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那座山——父亲的心理功能与孩子的成长


心中那座山——父亲的心理功能与孩子的成长

父爱如山

各位看官,来,咱们做个练习:

如果说到“父亲”两个字,在您心里会出现神马形象?

or苦难、悲壮的孙少安型?

or严厉、冷酷的贾政型?

or软弱、窝囊的王满银型?

or坚强、倔强的白嘉轩型?

or智慧、勇敢的嬴渠梁型?

或者其他……?

心中那座山——父亲的心理功能与孩子的成长

不同的父亲形象

在这里,张老师从心理功能的角度,为大家展开了讲了父亲这个角色的N多功能:

其一 父亲是一座山:孩子的靠山

父亲是养家糊口、狩猎耕作、保家护院免遭侵犯的人,和妈妈一样执行了提供保护、照料、养育的功能。

同时,他依靠你长大,但他并不属于你。


其二 父亲是大灰狼:吃娃的怪兽

见到2岁的儿子拿扫帚打外婆,“打大灰狼”。 ----令人尴尬。面对这个小白眼狼,考验家庭内大人的心理成熟度,外婆、爸爸等都是落不了好的人。

因为每个幼小的孩子内心都会体验到挫折、危险、失望等痛苦,无论这些痛苦是来自于谁,他需要把这种感受倾泻到外婆或爸爸身上,所以就有了狼外婆、狼爸爸。

或许您就奇怪了,这孩子怎么就跟自己死磕上了?这个没办法,孩子的心理发展过程认知模式就是这样的。所以,爸爸会不会觉得自己委屈,甚至恼羞成怒,是检验一个爸爸是否成熟的重要依据。


其三 父亲是大英雄: 孩子的贵人

“你敢欺负我,我回家叫我爸来。”

“我不怕你,我也找我爸来。”

……

其实他们想说的就一句话:我有一个强大的爸爸做后盾!


心中那座山——父亲的心理功能与孩子的成长

父亲是孩子的靠山/英雄

他是无所不能的巨人,是大树,是金钟罩,我惹了祸他会替我收拾残局。

当然,替孩子擦屁股不能擦到成人阶段,否则孩子心理停滞在玩尿泥的阶段可不太好玩。


其四 父亲是好榜样:文化的缔造、传承者

父亲是男孩变男人的榜样,可以是生身之父,也可以是精神之父,心理之父。

一个人对待文化传统的态度,很可能与潜意识心理上对待父亲的态度,与父亲相处的方式差不多。


其五 父亲是严老师;批评者、酷教练

父亲让孩子学会遵守规矩、坚持规矩、强调规矩,俨然一个老师、批评者、指导者。在陕西说一个人“没家教”,是一句最重的责备,意味着父亲不称职,同时连祖宗的脸都给丢尽了。


其六 父亲是个好玩伴:孩子的竞争对手

当父亲以一个性别角色出现的时候,会使孩子在心理上确认自己是男、是女,也要处理与另外的男人、女人之间的关系。

父亲会成为一个下跳棋、掰腕子的竞争对手,男孩的爸爸要能陪着他来下跳棋、掰腕子,让他在规则中体验获胜的喜悦,承受失败的痛苦;

女孩的爸爸要在饱含深情的爱中,也需保持着清晰的边界感。这会促使孩子与爸爸、妈妈的关系保持平衡,在将来也有利于女孩子找到另一个男人出嫁成家。


心中那座山——父亲的心理功能与孩子的成长

父亲与女儿

其七 父亲是架人梯:允许超越,帮助登顶

张老师特别讲述了自己与德国老师赫尔曼·舒尔茨老先生之间的故事,这位精神分析的活字典、中国文化儒、释、道、易经不所不知的热爱者,还是教张老师怎么用易经算卦的奇人,甘愿成为张老师的人梯的感人故事。

那是一份情谊、一份祝愿,允许超越他的肯定和信任!


其八 父亲是虎爸爸:脱离、分离、独立的放飞者

应一句中国的古话,“舍不得孩子,套不得狼。”

父亲使得母子分离,帮助孩子形成自我独立的意识。

给孩子胆量去尝试独自闯荡的力量和支持。

提示父亲:要允许孩子成为自己。


心中那座山——父亲的心理功能与孩子的成长

父亲与家庭

最后,张老师在讲缺位的父亲的表现及注意事项时,特别提示:

如果以上几条您全做到了,那么恭喜您家人都成神了!

我们之所以成为人就是有这样的那样的不足,

逐渐改善仍有缺失才是我们真实的状态,

不足的地方弥补措施长期有效。

END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神马   易经   人梯   腕子   父亲   孩子   心理   跳棋   大灰狼   靠山   外婆   规矩   痛苦   爸爸   心中   老师   功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