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长路上的3个敏感期,爸爸妈妈都知道吗?

每个人都有自己成长的历程。从呀呀学语的儿童,到风华正茂的中学生,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陪伴和关爱,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身体和心理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也有所谓的敏感期。孩子成长路上的3个敏感期,爸爸妈妈都知道吗?

什么是敏感期呢?

敏感期是指孩子在连续相接短暂的时间里,会有某种强烈的自然行为。在这期间内,对某一种知识或技巧有着非常感觉,敏感期的出现使孩子对环境中的某个层面有强烈的兴趣,几乎掩盖了其他层面,并且在这期间的孩子会出现大量的、有意识的活动。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孩子有哪些敏感期,父母们又应该怎样正确引导呢?

1. 语言敏感期

语言的启蒙始终伴随着婴幼儿,甚至是胎儿期。对着胎儿说话,婴儿的咿咿呀呀学语就开始了语言敏感期,语言敏感期一般是1.5岁~2.5岁,语言能力影响孩子的表达能力,因此这个时间段父母应经常和孩子说话、讲故事,或多用“反问”的方式,加强孩子的表达能力。

2. 动作敏感期

动作敏感期是在孩子1岁~3岁年龄段。两岁的孩子已经会走路,是活泼好动的时期,父母应让孩子多运动,使其肢体动作正确、熟练,并帮助左、右脑均衡开发。

3. 书写敏感期和阅读敏感期

书写敏感期是3.5岁-4.5岁,阅读敏感期在4.5岁-5.5岁。孩子的书写能力与阅读能力相对与学说话、走路要迟一些,但如果孩子在语言、感官、肢体动作等敏感期内,得到了充分的学习,其书写、阅读能力就会自然产生。

父母可多选择一些读物,布置一个充满书香的居家环境,引导陪伴孩子一起学习,让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4. 文化敏感期

文化敏感期在孩子6岁-9岁期间,幼儿对文化学习的兴趣,起于3岁,而到了6-9岁则出现想探究事物奥秘的强烈需求。家长可以多给孩子买一些课外书籍,让孩子有更好的想象空间,发挥自己所长。

成长离不开生活,父母不仅是给予孩子思想上的引导,在孩子生活营养方面也至关重要,特别是到了学习期,孩子用脑程度加深,消耗脑力多,这时候建议父母及时给孩子补充大脑营养,有些父母会选择给宝宝吃一些“补脑”食物,如核桃、海鱼等。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父母更多的是引导和肯定,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都有表现欲,发现孩子的优点要加以赞美,父母的肯定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敏感   孩子   胎儿   肢体   层面   优点   爸爸   说话   路上   父母   正确   兴趣   营养   动作   能力   妈妈   语言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