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拗妈妈,3个月把“挑食娃”调教成“通吃”!她是怎么做到的?


执拗妈妈,3个月把“挑食娃”调教成“通吃”!她是怎么做到的?

口述:小磊妈

撰写:Ada


2019年夏天,我家小磊过了5岁的生日。可是这些年因为我和爸爸工作都比较忙,爷爷奶奶把孩子带大,造成了孩子身上有很多不良习惯,问题比较多,一度造成我极度的焦虑。

但好在,我的心态是好的,我知道孩子的教育得一关一关过,不能急。于是我开始了计划,把孩子的各种问题列在纸上,最后和爸爸统一思想,选出了一个最棘手,最急需解决的——吃饭问题。

一、第一个调教目标定了——吃饭问题

小磊个子不高,在幼儿园班上一直都是最矮的那个,牙齿大部分都有龋齿,一张嘴露出来的都是小黑牙。孩子瘦瘦的,虽然平时零食不多,但吃饭吃的并不怎么好,尤其是脾气还急,如果今天饭桌上没有他喜欢吃的,那就把一碗大米饭扒完,然后下桌玩去了。

这一点真的让我们特别头痛。人是铁饭是钢,谁不知道这么小的孩子,吃各种营养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本来就已经错过了5年,这时候如果再不纠正,怕孩子最基础的身体素质,就落后别人一大截。以后更别说什么学习、成才了。

于是我和爸爸捋起袖子开始学习,把再忙的工作也放下了不少。我们看各种育儿书,上Ada老师那里学习正面管教。我们家是比较传统的家庭,并不想给孩子吃什么药啊、保健品啊,我们爸爸一致认为,蔬菜水果和日常饮食里的种种,是对身体最有利的。于是我们就大量学习怎么做孩子能够听,能够克服心里的抵触感,用自己的内驱力,主动去吃,去变得更好。


执拗妈妈,3个月把“挑食娃”调教成“通吃”!她是怎么做到的?


二、从孩子情绪入手,原来陪伴是最高效的育儿宝典

因为关注了“吃”的问题,我和爸爸就每天变着花样的做,改着说辞的劝。可是事得其返,原来孩子至少还上桌吃饭,后来只要吃饭前睹了气,连大米饭都干脆不吃了。

有一次,我把一根胡萝卜放进他碗里,我说:“就一根,乖儿子就吃一根,妈妈保证不再给你了。”

孩子用勺子给挑出来,掉在桌上:“不吃”。

爸爸一下子就怒了:“你不吃也不能浪费粮食啊。不会用筷子夹啊,扔桌上怎么吃!"

怕他们起冲突,我给爸爸使了个眼色。爸爸气的扭过头。我又去跟孩子讲:”你最近不是嘴巴里痛,生溃疡了吗?胡萝卜是维生素含量很高的,吃了容易好,就不痛了。“

孩子还是撅着嘴,不吃东西。怎么劝都没用。我放弃了,不让他吃胡萝卜了,给他一个鸡蛋。入学他虽然不吃蛋黄,但蛋清还是不排斥的,可是这一次,他竟然带着气,连蛋清也不怎么吃了。

就是这样。这个孩子本来各种类型的食物吃的都不多,再一心情不好,更是不吃不喝了。我当时都快气结了,差点就暴发揍一顿了。

后来也反思了一下,也想了很多学来的知道。想到了孩子情绪不好时,理智脑不起作用,自然就不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决定,而是怎么”使坏“怎么来。也就是说,我还是要从孩子情绪入手,让孩子感觉到更加的乐观、积极,很多沟通也就容易了很多。

我尝试了各种让孩子开心的方法,除了他喜欢的娱乐项目外,还努力去改变自己说话的方式,多用正面语言。但各种各样的方法里,我觉得最管用的,就是陪伴。

有一段时间,我直接把手头的工作推给了别人,请了一个月的长假,在家每天陪着孩子。白天他去幼儿园,我就上网找各种亲子互动的游戏,买好各类有营养的食物,提前做好饭。等他回来吃好饭,就一路陪他直到睡着。

当我全身心投入到去感受孩子的快乐中时,我发现我自己也是放松的,快乐的。半个月左右,我发现孩子有了很大的变化。

他和我说话不那么冲了,有很多事情,如果我轻柔的说,他不去反驳,而愿意听和做了。这些变化让我惊喜。我就赶紧借着这个好势头,在吃的东西上,提醒他。虽然孩子有些还是不怎么吃,但只要我一加鼓励,他多少能吃一点点,或者尝一下,或者嚼几口。吃完还信誓旦旦的和我自夸:”妈妈你看我是不是很勇敢!“

我惊喜的很,也从此总结出:陪伴真的是最有效的亲子教育策略。陪伴让孩子不再硬绑绑的防御,而是能柔软的敞开心扉,接纳周围的一切。


二、挑食还和说话能力有关,首次尝试给儿子进行语言训练

这下孩子多多少少能在餐桌上安定的与我们吃饭了,我决定进行第二步。他平时说话有一点平卷舌不分,吞字含混,总好像含着唾液在说话。这让我很发愁。毕竟已经5岁了,马上上小学了,这样的说话能力,不仅可能被同学笑话,还会影响他以后语文的学习,哪个父母不为孩子学习操心呢?

打听了很多人,也研究了再三,最后才了解到,原来语言发展不好的孩子,和挑食的孩子,都有可能是口腔肌肉的力量不足引起的。换句话说,就是自己的面部及口腔周围、舌头等的肌肉组织还不够发达,支撑不了标准的口型、动作,自然发出的声音就有变化。

而听了老师讲的一些知道,我再仔细观察,也确实发现,孩子特别不爱吃一些偏硬、或者有筋的食物,比如说肉类、芹菜之类。我发现他不吃芹菜,并不是因为味道怪,而是因为他觉得嚼的时候嘴巴里很难受,有种奇怪的感觉(孩子自己的表达)。

于是我的第二步计划上演了。我找来很多儿童语言训练的书,每天没完没了的和孩子”a”“o“”e“的摆口型,练发音。还咬筷子、吹吸管、深呼吸,让孩子的口腔部位不断受到训练。

在这个过程中,真的变化挺大的,孩子慢慢的可以嚼一些他以前不喜欢的食物了。语言的清晰度也高了很多。这期间刚好爸爸出差了一个礼拜,回来的时候孩子站在门口说”爸爸回来了“。爸爸马上的反应是”这孩子怎么这么说话?感觉有什么不一样呢?"我问:“有什么不一样?”爸爸说:“儿子会说话了。”

虽然爸爸说的有点可笑,但我们都知道他是什么意思,孩子的表达更清楚了,爸爸也感觉到孩子能明明白白的表达意思了。

这一次,我感慨:别人都说孩子挑食都是惯的,其实未必全是。如果是孩子自身身体机能、生理状况受限,我们无论怎么威逼利诱、哄骗刺激,都不会好用。关键点是找到问题的根源,对症下药,才能收获奇效。


执拗妈妈,3个月把“挑食娃”调教成“通吃”!她是怎么做到的?


三、丰富味觉,让孩子适应更多样的食物种类

第二关过了,我又继续观察孩子,记录他哪些食物可以吃了,哪些是坚决不吃的。然后我发现,这个孩子对于最普通的咸和甜,是不排斥的,但其它口味,像酸的、略苦的、清香的,不管好的味道不好的味道,他都不喜欢。这是他味觉“域“太窄的原因。

小磊小时候跟爷爷奶奶长大,奶奶不太会做饭,爷爷本身性子就大大咧咧,做起饭来也简单,只要放盐就好,菜色就更简单,市面上最常见的白菜土豆,每天反反复复的做。中午吃过了,晚上还做一样的。

因为这样,孩子小时候接触过的各种味道真的是少之又少,这也造成稍大一点了,他就不太愿意接受新鲜的味道。

找到这个原因以后,我就赶紧每天给孩子换样吃。可是事与愿违,我发现孩子反而又不愿意吃饭了,而且抵触情绪增强了。

我很苦恼,向爸爸求救。爸爸的一句话提醒我了。他说:”我不知道儿子为什么会这样,我也没有办法,不过说起吃饭,我自己确实感觉眼花缭乱的,每一顿不一样倒挺好,可是每一顿都是没见过的,我总觉得奇奇怪怪的,这家里的餐桌每天都是没见过的菜,我都有些不适应了。“

这让我意识到,一个从来未出过城的少年,你把他带到城市,他还没有熟悉城市的生活,你又把他带到首都,带到国外,带到月球,那这个少年可能也是非常的迷顿,可能宁愿回到他的小山村。

孩子其实是被太多的新鲜“吓”住了。

想到就去做。于是我赶紧重新制定了家里的食谱,每个礼拜只更新两种口味,而菜色尽量和以往一致,稍加调整味道。尤其是菜的品种,我不买那些希奇古怪的品种,都是孩子日常见过的,先让他的味觉慢慢接受新的口味。

大约过了一个月,孩子真的能接受大多数口味了,甚至是略微有点辣的,他也愿意主动尝试了。随后,我开始增加菜色,翻新花样,每每买来他未见过的菜样时,我都会把他拉过来,给他讲解一番,让他也熟悉一下,即将下锅入胃的新菜。

很多妈妈也非常操心孩子的挑食问题,脾气上来了,捏着孩子的嘴巴也硬要塞下去,结果孩子从此更害怕吃新的东西了。其实循序渐进很重要。虽然很多人都懂这个词,但做起来真的容易,要慢慢熬着自己的耐性,相信终究会有好的结果,这真的需要妈妈们自我成长,让自己变得平和与安定。


执拗妈妈,3个月把“挑食娃”调教成“通吃”!她是怎么做到的?


四、鼓励是万能的,举一反三的鼓励,让父母更轻松

以上三点都做完了,我发现孩子变化真的很大。每天很愉快的就餐,不用多说多多少少绿叶菜之类的都会吃一些。但是也仍然会有偶尔不吃某一样的现象,这点可以理解,大人还有不吃的东西,更何况孩子,哪能要求那么多?

可是做一个妈妈的心,劝自己是总能有理有据,一想到小时候对孩子的愧疚,反而又把持不住自己,什么好东西都想给孩子,什么营养都想吃进孩子肚子里,差一点,都生怪亏了孩子。

我想很多妈妈也有类似的心情吧。所以我也有那么几天,几乎是歇斯底里的,强迫孩子吃,又吼又闹的,然后我们的关系再度进入僵局。

有一次,我就激将孩子,我说:”你还说你勇敢呢,这么点菜都不敢吃,你哪里勇敢,你就是个胆小鬼!“儿子急了,大哭大喊着说:”我不是胆小鬼,我就是不喜欢吃!“

爸爸来圆场时,让我们无意间发现了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原本是我和孩子质气不管他了,爸爸上来打圆场,说:“儿子,其实这菜爸爸也不喜欢吃,不过呢,不喜欢和不敢是两回事,你看,我吃一口,证明我勇敢,不害怕吃没吃过的新口味。”

儿子想了想,就也吃了一口,使劲的嚼完咽下去,然后说:“我也很勇敢。”

爸爸又赶紧鼓励:“对,我儿子勇敢着呢,遇到困难一点也不退缩,是个小男子汉,敢于面对困难。”

之后每一次吃饭,当孩子有些为难的表情时,我们就鼓励他“有勇气”。这个勇气,原本只是在吃饭时无心插柳,却没想到,后来在别的方面也遍地开花了。

有一次,幼儿园老师布置作业让回来家数50以内的数,儿子数到29就总也数不对了,一会10,一会40,我和爸爸都急了,教好多遍,最后孩子也急了。大家都情绪不好,就各自找个角落冷静去了。等心态都缓和点了,爸爸把儿子抱在腿上。

”儿子,这个数数的作业确实挺难。“

"我不怕困难,我很勇敢!"儿子马上反驳。

这一句话让我俩大眼瞪小眼,然后突然反应过来,我和爸爸齐声说:”对,小磊很勇敢,小磊不怕困难。“

小磊从爸爸身上下来,很严肃的对我们说:”爸爸,妈妈,你们再教吧,我不怕数数难,我一定能学会。“

这一次,让我见证到:我们常常在训练孩子的过程中,以为只是为了某一个行为的改变而去绞尽胆汁,随后我们又会觉得孩子的行为问题太多了,这样何时能到头?

可事实是,当一个行为在改变的时候,我们留意去激发孩子自身的某种能力、品质,那么这一能力、品质将会延展开来,在其它的行为发生时,迅速纠正,本质上是不用我们再另想新方法的。这,其实是一种教育的举一返三。而其关键点,在于我们有没有鼓励到孩子的品质、能力和价值。


如今,儿子的”挑食“问题已经彻底解决了。我也安心的去处理孩子长大过程中的其它问题了。但短短的三个月,帮儿子从各种”挑“,改变成”通吃“,自己真的还蛮有成就感的。写在这里,分享给更多的母亲,希望你们也能从中找到自己应对孩子挑食的解决策略。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


执拗妈妈,3个月把“挑食娃”调教成“通吃”!她是怎么做到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挑食   妈妈   菜色   执拗   通吃   口味   勇敢   情绪   味道   爸爸   儿子   食物   说话   能力   东西   语言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