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蒋巍荐读:《童年|“好学生”与“后进生”的不同世界》

普通的学校,普通的班级,有着两群对比鲜明的学生。一群学生,平日里嘻嘻哈哈,喜欢玩闹,学习则被他们遗忘在角落,实在没啥事了才偶然想起来,随便翻几页书,剩下的时间都在琢磨怎么应付家长和考试;另一群学生,努力学习,将书本视作珍宝,以好的成绩作为目标。 我属于后者。但是,我没有什么自豪感、惬意感。因为,我总是受到前者的“歧视”。 爸爸妈妈以我为荣,一拿到我的成绩单就欣喜不已,到别人家串门一定要把我带上。可以说,我是爸爸妈妈人生中最得意的“作品”,但是一些同学对我很不屑。他们认为,我浪费生命,浪费青春。我对老师的尊敬,被他们视为“狗腿”;我遵守规则,被他们视为死板;他们不屑于我对历史、地理的痴迷,正如我不屑于他们的“非主流”思想。 我很迷惑,一般来说,难道不是“后进生”受到轻视?为什么在这里,像我这样的学生反而会受排挤、受鄙视?正常的道德标准,liu在我们的班级中视作无效;而那一群人的行为准则,竟成为班级里通行的“潜规则”,我们这些规则以外的人,徘徊在边缘地带,不知何去何从。

分析

从你的话语中,老师深深地感受到你内心的矛盾,也感受到你内心的那份思考,你是个有主见的孩子。你在寻找你所生活的世界的规则。你认为世界上应该有一种规则,为人处世,如果符合这一规则,应当受到肯定与鼓励;违反了这一规则,就应当受到惩罚,遭到排斥。让你矛盾的是,你的现实生活中却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规则,更让你迷茫的是,每一种规则之下,似乎都有人受到肯定,亦都有人遭到排斥。正如你所分析的那样,在“正常的道德标准”之下,你受到了家长、老师的充分肯定。但在某一些同学的“潜规则”之下,你似乎又成了受排斥者。 看得出,你是倾向于拥护前一种规则的。正如你所说,一般来说,难道不是‘后进生’受到轻视”?老师并不赞成“后进生”的说法。学习上可能有暂时落后的同学,只要他们努力了,他们同样应当受到尊重。但违背道德、违反基本规范的行为却是应当受到谴责的。这也正是你的迷惑之处。 你有没有想过?你所说的两种规则,虽然在时空上同时存在于你的班级,但换个角度说,也可视为一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规则”。你无法理解的那些同学的“潜规则”是处于未成熟阶段(这个阶段在一些同学的身上相当短,甚至不曾出现)的“规则”,而你所处的则是“更上一层楼”的规则世界了。 如果你能理解这一点,相信你会为自己的成长而自豪,你会更坚守自己的原则,你会理解那些处于“潜规则”世界中的同学并帮助他们,而且再也不会为自己的努力无法得到“潜规则”的认同而烦恼了吧?

寄语

社会、学校和家庭给了孩子一系列的道德行为规范,孩子在接受的过程中,会与他/她所生活的社会环境,比如同学圈里的规则进行比较、选择,然后按照自己的方式构建属于自我的独一无二的个性化标准体系。形成积极、明确的规则感,有助于提升孩子内心的幸福感及处事能力。

刘蒋巍荐读:《童年|“好学生”与“后进生”的不同世界》

主编简介

刘蒋巍,男,江苏如东县人,注册国际心理咨询师(CIPC)。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如东   后进生   世界   班级   潜规则   童年   矛盾   内心   道德   规则   阶段   同学   老师   孩子   标准   学生   蒋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