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步建立孩子时间观念,错过关键期没人等你!


2步建立孩子时间观念,错过关键期没人等你!

2-6岁孩子时间管理教育的痛点就是“时序不清”“活在当下”“理解不足”,因而,这个阶段父母最重点要做的,就是“建立时间概念,培养时间观念”。

时间概念,是指时计量方法、时间的涵盖、相关词汇等。时间观念,指的是一个人观察和感知到的自然时间或物理时间,与时间知觉具有更紧密的联系。

父母学会这两步,建立孩子的时间概念一点也不难。

1、时间概念

(1)教给孩子与时间相关的知识

幼儿阶段,孩子们的时间知觉发展大致是这样的:

3-4岁,孩子可以初步理解早晚、白天黑夜,并且能够应用相应的词汇来表达。

4-5岁,孩子可以初步理解今天、明天、昨天等概念,大概理解他们之间的先后关系,并使用这些词汇。

5-6岁,孩子可以通过认知训练,对钟表进行初步认识,并理解它的用途,可以区分时针、分针,能看懂整点、半点。由于这个时期大多数孩子的数学概念已经完成了数量和数序,孩子们对一周7天、日历中的日期也基本明晰,可以准确的说出今天、明天、昨天是星期几。

基于些,父母们就要根据孩子的这些发展特点,对孩子进行相应概念的教育。

除了词汇本身以外,千万不要忽视对孩子“数学思维”的早期培养。数、量、分类、排序等,本身就是时间概念的基础,如果孩子的数量关系尚不能匹配——比如你在孩子面前摆三支笔,问他有几支,他能数出来1、2、3,却说不出是3支,这说明孩子的“数”与“量”的关系尚未对应——那么孩子就很难去进行时间概念的认知。

还有,和孩子进行时间概念的认知,父母要留意不要全依靠书本,最好在日常生活中去完成。我们经常给孩子讲天上的星星,晚间带他观察星星的时候,就可以带他认知夜晚、黑夜、睡觉时间等。现实的事物永远是儿童教育的最佳工具。

2步建立孩子时间观念,错过关键期没人等你!


(2)认知上循序渐进

在给孩子进行时间概念的教育时,千万不要操之过急,父母要有耐心,循序渐进。

也许你前天、昨天、今天,都教过孩子一遍今天过去是明天,但当你问到孩子的时候,他可能还是没有弄清楚,明天是哪一天。这时候千万不要着急,随着时间的发展,孩子慢慢会懂得。

父母一旦急躁,不仅打击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还可能对儿童心理成长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孩子容易慢慢发展出“我很笨,我总达不到妈妈要求”等观念,甚至养成追求完美、好高骛远、自卑等性格特征。

还有,少用逻辑性语言去教孩子。比如:今天过去了是明天,明天过去了是后天,那么从今天数,后天是第几天?从儿童思维发展的进阶来看,至少5岁以前的孩子,是很难理解这种连续性的关系的,反而会让孩子更加迷惑,不知所措。

父母要做的其实很简单。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多输入,多和孩子沟通与时间有关的概念,就可以了。

当然有父母可能会焦虑,到底什么样的可以教,什么样的不可以问。其实你只要学会,尝试了一次,发现孩子特别的不感兴趣,或者明显的懵懂,那么就不要紧追不舍的问第二遍、讲第三遍,先进行其它时间概念的引导,过段时间再去测试一下他之前懵懂的概念,再准定下一个阶段,是否要教。


2、时间观念

(1)和孩子一起玩时间游戏。

2-6岁的孩子,丢他一个人去进行学习,是万万不能的。一是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方法,容易受挫而气馁,或者找错方法走向错误的路径;二是孩子容易失去兴趣,不再愿意钻研,逐渐发展成没有个人兴趣爱好,游手好闲。

和孩子一起,通过游戏的方法进行时间观念的培养,效果更好。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跳格子,把钟表秒针的声音放大,跟着秒针的时间跳跃。

可以和孩子竞猜,爸爸去几分钟后会到家,你猜2分钟,他猜3分钟,最后看看谁和标准时间最接近。

可以和孩子进行比赛,看谁晚上8点时,最先去洗手间洗涮。

可以和孩子接龙,看谁晚上到家到做事情的顺序,接的准也接的多。

一般情况下,5岁以下的孩子,认识表还有一定难度,父母可以选择一些孩子可感知的事物来培养孩子的时间知觉。比如“天黑下来,看到天上第一颗星星时,我们就到家了”。“这首歌唱完了,我们的时间就到了”。“你的饭吃完,做手工的铃声就差不多响起了”。

5岁以上的孩子,父母可以根据他数学思维的发展情况,来适当引入钟表的辨识和学习了。当然,从小时,到分钟,再后秒钟,要循序渐进,一步一步夯实。


2步建立孩子时间观念,错过关键期没人等你!


(2)让孩子和时间成为伙伴。

无论是学习、书本、情绪还是时间,最终都是我们和它们做了朋友,才更容易掌握它们。其实做朋友,本质上就是心理学上常说的“接纳”。

当孩子每天被父母反复催促,孩子会觉得:“哎,时间真讨厌,如果没有它,我妈妈就不用那么唠叨了。”这时候,我们让孩子和时间成为对立。

父母要让孩子感觉时间是有趣的、好玩的、友善的。

比如,可以在孩子完成一件事时,一起“感谢”时间:谢谢时间,提醒我们按时完成今天的作业,这样我们就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了。

再如,把番茄钟、沙漏等时间工具,放在孩子床头,经常和他说:“嘿,问问你的好朋友,还有多长时间,我们就到看动画片的时候了?”

记得,这个年龄的孩子具有“泛灵”色彩,也就是说,身边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他们会过家家,会和自己的书、床说话,所以和时间相关的工具、数字成为好伙伴,也非常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更容易让孩子接纳时间,热爱时间,培养好时间观念。

2步建立孩子时间观念,错过关键期没人等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观念   孩子   时间   关键期   秒针   循序渐进   知觉   钟表   认知   词汇   事物   父母   概念   明天   关系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