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失去创新意义?只抓层面教育,就会失去创新的意义

创新教育的重点不仅是在操作层面上搞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或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考虑适宜创新人才成长的“土壤”、良好的环境。考虑适宜创新人才成长的“土壤”、良好的环境比操作层面上的东西更重要。目前,绝大多数科技老师在创新教育中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操作层面上,而忽略了考虑适宜创新人才成长的“土壤”、良好的环境建设问题。

创新教育失去创新意义?只抓层面教育,就会失去创新的意义

如果说我们在创新教育中主张科技老师要多组织学生开展科学观察、科学实验、科学调查活动,多写科学观察、科学实验、科学调查论文,用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去思考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停留在操作层面上的东西。那么我们在创新教育中建议学校首先开展“创新潜质竞赛”,训练学生思维反应速度,即:学习效率,从小培养学生雷厉风行,不拖拉磨蹭的好习惯。让学生在任何挑战面前,都能保持从容不迫的心态,然后把事情完成的既圆满又漂亮;把思维反应速度慢慢地调整到发明创新的状态中来。其次通过说幽默笑话,创新名言、格言、警句,把思维慢慢调整到发明创新的状态中来。则更多考虑的是建设适宜创新人才成长的“土壤”、良好的环境问题。

创新教育失去创新意义?只抓层面教育,就会失去创新的意义

抓科学观察、科学实验、科学调查和用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去思考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抓操作层面上的东西;抓“创新潜质竞赛”和说幽默笑话,创新名言、格言、警句是抓创新教育考虑建设适宜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问题。特别是我们重庆的学校,要分出它们的轻重,要分得清楚它们的意义。

创新教育失去创新意义?只抓层面教育,就会失去创新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科学实验   警句   格言   潜质   土壤   名言   适宜   层面   反应速度   思维   意义   状态   东西   操作   环境   科学   人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