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诱惑】要挟诱惑两大招,其实都是雷声大雨点小

大家好,我是Ada。美国正面管教协会家长、学校双讲师,台湾SI儿童发展师,国际认证催眠师,教育部认证家庭教育指导师,婚姻家庭咨询师,专注力训练师等。这里是16期家庭成长经典系列课程,《孩子是你最大的财富》。对父母而言,看见财富,并把它最大化,是毕生所愿。

Ada|【诱惑】要挟诱惑两大招,其实都是雷声大雨点小

诱惑和要挟,是父母管教孩子的两大法宝。

小的时候,因为孩子太可爱,站在保护弱小的身份处,父母们经常运用“诱惑”的手法来获得孩子的顺从。如果你听话,我就给你一颗糖。你要是按我说的做,今天就可以看电视。这周天天去幼儿园,周末我们就去游乐场……到了学龄段,孩子们兴趣变了,父母们又适时的转换了话题。这回期末你要是能考100分,我就给你100块钱。你要是比上学期提前5名,我的手机就给你了。要是一个月不去网吧打游戏,这台车就给你了,等你考完驾照就可以开了。

用于诱惑的奖励物种很多。吃穿玩娱是最基本的,什么零食饮料、公主裙、玩具、淘气堡……在孩子年纪小的时候,他们知之甚少,唯一能不缠着父母的时候,就是能痛快的玩;且此时孩子眼界窄,能够索取的,也不过尔尔,无论是金钱还是物质上,父母都给的起。可慢慢的,孩子大了,那些小时候的诱惑已经司空见惯了,有些时候,他们甚至对这些诱惑嗤之以鼻。他们的胃口越来越大,做人也越发的现实,那些没有技术含量的玩具、食品已经吸引不了他们。父母们也甚是与时俱进,思维活跃,既然简单的不管用,就来粗暴的,直接给钱、手机、车、名牌……

具吸引力的物件永远都会有。可更替的过程中,诱惑成本不断加大,父母们的压力也便越来越大,苦不堪言。更有甚者,还直接跑来和父母谈条件,“这次我要是考了100分,你给我200块好不好?”如若父母说“不行,太多了”,孩子立马接道,“那我不考了!“很有一种英勇就义的凌冽。诱惑,在实践中逐渐被诟病,它自身的作用力从超级明显到越来越无力。无论最初与它多么要好的人,也会对它失去信心,决定投奔它法,重新制定让孩子“说了听”的家教策略。

Ada|【诱惑】要挟诱惑两大招,其实都是雷声大雨点小

于是,要挟不请自来。要挟也是一把好手,它很有办法,能让人无论如何都顺从,哪怕牺牲自己的利益,也要硬着头皮接下父母丢过来的橄榄枝。“你不跟我说再见,我就不喜欢你了。”“你要是再不写作业,游戏机别想要了。”“你这次再考不进前5名,今年就别想再有零花钱了。”有趣的是,父母们虽然在要挟的时候言辞凿凿,却一次又一次的违背诺言,到最后,无论结果怎样,游戏机也给了,零花钱也照付了,该喜欢讨好仍然没变样。时间久了,孩子摸透了规律,再多的要挟,也都成了耳旁风。

爱使用要挟的父母,常常也喜欢使用吓唬。“你不来,警察叔叔要来抓你了啊。”“再犟嘴让你爸来揍你。”“你走不走?不走我就不要你了。”吓唬孩子在生活中非常常见,尤其是一些老年人带孩子,真的是拿孩子没办法,吓唬却是顶用的。孩子因为害怕而顺从,大人觉得,嗯,这方法管,于是一用再用。可是任何情绪经过历练,都有消磨减淡的时候。伤痛会随着时间结痂,喜悦会随着时间平淡,害怕也会随着一次又一次的内心悸动,而变得平静、坦然。每每这时,孩子们还会反驳一句,“来抓我啊,我就在这等着。”父母们又一次语塞,开始新一轮的四处打听学习,去处理孩子的顶嘴问题。

Ada|【诱惑】要挟诱惑两大招,其实都是雷声大雨点小

Ada老师受访香港《大公报》资料

越来越多的父母已经意识到,无论是诱惑、要挟、还是吓唬,都只是短期效应。

当孩子年龄越来越长,这些方法的影响力越来越浅,甚至当它们几乎失效的时候,孩子还会开展反击行动,搞得父母措手不及。这时候,很多父母会选择转身,使用新的方法对待孩子。但由于长期内心对父母教育方式的抵抗,压抑的情绪在他们有足够力量时暴发,除了顶嘴、反击以外,他们还会对父母产生怀疑,即使这时候父母转变成了正面的方法,孩子也会有所游移,担心父母的措施里有新的陷阱。新的方法在使用初期便失去了效力,甚至遭到更严峻的挑战。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小龄段的父母在学习完正面管教之后,亲子关系迅速获得调整,孩子的状况一天一个惊喜。而大龄段的孩子,尤其是青春期孩子,家长常常愁眉不展的回来求助,为什么孩子用那么惊讶的表情看我,为什么孩子的挑战更激烈了,不是方法不对,而是孩子们需要花更长的时间去对父母重新建立信任了。

还有更可怕的,人类繁衍一代更比一代强,21世纪孩子发育早、心智年龄成长快,小小年纪就已经古灵精怪。与此同时,孩子们遭到诱惑、要挟、吓唬的年龄也趋向小龄化,孩子小小心灵受挫的时间越来越提前。尽管这几种管教方法都不太有长期效应,但家长们也是初尝人父人母滋味,没有经验没有专业知识,孩子们便成了练手工具。他们哪里知道用这些方法,时间久了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他们只是发现,偶尔一用很有效,于是诱惑、要挟、吓唬等便成了呼之即来的杀手锏。

Ada|【诱惑】要挟诱惑两大招,其实都是雷声大雨点小

Ada老师做客电视台讲解育儿专业话题

物质上父母们从不吝啬,却唯独看不到孩子精神上的干涸。

妈妈在厨房忙,小谨一边写作业,一边喊妈妈。一会是不会作题,一会是文具找不到了,一会是什么时候能吃饭。妈妈真的是焦头烂额,虽然有气,但仍然耐着性子跟小谨沟通:“再有20分钟就吃饭了,你要是能安静的写作业,而且20分钟全部写完,今晚吃饭的时候就可以看电视。”小谨一阵欢呼,可是写不到5分钟,她又开始找妈妈,题依然不会做,文具依然找不到……

奇怪吗?看电视对多大孩子都是强大的诱惑,怎么只有20分钟小谨都坚持不住呢?父母试图用物质奖励来解除一次又一次的作业不专心,就好像你前面有一个洞,你找块布盖在上面,这块布再绚烂,也阻止不了一步踏空,因为那个原本的洞,并没有被填补。孩子内心对归属感的需求,就是那个没有被填补的洞。当小谨一次又一次找借口打扰妈妈的时候,很明显,她的内心在呐喊:“我很孤单,作业很烦,我需要一个人陪着我,给我点力量,让我能度过难关。”可是父母们听不到这些隐藏的声音,甚至连孩子自己都不曾自知,自己的行为背后有这样的呐喊。所以,即使是用电视这块花布掩盖了内心的空洞,却依然抚不平孩子内心的伤。伤痛要时不时的跑出来捣捣乱,寻些关注,让你不至于忘了,那个洞还依然停在原地。

“我告诉你,你要是再这么不听话,我就把你赶出去,这个房子是我的。”“走就走,有什么了不起,从今天起你不是我妈!”看起来像影视剧的片段,可你在新闻里,看到过多少离家出走的孩子。他们不正是这个样子吗?要挟的结果,成了被要挟。父母通过要挟来攥紧权力之剑,生怕一溜号,就被孩子占了上峰。父母始终要把自己放在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俯视孩子,才会感觉自己有充分的尊严。可位思考,当孩子在低势下感觉失去尊严,力求通过高大起来找回权力时,他们会做出怎样的动作?他们也有权利索要尊重,而他们不太正面的信念,督促着他们只有把父母踩在脚下,才算得上是拥有权力。

吓唬孩子更不必说,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安全感。开始的时候,孩子因为害怕而躲避一些被父母强调的“错”事,时间越久,他们越习惯于畏缩,父母又开始焦急,孩子太过腼腆可怎么办。可那些,不都是早期安全感构建不足造成的吗?有因必有果。

Ada|【诱惑】要挟诱惑两大招,其实都是雷声大雨点小

长春信息港网站对Ada老师课程的报道

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不用再以物质为交换

其实想要改变现状,既不用诱惑、要挟、吓唬等方法管教孩子,又要实现孩子愿意听的愿望,也并非难事。你只需要记住一点,孩子的心理需求满足了,一切都不成问题。

正如前文所述,当你不得不诱惑孩子时,你便告诉自己,他是缺乏归属感了。归属感,就是有一股力量支持着他,无论结果如何,都是他强有力的后盾。那么,请启用如下语句,让孩子感受更温暖:“你感觉到一个人的孤单了吧,那么请让我来陪你,一起手拉手走过困难。”

当你不得不使用要挟语句时,你可以想一想,孩子现在很可能也要进入战斗状态,和我开展拉锯站,要夺取获得尊重的权力。这时候你大约会淡定一些,为了自己不被踩在脚下,是不是也必须要谨言慎行啊。

当你忍不住吓唬孩子时,请即刻向他道歉,并抱紧他抚摸他,告诉他“我刚刚只是在背一段台词,我有点入戏太深。”孩子安全感的构建需要经年累月,安全感影响人的一生,而头三年是安全感建立的最重要时期,父母们却有如探险,把自有认知体系中可能养育孩子的方式方法都尝试一遍。父母们越来越成熟,孩子们的安全感,却离成熟越来越远。

Ada|【诱惑】要挟诱惑两大招,其实都是雷声大雨点小

有道是:

诱惑孩子给奖励物质交换难长久要挟吓唬紧跟上亲子双方渐疏远精神干涸心变冷满足需求方暖心归属尊重安全感样样都是必需品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我是正面管教讲师Ada,今天我们谈论了诱惑、要挟、吓唬等沟通方式教育子女的危害、后果和如何使用正面方法,希望对收听课程的您有用。下期预告:《【分工】都想懒着,家务分工成了吵架的导火索》,别忘了分享给身边的朋友们哦。

Ada|【诱惑】要挟诱惑两大招,其实都是雷声大雨点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作业   归属感   顺从   安全感   这时候   权力   害怕   物质   内心   家长   父母   妈妈   孩子   时间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