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八:【情绪】过火的玩和过火的逼,情绪对抗无风不起浪

大家好,我是Ada。美国正面管教协会家长、学校双讲师,台湾SI儿童发展师,国际认证催眠师,教育部认证家庭教育指导师,婚姻家庭咨询师,专注力训练师等。这里是16期家庭成长经典系列课程,《孩子是你最大的财富》。对父母而言,看见财富,并把它最大化,是毕生所愿。

初八:【情绪】过火的玩和过火的逼,情绪对抗无风不起浪

假期快结束的时候,就到了必须收心的时机。可是孩子们,似乎已经玩的比较疯了,生物钟乱了,习惯乱了,作业乱了,一切都不再是平静的,甚至他们的情绪也是乱糟糟的,很容易急起来。不光如此,父母们有没有察觉到,自己在假期将过的时候,也是情绪有些急躁,很容易被一些细小的事情点燃怒火,似乎一天里要发好几次脾气,亲子对抗、家庭战争有所增加。

孩子们在玩这件事情上,是没有节制的。于孩子而言,所谓玩,就是排除一切有约束的行动,随心所遇就可以。放假的时候,因为父母们也散了心神,也打心眼里想要让孩子好好放松一下,于是,“过火的玩”便发生了。你会经常听到孩子的央求:“再玩一会。”“我还没玩够。”“我不想走。”可有的时候,你已经能看得到他疲惫不堪的样子,身体都软下来,毫无力气,可无论说什么,他还是要玩,哪怕你说一句与离开有关的擦边球,他都会急的不得了,大发雷霆。

这其实就是玩“过火”了。父母们时常在心情不错的时候,想着放任一下孩子吧,想玩到几点就几点吧,却总是以亲子对抗的不愉快而收场。父母们是好心,都已经累了,明天再玩嘛,这么疲惫也玩不好,且是看起来也不怎么玩了。可是于孩子而言,却像是着了魔一般,只要能在这里,怎样都好,只要不能顺意,怎样都不行。

初八:【情绪】过火的玩和过火的逼,情绪对抗无风不起浪

一个人,在他疲惫之时,总是执拗的。他其实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只知道好烦,你说什么都烦,我自己也烦。所以无论你是选择去或留,于他而言都是增加沟通的压力,都是烦,于是脾气就暴躁起来。如果此时,父母也刚好处在疲惫不堪,感觉很烦的状况里,战争便一触即发。毕竟,陪孩子一整天,哪怕只是坐在旁边看,也是很辛苦和消耗精力的。

回过来,因为孩子玩的太过火,失了方寸与规矩,父母们突然间就有了危机感。学习怎么办?规律性怎么办?性格也变得焦躁了,言辞也没礼貌了。能怎么办呢?强行制止,五花大绑,押赴刑场。于是,孩子在精神仍然亢奋的时光里,突然间就必须平静下来。安坐在自己的小书桌上,面前摆放着一摞书,声声呼唤着他,将脑袋里面还是心电图的神经回路,瞬间抻直成死亡讯号。天哪,从沸水里一下被投入冰水,真的是刺激死宝宝了。孩子们这时候,不知作何感想。

就算是即刻宣告死亡,也要痛快的垂死挣扎一番。在孩子们负隅顽抗中,父母们开始实施强压政策,“你要是不写作业就不用上学了。”“你要是再闹停小心我揍你。”“你要是坐不住我就给你捆在凳子上。”这种过火的逼,听起来有种嗤之以鼻的味道。不过有时间你可以仔细观察一下自己,类似的语言沟通,真的没有吗?还是,因为自己不想有,所以认为没有。

没有一个父母是“坏”父母。即便说出来的话不太好听,那也是为了孩子好,是发自善心的。只不过,越是不愿意承认自己的“狠话”,越容易说出来,因为察觉太少。不如就好好梳理一下自己,把那些狠话都收集起来,你会发现,它们出现的次数反而会越来越少。

过火的玩和过火的逼,其实都是情绪的导火索。情绪是一个聪明的寄生虫,它寄生在人的身心上。当你疲惫时,当你心理不舒服时,坏情绪便站出来捍卫自己的主人,向外界正式宣告,我不爽了,我主人的身体和心理都不舒服了。当你愉悦放松的时候,好情绪便站出来,和你共享快乐。

初八:【情绪】过火的玩和过火的逼,情绪对抗无风不起浪

Ada老师原创设计的《情绪力游戏卡》《情绪年轮》备受瞩目

从这一点看,情绪真的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是善良的,无论好情绪坏情绪,都是用它们独有的方式在提醒主人,你需要开怀了,或者你需要放松了。可是常常,我们比较喜欢好情绪,排斥坏情绪。比如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大声告诉他:“你再臭脾气,再喊一个试试,看我怎么收拾你!”这本身就是一种不接纳坏情绪的表现。

于孩子而言,一切的认知都是从观察和理解周围环境开始的。当父母经常因为自己发脾气而愤怒,并要求自己屏蔽某种或某些情绪时,孩子慢慢的会在意识层面以为,坏情绪就是不应该有的,不被接纳的,不要把他们释放出来。这样的孩子,要么压抑自己,把自己憋出病来;要么偷偷摸摸,不敢呈现于人前,看起来总是有很多小秘密,不愿与人沟通;要么,有的孩子,情绪更加急躁,因为越压抑,越反抗,结果当他多次努力仍无迹于事,认为自己无力控制情绪的时候,便干脆将自己交给情绪,由情绪来操纵自己。

这些结果都很可怕。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人。当他不高兴时,翻个白眼就走开,你都不知道哪里惹到他了。别人不小心触动他了,他就大发雷霆,好像全世界都欠他的,谁来谁遭殃;他什么都不肯说,与人也不亲近,却喜欢一个人抽烟喝酒,不经意间还发现他有些许怪癖,让人难以置信。

初八:【情绪】过火的玩和过火的逼,情绪对抗无风不起浪

《长春日报》报道Ada老师情绪管理的课程

很多行为的发生,都是在帮助自己的身心处理好情绪。如果生活日常中,一个人正确处理情绪的方式被堵住了,或者他根本就不知道这些条通路,那么它的情绪,就会如武侠小说中紊乱的真气一般,在身体里乱窜,试图找到出口。被它一不小心突围出来的路径,其实是一道裂口,其它乱窜的真气也会寻径而来,从这里跑出去。情绪的释放也是如此。当他的情绪在乱窜中找到发泄方法,他就总用这种方法。比如伤害自己,比如喝酒吸烟,比如指责他人……

昨天看到一个分享,说的是他的同事,每次聚会KTV唱歌,只要别人唱的歌他会一点,就跑上去唱,完全不顾及他人的感受,而且唱的不好听,让大家很反感。先不去讨论他的作法如何,在众人反感的情境下还能见歌就唱的人,其实也在通过歌唱,来发散自己某些积压的情绪。只不过,每个人情绪处理方式多种多样,有的你还算比较了解,在略有情绪的时候会把它请出来帮忙;可有一些,你自己都不太熟悉,尤其是脾气到爆的时候,它们常常是不请自来,有时候你还会在发完脾气后后悔不已。所以,有些处理情绪的方式,连你自己都不知道。你可以了解自己,但并不能百分之百完全的了解,包括情绪。

说起情绪的处理方式,说难也不难,主要是你能不能把握好它的来源和去处。尘归尘土归土,怎么来怎么去弄清楚了,就很容易解决好情绪问题。极度的疲惫,是最容易引发坏情绪的,却也是最不容易被察觉的。你看孩子玩的很开心,我们都会下意识的认为怎么可能有负面的情绪,可是身体上过长时间的跑跳、高度兴奋的神经,就是让他处于焦躁烦乱的情绪当中。只不过这些坏情绪,比较腼腆,不愿主动示人,又因为表面上的兴奋和开怀,被进一步掩藏起来了。

这就是来处。所以日常生活中,不建议让孩子疯到疲累,小孩子的“闹觉”,就是最常见的玩的过火了。当然,还有的情绪来处,非孩子自身,而是来源于他人。尤其是父母的一些言语、说教、指责、比较等,很容易激起孩子不良情绪,而父母因为说的太自然顺畅,又有失觉察,所以并未感觉有什么不妥,反倒是觉得孩子无理取闹、反复无常。这种情形,在谈恋爱的男女生之间时有发生,男孩子一句我要去打游戏,明天陪你逛街,女孩子立马翻脸,男孩子一脸蒙圈,不知自己错在哪里。

初八:【情绪】过火的玩和过火的逼,情绪对抗无风不起浪

Ada老师荣获“全国教育行业领军人物”称号

再说去处。甩脸子,这是一种去处;打架斗殴,这也是;说什么也不理人,把自己关在小屋子里面很神秘的样子,这也是一种;还有怨天怨地,找茬,出去疯跑不着家……这些都是孩子们情绪的各种去处,是他们在坏情绪压抑难耐的过程中,自行突围并发现还算行之有效的方法。这些方法虽然不太好,但确实让他们感觉好受多了,心理上的减压获得了满足。

想要让孩子有一个正确的情绪出口,首先要把这些不太适合他们的通道堵住。可正如大禹治水,单纯的堵住,只会暂时性解决问题,但长期下来,却是在积累问题,让事情变得更可怕。所以重点还是要在疏导。堵住这条路的同时,要帮助孩子疏导出一条更适合于他们的、正面的情绪处理的通路。比如可以写在日记本上,用正面的语言表达出来并争取被接纳,去打打球、跑跑步、让自己全身放松一下……

打游戏也不失为一项减压的通路,只是需要有节制,避免上瘾。不过有些父母一丁点游戏都不允许孩子触碰,这似乎就有点上纲上线,毕竟我们成年人,在压力状况下,也会试着选择一些小游戏来帮助自己减缓,或者暂时逃避一下棘手的问题。

情绪对抗是家庭矛盾产生的最重要的形式之一。而情绪对抗常常是从隐隐的不满进展到恶战,直到双方都筋疲力尽了,才暂时停止。停下来以后,有的不甘心,等着找机会再来一场,有的过去了却伤了感情。之所以不能够在隐隐的时候就处理妥当,减少战争,大多还是因为从不该来的地方来,到不该去的地方去。来和去都是扭巴的,所以参与情绪对抗的几个人,也都始终扭巴着,被情绪操纵着。总之,

初八:【情绪】过火的玩和过火的逼,情绪对抗无风不起浪

假期放任易疲劳

玩的过火惹脾气

逼的过火矛盾起

查查来处与去向

消除情绪导火索

端正情绪发泄口

父母孩子齐努力

减少对抗家事兴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我们今天的话题就先说到这里。关于情绪的管理、处理,有步骤、有流程、有方法、有工具,在我的“情绪管理”的课程中,系统的为大家讲解了这部分的内容,欢迎收听。我是正面管教讲师Ada。明天话题《【同理】计较太多理解太少,家人之间相处有道》。记得分享给更多人,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初八:【情绪】过火的玩和过火的逼,情绪对抗无风不起浪

下期课程《同理》,欢迎关注“Ada正面管教”头条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过火   情绪   无风不起浪   都会   作业   大发雷霆   导火索   去处   疲惫   脾气   父母   身体   课程   方式   孩子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