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剑刚:名分

文/管剑刚

看看从前,看看眼下,与名分相关的故事一直在发生着。女人与男人有了关系,不论是多么相爱,也不论男人给了女人多少利益,也不管当初是怎样承诺的,甚至不惜将男人弄到牢里去,也得争一个名分。可见名分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她什么都得到了都不算数,关键是要得到那个太太的位置,要太太那个名。过去要八抬大轿抬进去,现在也讲要明媒正娶。即便周围的人全是有不可描述关系的嫌疑人,他(她)们也对经过正式程序而成为太太的女人高看一眼。这大概就是道德观念的无形力量吧。尽管有关男女名分的观念,如今已发生了变化,但这个变化在社会实际生活中仍处于可以忽略不计阶段。


管剑刚:名分

女人要名分,男人更要名分。不过,男人要的名分更多的是政治层面上的东西。这种事说起来,也是源远流长了。

最早强调名分的是孔子。《论语》记载:子路问孔子说,卫国国君若是请您去治理政事,您首先要做的会是什么呢?孔子说一定是正名这件事吧。子路不以为然,孔子就说了:“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可见,孔子对名分这件事看得有多么重。


管剑刚:名分

其实,名分在很久以前是分开来说的,是两个概念,名为名,分为分,何者为名,何者为分,通俗一点说就是,你要先有一个名位,比如:父、子,这是名位;然后要做与此名位相匹配的事,比如,父要做到慈,子要做到孝。而作为君臣,当然要做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了。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第一卷记述了三家分晋的史实以后,发表了一通自己的看法。他主要阐述了名分的重要,并列举了许多例子以证之,特别对三家分晋作了较详细的分析。赵、魏、韩三家分晋既成事实以后,向衰弱的周王室请求分封他们为诸侯,周天子居然就答应了。周天子这样做是把诸侯名分给了三晋,于是三晋就有了名分。这就像小三被扶正了一样,而周的礼制却遭受到严重的破坏,从而周室天下就更是一天不如一天了。


管剑刚:名分

司马光还列举了许多例子,都在《资治通鉴》第一卷里,我不便都抄写在这里。好在这是一部极容易得到的书,谁有兴趣谁就可以去翻翻,无须赘述。

概而言之,名分很重要,自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不论从前、现在还是以后,除了观念有新旧之别外,“名不正则言不顺”这句话会一直体面地显示着它的作用。


管剑刚:名分

假如你不信,你就试试,试试就试试,把爸爸妈妈或父亲母亲之类的名位都去掉,儿女都直呼其名,同时相互之间都称哥们儿;夫妻都改为性伴侣。名位没有了,应该做的事的责任也就淡化或是根本就不存在了,一部分人期望的家庭解体的“理想”就大大地提前实现了,渴望享受天伦之乐的人们就只能把自己想象成历史剧中的角色——假装一回爸爸妈妈和孩子。这样,个别人或许会觉得不错,但是,多数人会觉得不好,起码在现阶段,这个少数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就像有人称赞“小三”的现象可以忽略不计一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名分   国君   无所措手足   概而言之   孔子   名位   何者   礼乐   资治通鉴   刑罚   正则   诸侯   太太   观念   男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