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49中学生坠亡,再次为我们的教育敲响警钟

成都四十九中学生跳楼,再次为我们的教育敲响警钟。


这场悲剧,起因竟是高二男生送给喜欢女生的礼物被拒,同时女生也没有邀请他参加生日聚会,于是该男生心生不满,写有遗书:你一定会后悔的!之后坠亡。

一、舆论导向


成都49中学生坠亡,再次为我们的教育敲响警钟

如果放在以前,人们会认为这名拒绝李伟奇的女生,她是一个狐狸精,臭婊子,不要脸的人。即便在现在,仍有人会这么说。


为什么以前的女人不想生女孩呢,就是因为人们很容易就把脏水泼到女孩子的身上。尤其在感情中,女孩常常是受伤的一方,如果男生追求女生不成,所有的矛头都会指向女孩儿,认为女生狐媚,勾引男孩,让男孩心智迷失。


现在社会,人们的思想相对于以前更加公正一些。他们看问题不那么偏激,也不那么钻牛角尖了。


爱情,不是单方面一个人的事情,而是两个人才能赋予它美好的意义。


人们不会再迫于舆论的压力而委屈自己的心意。常常会看到,在公众场合,一位男生向他喜欢的女生求婚,周围的人就会起哄:嫁给他!嫁给他!


但是却从来不会问这个女生的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她喜欢这个男生吗?她愿意和他在一起吗?从来没有人关心。


人们只是顺着大多数人的想法参与到一个从众的行为当中,很少站到当事人的立场去考虑问题,乱点鸳鸯谱。如果女生迫于压力点头,对她公平吗?


《非诚勿扰》其中一期有这么一件事:一个男生看过节目以后,喜欢上了卢婧媛,决定要上台向这个女孩求爱。


台上,卢婧媛很感谢这个男孩为她所做的一切,她很感动,但是她很清楚自己喜欢的不是这类型的男生,所以在弯腰鞠躬中选择灭灯。


人们虽然唏嘘,虽然惋惜,但是却尊重这个女孩的意愿,因为大家明白强扭的瓜不甜。


爱情不是单相思,也不是强迫。如果得不到对方的回应,那么这份感情可以让它随风消散,也可以放在心底,但是一定要有健康正确的爱情观。


二、从父母教育孩子的角度来看


成都49中学生坠亡,再次为我们的教育敲响警钟

中国父母教育孩子的重心还是放在学习上,他们常常会比较谁家的孩子学习好,谁家的孩子乖,谁家的孩子听话,却从来没有真正关注孩子的心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心理是最容易被忽略一个重要因素。


他们不关注孩子的心理,倾听不到孩子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因为他们从来也没有打算走进去。


他们认为只要孩子学习优秀,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课,回了家听父母的话,就是好孩子。


孩子的好以牺牲自己的想法为代价,以做别人的傀儡为根基。


此次这件令人心痛的事情,给家长们敲响了警钟,一定要用心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一定要走进孩子的心里,做孩子真正的朋友,而不是以大人居高临下的身份去教育或指责、命令孩子。


哪个家长能成为孩子的好朋友,这就是一位成功的家长。


如果孩子不愿意和家长交流,家长一定要反思自己,从自己身上找问题,教育的哪个环节出了错,一定要及时找到原因并改正。


三、从学校的心理建设来看


成都49中学生坠亡,再次为我们的教育敲响警钟

现在很多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课,还配有心理辅导室。但从实际来看,这些都只是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发挥出作用。


中国的孩子学习压力大,处处都有竞争,处处都在攀比,所以对于还在成长中的他们,心理压力可想而知。


他们没有有效的缓解办法,也不能很好的去疏通,更多是把各种情绪积压在心底。当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爆发,后果将不堪设想,也不是我们普通人能够承受得起的。


四、从老师平时课堂的思政来看


成都49中学生坠亡,再次为我们的教育敲响警钟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把各方面的思政教育渗透进去。毕竟,学生没有经过社会历练,心智比较单纯,而老师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可以在很多方面做学生的导师。


同时,老师也不要唯分数论,不要只盯着学生的成绩看,也要多方面关注学生的其他动态、动向,一旦发现学生有不寻常的举措,一定要及时给予纠正,给予关怀,必要时可以向学校求助帮助,或者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


一切教育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孩子的教育。


人生的路很长,沿途的风景也很美很美,所以帮学生树立一个远大的理想,让他们看到这个世界更广阔的一面,而不是只局限于自己身边的这些环境,把自己束缚的太紧。


五、从学生自身角度来看。


成都49中学生坠亡,再次为我们的教育敲响警钟

一切内因是自己。

一定要明白自己是所有问题的根源。

情窦初开的年纪,产生爱情的萌芽,这都无可厚非,但是一定要明确什么是正确的爱情观。


伤人伤己都不是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伤害自己,获得别人的同情,或者给对方施压,让对方妥协,这都是比较幼稚的想法,也是非常可笑的做法。


想要获得别人对自己的爱慕,就要变得更加优秀,作为学生成绩优秀,人品优良,自然会有很多人对你钦慕有加。


如果有了邪念,走了歪道,用最不恰当的方式达成所愿,只会害人一千,自损八百,适得其反。


教育无小事儿!

育人先育己,父母明确要养育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自己就先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教师想让学生成长什么样的人,就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


社会想要什么样的人才,就主导正确的价值观和方向,让孩子们去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警钟   爱情观   成都   中学生   想法   家长   正确   父母   男生   男孩   老师   女生   孩子   心理   喜欢   社会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