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书包个皮儿

作者:管剑刚

当年之所以多买平装书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那时的精装书少,平装书多;二是囊中羞涩,平装书便宜。而这第二个原因是主要的,除非没有平装的,决不选择精装。平装书有一个缺点,即书皮容易损坏,小说看一遍几天就过去了倒无所谓,一本需要精读的书,长年不时地翻阅,用不了多久书皮就磨破了,磨破了,接下来可能就是封面脱落,扉页就露了出来,就像人身上没了外衣,只剩裤头,摆在案头或是捧在手里都觉尴尬。至此,一本心爱的书就成了残品。为了避免这个看上去尴尬的结果,买来的书就先给它包个书皮,包上书皮,在阅读了很久之后,拆开书皮,封面仍然是新的,不觉心生一丝快意。

给书包个皮儿

包书皮最好是使用厚一些的纸。早年,母亲在国营印刷厂上班,印刷厂印刷小学课本,书皮用纸比较厚,并且压有一层塑料膜。这些书皮总有印刷不合格的,不能做为成品使用,有时母亲就拿回家来了——这是否符合厂规我没有问过——应该是经过同意的吧。这种纸包书皮最合适,所以,我最初买的书大都是用这种纸包的。参加工作后买的书,有用牛皮纸包的,也有用报纸包的。有那么些年,举国流行挂历,而上一年的挂历就成了我包书皮的最佳材料。近些年,以前用的材料都没有了,但新材料比以前更丰富了。

市场经济社会,广告业也十分兴盛。你走在大街上,总会遇到一些站在路边或是从人行道的树后转出来的年轻人往你手里塞广告。有些行人会匆匆避开,而我总微笑着接受。我以为,发广告,这可能是某一位年轻人找到的第一份工作,也有可能是大学生在课余打工赚生活费。在我,只需要轻轻地一伸手就成就了他们的工作,而重要的是,我没有任何付出,却能给这些年轻人带来一丝生活的希望,何乐而不为呢?所以,我总是微笑着接受。对这些拿到手里的广告,有的会令我心生欢喜,那就是这些广告都是至少等于或大于16开纸适宜于包书皮的平面广告。广告做得好不好,我的评价标准是,能不能用来包书皮。

给书包个皮儿

广告纸以外,可供我充足使用的纸就属期刊杂志了。现在的期刊内容高级不高级且不说,纸张使用是越来越高级。过去,期刊只在印刷图片时使用电光纸,现在连文字内容都一样使用电光纸,全本都是,而质地非常适合包书皮用。

早年买来的书,都是我亲自包。结婚以后买的书呢,都是太太包。太太不太爱看书,但包书皮却颇有兴致。她喜欢包,比我包得精致,还包得有个小花样什么的,而我就是包住能看就行。随着收入的逐年提高,我又开始了正常地买书。买书仍是有平装本的不买精装本,买来后就用广告纸或是期刊纸包。只是现在我不主动让太太包了。原因是,在我有了时间读书以后,发现已经没有时间,太太也有自己的爱好,她也需要时间安排自己的爱好。太太虽不爱读书,却于近年喜欢上了国学,真喜欢也罢,假喜欢也罢,那也是需要时间的。我不忍心再挤占她的时间,所以,我又回到早年的那种状态,亲自包书皮。

给书包个皮儿

平时,也并都不是书一买来就包上书皮,更多的时候是准备阅读时才包。有许多书也并不是时常翻阅的,所以也就没有包。这样,摆在书架上的书,包过的有的有着鲜艳的色彩,有的透着发黄的沧桑,还有的散发着岁月的幽香。各种包了书皮的书,分散地按类嵌在有着严肃面孔的书列中,也是别一种风景,这种风景之美,也只有自己能领略欣赏。当我从各色包了书皮却未写书名的书脊准确地辨认出需要的书时,不觉心生一丝发现的快乐。

不过,现在的确是较以前有钱了,买书也不是太计较是否平装。也许是爱书成了习惯,现在买来的精装书,凡需要精读或是常时翻阅的,也想给它包个书皮,这样,读着心里才觉踏实。

​(原载2020年6月15日《牛城晚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书皮   纸包   电光   挂历   早年   书包   太太   手里   期刊   年轻人   原因   高级   时间   喜欢   广告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