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方式需要转变(三)


无论是在学校工作的一线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还是在国有企事业单位担任师傅一职的工作人员对徒弟的教导,亦或者是某个部门的领导对下属员工的工作分配和指导,都会用到“因材施教”、“因人指导”,但是各个行业、各个岗位的人员对”因材施教“、”因人指导“的理解不一样。在《可见的思维学习与思维教学》第3部分内容“关于成长型思维教学对差异化、回应式课堂如此重要”中,作者提出,因材施教是一种回应式教学,即教师回应学生需求的方式,这样每个学生在合适的水平都能接受挑战。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教师,应该对班内的所有学生的潜能了解并能有所回应,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回应学生的潜能所暗含的对课堂教学的需求。

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就要对学生了解,在备课前要预评估学生对于本节课所要开展的概念、话题等知道多少。本学期我开设了校本课《制作去远方绿皮书》,在准备教学设计前,我用生活常识对学生进行了预评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经常利用寒暑假带着孩子去远方,也就是出去旅游,那么学生或多或少会对去远方有一个直观的了解,知道了去远方就是去离家比较远的地方去参观当地的风土人情。而随着电影《绿皮书》的上演,我预设家长都带孩子们去观看了,那么对于绿皮书到底为何物,学生们也会通过观影来了解,这样对于我的这门校本课的开展就会很顺利,在进行总体的教学设计时我就基于学生应有的这些认知来分配课时、分配教学内容。另外在每节课上课时,我还会通过导入环节预设有针对性的问题,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反馈来激活学生先前的知识,从而采用灵活的分组来实施有效的课堂功课。

作为一名教师,当孩子们走进教室、开启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尊重并对孩子的需求有所回应,从一开始,就对学生设置多元的挑战机会,对他们的课堂需求以及可能达到的潜力进行回应式教学,采用差异化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都会   因材施教   校本   课时   潜能   课堂   远方   分配   思维   家长   需求   教师   孩子   学生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