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质量陪伴孩子

这样的场景你们是否很熟悉:家长坐在一边玩手机,孩子在里面玩得热火朝天。


这场景我没有做任何描述,因为可以适用于很多环境,可以是小区里,家长坐在花坛边,孩子在周围跟小伙伴嬉闹奔跑;可以是游乐园,家长在外面休息区,孩子在里面的游乐设施肆意玩耍。


不变的是家长目光从来没有离开过手机,手机的屏幕里是短视频,是电视剧,是社交软件,是游戏。这是一个黑洞,吸引了家长所有的注意力。


对于有新生儿的家庭,这样的情况应该不常见,因为孩子随时会有危险,我们的目光不会轻易离开。


随着婴儿长大,会翻身、坐起来、爬行、站立、学走路,再然后就可以逐渐放手,变成了一开始我描述的那场景。


为什么会这样?一方面是无需有太多的小心,毕竟孩子已经可以独立行动;另一方面是坐在那里干等的确很无聊,引用罗振宇说过的一句话,只要靠着沙发坐下来,手就会鬼使神差地摸到手机,然后一发不可收拾。


我还没到孩子可以放手玩耍的阶段,不敢说自己可以百分之百做到完美,我只是通过观察周遭的事物,结合自己的感受来跟大家聊聊。


幼儿期的孩子变化会很大,比如忽然可以站起来了,家庭成员间会说,快看,宝宝站起来了,他刚刚在怎么怎么了,什么姿势吃了个什么东西。


这种行为,是为了吸引对方的注意,分享宝宝获得新技能的喜悦,我们抬头看孩子,也会因此露出微笑,而宝宝抬头看到我们的笑也会微笑,这样的一来一回,目光间的流转,嘴角笑意的留存,就在我们和孩子之间留下太多的回忆,亲密感就这样日积月累建立起来。


我家孩儿们最近特别喜欢跟你展示,或者说炫耀,手里拿着好吃的食物,举起来给你看,嘴里哼一声,让你看一下,回应他一句,甚至要夸张地装作吃一口的样子,他们才会罢休,继续吃他们的东西。


这是孩子爱你的表现,一点都不小气,有时候是真的要给你吃,愿意分享给你,有时候只是给你看看,单纯展示而已。


另外就是看书的时候,看到卡片书上的图片,指着就喊你,要你告诉他这是什么,你得告诉他这是猫,那是狗,熊猫最爱吃竹子,消防车、救护车,警察叔叔开警车。


这也是一种回应,如果你陷入手机的黑洞,忘记理他们,他们会一直喊,直到你答应为止。


对于这么小的孩子,我们还能够耐心对待,再大些呢?等他们进入说话的时候,每天问你十万个为什么的时候,你是否还有耐心,会用语言上的敷衍或者暴力来搪塞吗?


孩子的安全感越强,他们就越会放心地去探索世界。


现在孩儿们只会炫耀他们的美食,我希望以后我可以看着他们玩耍,我坐在旁边,看妹妹荡秋千到最高点,目光投向我,我回以微笑,或者是夸张的挑眉,无论是什么,她能理解,这是我们的暗号。看儿子投篮,当他投篮进筐,转身看我,我会举起拇指,说儿子好帅。


他们心里明白,爸爸在,目光在我身上,我怎么玩,只要转身,他就在那里。


我忽然想起小时候,大概四五岁左右,不知道为什么,下午我没有午睡,吵着闹着要去少年文化宫,因为我想去玩海洋球。


外公说他好困,想睡午觉,但执拗不过我,还是带我去了。我带着最近新得的一块旧表,心满意足跳下海洋球的池子,不知道玩了多久才回家。我不记得有没有转身去看外公,也不知道他的表情如何,只是如今想起来,我能感受到当时他的困意。


我没睡够,还得按时起床陪儿子玩,儿子会很开心,他只知道爸爸陪着会很安心,或许再过三十年,等他养了孩子,他会想起童年某个午后,在场边默默陪着他的我,随时抬起头,都能看到我充满笑意的脸。


是的,如何高质量陪伴孩子,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放下手机,把你的注意力给孩子。


如果实在觉得无聊,拿起一本书,当他喊你时,你可以随时抽离,而且无论孩子多大,他可以看到书的背面,有文字,有图案,而不是手机。


留一道思考题,你在陪伴孩子的时候有什么好方法,或者有什么黑科技给自己省力?欢迎留言给我,我们下次见。#带娃日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孩子   孩儿   外公   黑洞   笑意   注意力   夸张   场景   抬头   目光   耐心   儿子   家长   宝宝   手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