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男孩偷开父母汽车气疯父母,惩罚惹争议:如何做到适度惩罚

1

最近北京交通广播邀请我点评了几件奇葩事件,不过印象最深的是发生在美国的一桩离奇趣事。

8月初,家住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的14岁男孩AngelMartinez闯了个大祸。当时他的父母为了庆祝结婚纪念日正在拉斯维加斯度假,Angel趁着大人不在家,偷了父母的车,开出去兜了一圈。

Angel开车超速,还吓到邻居,车被警察拦住,这下子无照驾驶的事也露馅了。警察打电话给Angel的父母,告诉他们男孩偷车的事。

14岁男孩偷开父母汽车气疯父母,惩罚惹争议:如何做到适度惩罚

14岁男孩偷开父母汽车气疯父母,惩罚惹争议:如何做到适度惩罚

父母听说儿子闯祸了,不得不提前结束假期,回家收拾烂摊子。

父母一回家就气不打一处来,而且这几个月,淘气的Angel已经不是第一次闯祸了,这次“偷车事件”性质尤其恶劣。

父母觉得有必要“给他上一课”,于是想出一个既残酷又特别的惩罚方式——剥夺他的全部“个人财产”。

14岁男孩偷开父母汽车气疯父母,惩罚惹争议:如何做到适度惩罚

父母把Angel房间里的几乎所有物件都搬到家门口,堆在路边,所有东西都免费赠送,路过的人可以随便拿走。他们让儿子Angel坐在床上,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东西被拿走,还在旁边立了块牌子公开他的“罪行”:对不起,我偷了父母的车还超速。

14岁男孩偷开父母汽车气疯父母,惩罚惹争议:如何做到适度惩罚

“他的房间几乎100%被清空了,我们把他所有东西都扔了出来,”爸爸在接受采访时说,“这么做主要是为了让他知错。他吓到周围邻居了。”“他差点撞到人。差点发生更可怕的事。”因为床都送人了,Angel这些天没地方睡觉,只能睡客厅沙发或在地板上将就一下。

14岁男孩偷开父母汽车气疯父母,惩罚惹争议:如何做到适度惩罚

自己的家当全没了,这次教训非常彻底,Angel自觉理亏,只能乖乖认错,“奇怪的是,我也觉得这种惩罚挺公平的。”


14岁男孩偷开父母汽车气疯父母,惩罚惹争议:如何做到适度惩罚

这件事很快引起了媒体的注意,事情被报道后,网友们的意见很快分成了两派,谁也没办法说服谁:赞成派认为这是很好的惩罚,能让熊孩子长记性。“爸爸干得漂亮。这真是个绝妙的惩罚。”“也许他(以后)会三思而后行。”“我喜欢这个点子。如果他必须干活赚钱给自己添置新家当就更好了。应该教会他尊重属于别人的财产。”

14岁男孩偷开父母汽车气疯父母,惩罚惹争议:如何做到适度惩罚

反对派则认为这种方式有点过,能不能给孩子教训也不一定。“羞辱不是恰当的处分,只是廉价的惩罚。”“这偏离了父母的处分尺度。父母是在羞辱他;不是在教育他。”“嗯,我觉得他根本不介意,因为他父母最后也会给他重新买所有东西吧?”……

14岁男孩偷开父母汽车气疯父母,惩罚惹争议:如何做到适度惩罚

可能因为我是法官背景的原因,交通台专门问我如何看待这样的惩罚。并且也问出了很多父母都关心的问题:如何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进行惩罚才是合理和有效的?


2

要找到针对孩子不良行为的有效惩罚方式,其实最重要的是要区分好不良行为的自然后果和逻辑后果两个概念。《正面管教》一书中,尼尔森博士强调:

“有些家长错误地认为,孩子之所以继续他们的不良行为,是因为惩罚没有严厉到使孩子从中吸取教训的程度。所以,他们会更严厉地惩罚孩子——而孩子则会找到更聪明地方法来扯平,报复循环便会永无休止。直到孩子到了青春叛逆期,以离家出走、怀孕、吸毒或其他伤害性的行为来彻底反叛时,父母才可能认识到报复循坏的恶果。而讽刺的是,孩子们通过这种报复对自己造成的伤害,远远大于给父母带来的伤害。”

14岁男孩偷开父母汽车气疯父母,惩罚惹争议:如何做到适度惩罚

博士的这段话我深有体会,因为不少找到我的来访者都是在这条叛逆自毁的路上狂奔,如果是在青春期的孩子父母找到我,如果这时父母已经意识到自己惩罚行为的严重后果,那么调整往往还来得及。我就帮助过一位和初一儿子打成一团的父亲,最后通过让孩子承担“自然后果”和合理的“逻辑后果”的方式结束了报复战斗的纠缠模式,最后父子达成了和解,双方开启了共同成长的模式。

但是也有成年的来访者找到我,还是没有完全走出自毁的危险模式,即使已经是名校毕业,拥有外人看来光鲜亮丽生活也无济于事。

所以,要让孩子真正意识到自己不良行为的后果,愿意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最重要的还是要保护孩子的自尊水平。要考虑惩罚带来的长期后果,不要为了赢得管教战争而不断去羞辱孩子和发泄情绪,最后让孩子走上自卑和反叛的互伤之路。


心理学干货补充

根据《正面管教》的理论总结,所谓孩子行为的自然后果,是指没有大人的干预,一件事情自然而然发生的后果。比如孩子不带雨伞,就可能被淋湿;孩子不穿外套,就可能会感冒。

而借题发挥,则是指家长不愿意孩子承担自然后果,但是又有个人情绪,所以会通过说教、叱责甚至贬低谩骂等行为(比如“我早就说过,你为什么不听”),把责难、羞辱和痛苦附加到孩子能够自然而然获得的体验之上(即使在大人看来是孩子受苦的体验)。

借题发挥会阻止孩子去体验行为的自然后果,在这个过程中学习与成长,而会把心思集中到承受或者抵挡来自家长的责难、羞辱和痛苦上。

比如一个十几岁的女孩总是不把自己的脏衣服及时放入洗衣篮里,导致女孩妈妈总是得为女儿单独洗一次衣服,这位妈妈可以选择拒绝为她单独洗衣服,但是不能用“你怎么总是这么自私?你怎么从来不考虑别人?”或者“你这个人怎么总是这么邋遢”来羞辱孩子。

因为这样的“借题发挥”的惩罚会带来四个R的严重后果:

1.愤恨(Resentment)——“这不公平!我不能相信我父母!”

2.报复(Revenge)——“现在他们赢了,不过我会报复他们的。等着瞧!”

3.反叛(Rebellion)——“我偏要对着干,以证明我不怕他们!”

4.退缩(Retreat)——一是偷偷摸摸(我下次绝不让他抓到);二是自卑(我是个坏孩子)。

所以,尼尔森博士的正面管教理论解决反对借题发挥,强调家长应该学会放手,让孩子承担自然后果,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当然,她也提出,在以下四种情况下不宜采用自然后果:

1.当孩子处于危险中的时候。比如孩子在车辆很多的大街上或者高楼上随意玩耍,这样的自然后果太危险,可以用正面管教的方式提前告知和刻意强调。

2.花时间训练。对于某些危险行为,可能幼儿的成熟度不足以懂得,这个时候家长需要花时间训练孩子,直到孩子的大脑成熟到能理解其中的因果联系,可以用逻辑后果的方式来让孩子明白某些危险行为不能做。

3.当自然后果会影响到其他人的权利时。比如孩子朝其他人扔石头,不能说等他被其他人揍一顿就好,这个时候要尽到监护责任。

4.当孩子意识不到行为的后果时,自然后果不会有效。比如孩子不洗澡、不刷牙、不做作业或者吃大量垃圾食品,孩子可能觉得不是问题,这就需要用其他的方式(比如比喻或者看教育动画片)来让孩子明白。

所以,这里就需要运用逻辑后果来教育孩子了。所谓逻辑后果,是指家长或老师在家庭会议中或班会上介入,决定那种后果能为孩子创造有益的学习体验和鼓励孩子选择负责的合作。

这个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叛逆孩子的家长会跟随我学习如何“正面管教”来对孩子进行有效的约束的原因。

总体而言,逻辑后果要遵循四个R的原则:

1.相关(Related):后果必须与行为相关。比如你不能因为孩子不做作业就不给饭吃。

2.尊重(Respectful):后果不能包括责难、羞辱或痛苦,并且要温和而坚定的执行。

3.合理(Reasonable):家长不能借题发挥,并且双方都认可后果的合理性。

4.预先告知(Revealedinadvance):预先让孩子知道,她选择了某种行为会有什么后果出现(或者你会采取什么措施)。


3

结合尼尔森博士的正面管教理论,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14男孩偷开汽车的案例的惩罚是否符合“逻辑后果“的四个R。

首先,从相关性来看,男孩偷开车和需要把他的私人物品全部处理似乎看不出相关性,尤其是他睡的床和心爱的鞋子,给人的感觉还是父母在借题发挥,通过这种方式来发泄情绪,反而很难让孩子心服口服。

14岁男孩偷开父母汽车气疯父母,惩罚惹争议:如何做到适度惩罚

其次,从尊重性来看,这里面羞辱的成分还是挺浓的,包括让孩子坐在床上看着自己的东西被拿走,还有写着“对不起,我偷了父亲的车还超速“的牌子,这些都是让希望孩子感觉羞愧。

14岁男孩偷开父母汽车气疯父母,惩罚惹争议:如何做到适度惩罚

但是从孩子的反应来看,这个孩子其实已经“皮了“。这已经是孩子近期的多次“闯祸”了,证明这个孩子其实已经和父母进入了拉锯战,反叛意味很明显了。而父母估计以前也是这种惩罚方式,只是不断在加码,孩子尽管态度上好像在认错,其实无非是猫捉老鼠的游戏,并没有从内心真正想改。

再次,从合理性来看,可能父母觉得自己的行为是合理的,毕竟给邻居带来了惊扰,所以让邻居把物品拿走似乎是种补偿。但问题是,孩子真的这样认为吗?他是不是只是觉得好玩呢?还是知道父母爆脾气一过,可能还是会掏钱给他买新的呢?

最后,我相信这对父母是没有提前告知的,不然也不会有这样一幕呢。其实和孩子的斗智斗勇中最忌讳的就是父母简单粗暴,所有的行为模式都在孩子的预测之中,那么孩子会完全爱上这种争斗,直到把自己也毁掉。

希望家长们能够意识到,惩罚虽然能暂时制止不良行为,但不能永久性地解决问题。只有通过鼓励来帮助孩子体验到归属感和价值感,才能获得长期的积极效果。

如果出现行为问题的当时,无法给予孩子鼓励或孩子无法接受鼓励,在冷静期之后,立即给予孩子鼓励是相当重要的。而且,要记住,不论是权力之争还是报复循环,都需要两个人。你也许应该审视一下你自己的错误目的,努力将其变成更具鼓励性的态度和行为。

教育孩子真的需要智慧,也需要家长有陪孩子终身成长的勇气与觉悟。我们能为孩子做的最有益的事情,就是教孩子学会自我评价,教会孩子把犯错误当成学习的大好时机。通过允许孩子经历失败,从而在问题出现时学会怎样自己去解决。

但这需要家长允许自己在失败和错误中不断学习,要有接纳自己不完美的勇气,只要你始终能够保持一份谦卑,愿意和孩子一起成长,不断给予孩子爱与相信,请相信,一切的难题最后都会成为你们成长的养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尼尔森   父母   男孩   借题发挥   不良行为   邻居   逻辑   后果   家长   危险   博士   东西   自然   方式   孩子   汽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