机

认同 Identification

认同是一个心理上较成熟的用语。这个成熟水平的内化意味着更高的客体—自体分化能力。但是自体通过内化的过程在其内心里的某个或某些方面变得像另一个人。

认同是在内化的过程中增加了自体的选择性,自体有一个相对的稳定性,对于客体的内容并不是被动的照单全收,而是基于一些自体需要进行筛选,判断,进行有意义加工的过程。他人的不同态度、功能、价值观等被整合进入到内聚的有效的自我同一性之中,成为自我功能部分。

比喻:认同则是把消化吸收了的营养成分转变成自己的皮肤、骨骼、肌肉、结缔组织的过程。文化知识的比喻:“融会贯通” “举一反三” “心领神会”

认同既可以是来自于爱的或仰慕的人,也可以是害怕的人,并基由他们提供适应和防御反应的模式。认同也可以来自于文化的内容。

临床案例:一个男孩对父亲的软弱的反应:

当他回忆起幼年时看到父亲哮喘的情形,他立即产生喘不过气的躯体反应,有一种被这样的病态淹没的感觉,觉得没有希望,无意义感,这是“合并”。

当他多次因为躯体疾病而休学,正如父亲一直通过疾病不去承担家庭责任,这可能是一种对父亲病态的“内射”。

张天布:精神分析视角下的文化认同与危机

他自己说有一种对疾病的恐惧,因为父母长年都用生病的方式来回避他们的问题,另一方面,他又觉得自己身体弱,所以,学业学不好,什么事都办不好,这是理所应该。

他在意识层面知道这有受父母的影响,但无意识层面却无力摆脱这种影响,并不断寻求这种模式,找到与父母的联结,成为象父亲一样的一个病秧子,这是一种“认同”

3、心理成长中的认同危机

自我同一性 Self Identify

自我同一性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但并非必须是固定不变的,独一无二的、内聚的、完整的、始终如一的自我体验状态。始于儿童觉知到他/她在这个世界上独立的存在感,这种存在与外界的某些客体有相似性,但是他的希冀、想法、记忆、表现等又与众不同。

身体意向的发展居于自我同一性形成的核心,它初始获得于自体分离个体化过程的展开之时,直至青春期之后方才完成。

在心理发展的早期阶段,自我同一性可以被视为是心理意义上自我感的觉醒,后来随着个体的成长,一旦个体在不同的社会情景中的角色被定义时,就达到了自我同一性的确立,

对父母双方的认同给予儿童内心的自我表象和图式一个双性别的特质,儿童自我概念里的双性别认同由此而来。当双性别认同解决之后,以及青春期完成之后,自我同一感就相对稳定了。

张天布:精神分析视角下的文化认同与危机

自我的连续性与一致性

自我一致性是自我将内心各个方面的内容协调一致的结果,它在人的整个生命历程中不断更新,具体来说就是人在身体、心理、社会、精神这四个层面上将自己固有的经历、性格、梦想、憧憬、希冀结合起来。

这样的一个协调一致的自我永远都在吸纳陌生元素,从而不断生成和更新,对于连续性的感受便是建立在这种一致性之上。所谓的连续性就在于一个人是自己对过去所有经历以及全部未来经历的总和。

自我同一性危机

当一个人的自我同一性没有发展良好的时候, 自体感就会变得不稳定,与客体的关系也就表现的不牢靠。这就是自我同一性的危机。 在青春期乃至青年期的自我认同遭遇危机的时候,她/他会有几种不同的表现。

一种是认同的过度,以至于成为狂热的追星迷、粉丝、殉道者。另一种就是缺乏认同,表现形式是谁也不服气,谁也不在乎,谁也不敬重,成为敢跟任何人都叫板拍砖的愤青。

还有一种就是认同的弥散,表现是不知道自己要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事,说不来自己要过什么样的日子,也闹不清自己属于哪个家族和门派的传人,以至于在职业选择、配偶选择、文化选择、国籍身份上出现迷茫和混乱。

张天布:精神分析视角下的文化认同与危机

社会认同的危机一方面会因为认同的弥散导致“信仰缺失”的混乱,或者“数典忘祖”的没良心,另一方面也可能因为过度的文化融合而造成“狭隘的民族主义”

4、俄狄浦斯三角中的认同与超越

Oedipus期指的是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阶段,我们可能在一生的时间里都在与自己心理上的Oedipus三角关系相伴随,或许生理的年轮已过而立甚至不惑,但是心理的体验里却可能一直在那个小孩子的世界里挣扎。

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俄狄浦斯现象,是各个文化环境里的心理治疗师必须面对的重要主题。

俄狄浦斯情结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它主要的意义在于让我们感知自己内心在形成认同的过程中,因为处于三角关系而带来的各种矛盾的经验。俄狄浦斯情结可以来解释每个人都经验到的“渴望” ‘抑制’及“爱恨交织” 的感觉,且都需要在其中找到平衡点。

个人经验里关于好—坏、爱—恨、欲望—诱惑、安全—迫害、攻击—报复、胜利—内疚、亲密—分离的主题、或与之相似的主题,都会被投射到三人关系中的父、母和小孩的关系里。

在三角关系中男孩对于母亲是渴望的,但他又要节制自己的欲望,抵御母亲带来的诱惑。对于父亲是攻击和排斥的,但同时又害怕受到他的惩罚和报复(被阉割),并进一步产生内疚感。父亲作为儿子认同的对象,儿子需要认同父亲作为男人的方式,在向他学习中走自己成长的路。

心理发展走出俄狄浦斯冲突的几个方式:

认同:象父亲一样成为男人,象妈妈一样做为女人。甚至成为象他们那样为人处世的人,变成他们生命和事业的继承人,作为他们文化价值的传承者。

欲望转化为情感:进入到三角关系里依然有一个从幼稚到成熟的经过,随着心理上自我能力的发展,延迟满足的能力增强,一开始那种对于异性父母的内驱力即刻得到满足的赤裸裸的要求,到后来就会转化成深深的情感依恋。“女孩是爸爸的小棉袄”,“儿子是妈妈的守护神”。

内疚与良知:因为接收到父母对某些事情不可为的态度,甚至是拒绝和惩罚的对待,以及因为违禁和伤害亲人所带来的内疚感,孩子有了良知的雏形,这将成为一个人超我发展的重要的因素。

竞争:孩子既要服从于父母的规矩,但同时也要彰显自己的个性。这就注定使得他不是父母的复制品,而是一个要呈现个性,超越父母的独一无二的的自己。这就必然要经历一个超越父辈的竞争。

5、文化认同中的心理危机

文化在心理意义上具有几种功能

文化作为一种心理结构上的集体超我成分,成为本文化群体所认可的行为规范、伦理习俗;孔子讲的:仁、义、礼、智、信,就是一种仪式和规范,使得复杂的社会冲突通过集体的认同得到协调。

文化作为自我心理功能上的防御机制,可以在群体内形成一个化解冲突,减轻焦虑的适应方式,通过文化一致认同的礼仪、规范对于心理冲突给予协调。

张天布:精神分析视角下的文化认同与危机

中华文化认同与危机

中华文化具有多种文化兼容并蓄的特征,这一方面使得华人在面临心理困惑时有了更灵活的防御选择,但同时也会对自我同一性形成造成认同上的潜在困难。尤其是在在当今所谓的国际化的潮流中,这种认同危机的风险变得更加突出。

中华文化的三大主流,道家侧重于关注人的自然属性;佛家侧重于探索人的存在本质属性。儒家侧重于关心人的社会属性,因而更多的表现在对现实社会的人际关系规则给出解答。

张天布:精神分析视角下的文化认同与危机

儒家文化作为中华文化权重最大的一个部分,在历史上一直居于优势地位。儒家文化解决俄狄浦斯冲突的策略,就是建立一整套完整的伦理规则,“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给每一个角色一个规范的序列位置,这样就使得社会的稳定性得到加强,内在心理冲突的秩序借此外在的伦常要求而得到维护。

可惜的是这种在闭关锁国的大一统环境中业已形成的相对稳固的社会文化认同,只是农耕文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上造就出来的最优秀的文化,并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

当鸦片战争之后的中国屡屡遭受列强的践踏时,工业革命之后的西方列强,显然没有认同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伦理中“和为贵’的原则。

我们的祖先教育我们引以为豪的那些”克己复礼”的品德,显然变成了我们自我克制、压抑、谦让、自责、自缚的心理根源。并在人格上造成不敢进取、不愿创新、不能张扬的特征,在群体的社会行为活动中造成了生产力的发展滞后。

无数的仁人志士从救国救民的动机出发,努力探索中国落后贫弱的根源时,不但从科技发展上,体制结构上反思改造,也从文化心理的本质上去挖掘探索。

当有人开始深刻地反思到这些落后挨打的缘由与文化和性格之间的关系时,某种对待“让人失望的父亲”的情绪就出现了,新的自我要站起来,让失望的父亲靠边站。这就是新文化运动的潜意识呐喊。

张天布:精神分析视角下的文化认同与危机

新文化运动运动的代表作品,可以列举巴金先生的小说三部曲; 家、春、秋。这里面就充满着对封建家庭礼教的控诉和抗争。

社会发展进程中,群体的文化认同也会像个人成长一样遭遇到认同的危机。 这会因为各种生存条件环境的变化自然发生,比如在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乡村文化,向以工业文明为基础的城镇化之间,就会因为居住条件和人际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旧的人情世故慢慢不起作用了,新的伦常规则尚未建立稳定,人际关系失准,荣辱观念混乱。 在浮躁的功利主义推动下,原始的自大的理想化需要加速膨胀,对现实和父辈失望,对传统和祖宗失敬。

在小说白鹿原里,当侄子黑娃狂怒的挥起杠子,恶狠狠地打断了伯父白嘉轩的腰杆子之后,抛下一句对自己行为心理意义的解释,“你腰挺得那么直有啥用嘛,净害了人了。”从此白鹿原上那个脊梁笔直的守护祠堂的族长影子消失了,那个每天晚上带领大家诵读乡约族规的绅士趴下了。白鹿原上人心大乱。

跨文化的心理应激不仅体现在从乡村到城市的流动。也会表现在当今的国际化潮流中,中国人留学移民,外国人来华打工等等新的群体不断演绎着文化冲突与认同的危机。 曾经把出国留学称为“洋插队”,就形象的解读了这是一种跨文化交流的危机过渡。

张天布:精神分析视角下的文化认同与危机

我们今天看到的很多贬损中国人的网络段子,都是出自那些才华横溢但是却又自我身份认同混乱的人才之手。

一方面作者似乎就是中国人,说起中国历史地理头头是道,描述生活现状也是声情并茂。另一方面在贬损、辱没中国人时的那种刻薄、阴狠似乎又像变成了唯恐中国人不完蛋的另一个人,这就是典型的文化和身份认同紊乱,造成人格障碍的身份解离症状。

我的一位同行朋友是在美国出生的第二代华人,典型的ABC(American born Chinese),但是当他临床心理学博士毕业时却选择带领妻儿来中国工作。他说自己虽然生长在美国,但好像总觉得自己是中国人。

他的博士临床实习时来到西安,立刻感觉到这里就是自己心理上最舒服的地方,呆在这里生活他们感到很自在,没有人把自己当外人,中国是自己获得一致认同的地方。这是主动在重新寻找中华文化认同的另一个版本的案例。

张天布:精神分析视角下的文化认同与危机

文化冲突与和解

无论你在那里,自我认同的心理危机都是重要的成长主题,你必须要完成心理上我是谁的答卷。文化传统在这个心理认同的过程中是不可回避的重要命题。

文化在两代人之间的冲突中,也可以起到第三方的缓冲作用。

超越父亲的方式是成为自己,而不是杀掉对方。父亲的人生不可以复制,尽管你可以羡慕、嫉妒、仰望、叹息、模仿、看不惯、瞧不起、对着干。但是你永远只能是自己,而且是与他不一样的你自己。

如果你认为父亲的存在,或者活着本身就是对你的妨碍,那是因为你自恋的以为你只能走与他一样的路,成为一样的复印人生。

张天布:精神分析视角下的文化认同与危机

儒家文化讲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秩序,在教导人们对于上一代人的认同、传承、遵从上有贡献,但是对于下一代的生命解放上有理论空缺 。所以儒家是为上服务的,容易被统治者所弘扬, 对下则是牺牲的,容易遭受草根阶层的反对 。

文化创新不等于扬弃祖宗。正因为在这一方面上理论的缺乏,导致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人心理认同上的反复动荡。我们深受传统的影响,有着骨子里的认同,就像鲁迅所说的阿Q精神、奴性、杀子文化。

另一方面,当我们想超越、改造这种文化的时候、又缺乏心理上超越的合理性与自信心,所以就会被内心深处那种乱伦、悖逆的恐惧所焦虑,以至于在无法容忍这种焦虑时转而变得冲动、暴力反抗。

其实在文化心理上,我们的祖宗并没有压迫、也没有坑害我们,而是我们自己内心那种俄狄浦斯三角的迫害性焦虑把自己逼得造了反。

参考文献:

1 古今说玉

2 The Psychoanalysis Dictionary

3 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与危机

4 弗洛伊德文集

5 白鹿原

6 鲁迅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新文化运动   文化层   危机   内化   文化   客体   中华文化   视角   冲突   父亲   父母   精神分析   自我   过程   关系   心理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