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吃奶困难、不会笑,就是“智力低下”吗?

很多家长在孩子出生时都会非常的紧张,生怕孩子的身体出现了什么问题,这使得许多父母密切关注孩子们的日常表现,计算他们学会表达和对父母做出反应的时间,或者学会走路和跑步的时间。其实在日常生活中,父母需要仔细观察孩子,当发现异常时应该及早到医院进行检查。

孩子吃奶困难、不会笑,就是“智力低下”吗?


婴幼儿智力发育落后,又称智力低下,是指婴幼儿的智力发育水平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的发育水平。一般都是由于大脑受到损伤,或者是由于脑发育不良,造成认知活动持续性的障碍。

智力低下的孩子,在交流、玩耍、学习上都和常人不同,他们行为能力、语言能力、理解能力有多种障碍,并且也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往往受到别人的歧视和异样眼光,从而心理极度自卑,情绪也容易暴躁和哭闹。

天生智力低下的宝宝一般都有这样特征,吮吸本是宝宝与生俱来的本领,而如果宝宝在婴幼儿时期不会吮吸奶汁,那么就很可能是智力低下的表现。这样的宝宝不但不会吮吸,在喂奶的过程中还会吐奶。添加辅食后,宝宝不会吞咽,并且经常流口水,咀嚼也有困难。这样的宝宝多是大脑的神经系统受到了损伤,对于以后的智力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孩子吃奶困难、不会笑,就是“智力低下”吗?


常言道:宝宝笑得越早越聪明,看似是老话,但这种说法并不是完全没有依据。一般情况下,新生儿到了2个月左右就会笑了,3、4个月的时候就会哈哈大笑了。而笑得晚、笑得少,就很可能是智力发育缓慢的一种信号了。

正常情况下,宝宝对于外界的刺激会有反应,并且会做出相应的反应,比如大哭。但如果从受到刺激到大哭期间的反应很长,并且还得需要反复刺激宝宝才会哭,这样的宝宝很可能是反应迟钝,智力开发缓慢。这样的反应也说明宝宝的注意力也不集中,或者集中的时间很短。这样的宝宝在思考力、分析能力、记忆力都会低于同龄人。

宝宝的身体发育都是有规律地,在什么时间学会翻身、坐、爬、站、走,都是依次发展的。但如果孩子这些基本运动行为发育得十分缓慢,甚至在3、4岁的时候才学会走路,那么宝宝肯定是智力发育低下了。

孩子吃奶困难、不会笑,就是“智力低下”吗?


一般轻度的智力低下在指导下会具备适应社会的能力,但重度的智力低下就长期需要家人的照顾,对于父母来说,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上都是一种打击。

宝宝智力低下是由于遗传因素、营养因素、分娩因素和疾病因素等一些因素导致的。如果早期就发现轻度智力落后的儿童,并且在脑发育的前期,一般在3岁之前,进行早期训练,是可以使宝宝智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甚至如果处理得当,是可以赶上正常孩子的大脑发育水平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智力   低下   孩子   都会   婴幼儿   缓慢   落后   大脑   困难   因素   父母   身体   水平   能力   宝宝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