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狼2》对自闭症家长说,现在偷的每个懒都是给未来星儿挖的坑

现在最火的电影当时是《战狼2》了,好片子当然不能错过,前两天星妈也为票房贡献了一下。看得我是心潮澎湃,爱国主义空前高涨啊。我们国家就算目前有不少问题,但我们的武器从来都是用来保护我们的。

来个段子:看完《战狼2》散场,大家在坐电梯时因为人多发生点问题。我立刻大喊一声:“妇女儿童上电梯,老爷们跟着我走楼梯!”立马觉得自己顶天立地,满身豪情。

后来又看了一个订阅号里的文章,说的就是吴京,星妈内心沸腾了,挫败感消失,战火重燃,顺便怼了怼星爸的大肚子:没怀孕还这么大!

部分引文如下:

现在最火的电影,无疑是《战狼2》。

一周拿下20亿票房,

预测票房最终将超过40亿。

这将创下中国影史的多项纪录。

我们万万没想到,

创下这个记录的不是导演张艺谋、姜文、冯小刚,

而是一个才学导演没几年的吴京。

我们万万没想到,

创下这个记录的不是武打巨星成龙、李连杰、甄子丹,

而是一直半红不紫的吴京。

所以,对此总想说点什么。

说点什么呢?

就说说“死磕精神”吧。

吴京特喜欢死磕。

他是看成龙、李连杰电影长大的。

所以,从小就想成为功夫巨星。

有了目标,就死磕武术。

14岁那年,练武受伤,下肢瘫痪。

医生说:“你这辈子可能要在床上度过了。”

他不甘,死磕康复,

天天躺床上锻炼,最后竟奇迹般康复。

出院之后,继续死磕武术,

六年内,拿下一系列全国武术冠军。

21岁那年,他开始进军影坛,

出演了平生第一部电影《功夫小子闯情关》。

接下来十年里,又拍了多部电影,

在演艺圈慢慢有了一些知名度。

名气虽不算大,但也不算小,

足以令很多功夫小子羡慕了。

但吴京心里却不甘:“每个动作演员都想开创一个属于自己的动作片时代。”

于是31岁那年他去了香港,

到了香港,一切从头做起。

好不容易得到《杀破狼》客串机会,

他扮演杀手阿杰,只有一句对白。

为拍好那45秒打戏,他死磕。

甄子丹为此打断了四根木棍,

根根都打在吴京的手臂上。

那场打戏,最终成为功夫经典。

随后几年,他又接拍了多部电影,

虽然也获得了香港金像奖最佳男配角等提名,

但他始终无法像成龙、李连杰、甄子丹一样,

开创属于自己的动作片时代。

导演们说:“你缺少自己的特点。”

吴京问自己:“如果没人能帮你打造这样的时代,那能不能自己创造一个,把想表达的东西表达出来?”

他想了很久,决定死磕:

“我回内地,自己当导演。”

回到内地,准备六年后,

他决定拍摄《战狼》。

为了演好特种兵,他进了军营。

......

他是一个刚入行的导演,

投资方不愿多出钱,怕亏。

吴京为拍好电影,把房子抵押了。

很多朋友劝他:

“将就将就得了。”

“你那些钱都是用血换来的,你傻啊。”

但吴京死磕:“我就想做好电影。”

于是,这才有了票房不俗的《战狼》。

有了做导演的经验后,

吴京“野心”膨胀了:我要做一部属于我的电影。

......

然后打断手指、炸伤眼睛、弄折鼻子、开花脑袋,全身缝了100多针……

吴京说:“我就是要让观众看到诚意。”

于是,我们终于看到了劲爆的《战狼2》。

属于吴京的时代,就这样来了。

《战狼2》对自闭症家长说,现在偷的每个懒都是给未来星儿挖的坑

真是”鸡血型“鸡汤文啊。星妈崩溃的心立刻强大起来了。所谓”死磕精神“,星妈理解为:

执着于自己所爱的,

专注于当下所做的,

坚持于奋斗的过程,

抛去妥协与将就,

耐心修炼,精心雕琢,延迟满足,方得大成。

人有种的思维定势,什么事都爱往自己身上联系,星妈常这样,心心念念的星儿啊,这种”死磕精神“让星妈如醍醐灌顶,回顾与反思了星儿自闭症干预的历程,那么就”死磕精神”,说说当自闭儿家长的态度吧。

北医六院专家贾美香大夫讲过一个案例(这个案例在我的另一篇文章《贾美香大夫答疑录:家长那个在孤独症干预中的作用》里写过),当时星宝在北京训练,星妈被星宝折磨得快崩溃了。听了这个案例,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

十几年前,一位山东小患者,妈妈是小学老师,儿子三代单传,全家人都不愿意面对孩子有问题这个事实,妈妈还算明白,打着给老人看病的名义,骗出来到了北京,老人离不开孩子,于是,“4+2+1”模式来到北京。

孩子三岁,瘦的可怜,原因是严重偏食,只吃山东本地的一种烧饼,其他任何食物都不吃,且伴随语言障碍。贾大夫建议在北医六院训练,这么一大家子人,留下谁?贾大夫说,妈妈陪着上课,奶奶或姥姥留下一个搞后勤。爷爷当时就不乐意了,老人离不开孩子。贾大夫够耿直,立马就说,你要是想在这训练就得听我的,要不你们就换地方。

孩子妈妈非常配合大夫,打发走了老人,训练的第一步先解决严重偏食问题。不给烧饼,只给馒头瓤,告诉孩子,只要你吃了馒头,哪怕吃一口,立刻就给你吃烧饼。孩子当然不吃啊,就哭,整整哭了一天,水米未进。第二天贾大夫、孩子妈妈、老师都心里打鼓,但孩子坚持了下去,孩子又哭了一天。第三天,孩子还是哭,嗓子哑了,声音虚弱,贾大夫说要记得补充水分,不能脱水,大家心里都没谱,但仍旧坚持着。

到了下午,贾大夫说我到现在还记得那个时刻,四点十五分,孩子停止哭泣,抓起馒头瓤开始吃,特教老师立刻拿来山东烧饼,孩子三两口吃完了。从此,孩子明白,他吃了其他食物一定会有他最喜欢的山东煎饼吃。不再挑食,半年体重长了十五斤,慢慢语言也开始有了。离开北京时,爷爷还送了一面锦旗。现在孩子已经上初中了。

当时我把文章发到一个群里,立刻有家长说,我可舍不得,把孩子逼疯了怎么办?

那么,他现在这个样子和疯了有什么区别?

万一出什么事呢?

孩子继续这样下去,离出事也就不远了。只要有一线希望,为什么不是试一试呢?

我舍不得看他受罪啊。

哪你们什么都不做,他就不受罪了,以后呢,他长大了还这个样子。

最坏了样子就这样了,还能坏到哪里?破釜沉舟,孤注一掷,置之死地而后生,于无望中寻找希望吧。

机构里一位星爸说过:干预这个过程是从质变到量变,不是你今天训练明天就能看到效果,是个长期过程,半年,一年,甚至终身,说不定突然有一天他就变成了更好的样子。只是,放弃对一切困难的”死磕“,无所为,无担当,想逃避,星儿的未来呢?你不能决定孩子未来的样子,但可以决定他成为你不想他成为的样子。

《战狼2》对自闭症家长说,现在偷的每个懒都是给未来星儿挖的坑

02

再说一位特教老师训练低功能星儿的案例:

小余,男孩,5岁,没有语言和肢体语言,连最基本的自理都无法做到,无法进食,无法自己进食和大小便,经常站着拉屎。听不懂任何语言,双眼始终看着一个方向。

特教老师教一个最简单的任务,拍手,教了三个月,每天两节个训课,这样简单的指令重复了有一万多次,没有教会。后来又换一个老师,又是这样枯燥的两个月过去了,有一天,老师来敲教学主管的门,进来后眼睛直勾勾地看着窗户......

“他学会了。”

“学会了什么?”

“拍手?”

“小余?”

“嗯。”

......

特教老师依旧目不转睛地看着窗户,然后——两行热泪忽然唰地一下落了下来,似乎能听到眼泪打在个训室塑胶地垫上的声音。过了一会儿,老师依然沉默,然后擦掉眼泪出去接着上课了。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通过干预来改善,也不是所有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哪怕机会接近于零,我们也要尽全力去做,哪怕只有一点。唯有坚持、执着、专注,耐心,对着自闭儿“死磕”的这种精神,才有改变的希望。

《战狼2》对自闭症家长说,现在偷的每个懒都是给未来星儿挖的坑

03

我家星儿的大运动能力不好,走路手舞足蹈的,像只鸭子一样,大夫说,先从双脚跳,接球扔球开始练。好吧,星妈星爸也“死磕”上了,大球小球,重量轻重的,买,天天在客厅里扔,接。第一天,星宝眼神不会对视啊,自然也不会盯着球,根本就接不住,没事,再来,球上贴一个她最喜欢的小猪佩奇贴画,与星儿相隔一米,面对面,让星儿双臂摆好姿势,扔到她两个胳膊中间,假设接住了,立刻给强化物。星儿有信心了,接着来,无数次弯腰捡球,无数次扔球,星儿从只会架着胳膊接球到会用手接,从和星妈相隔一米,到两米、三米......眼神会看球,再到会看妈妈的脸。我们不抛弃不放弃,“死磕精神”下,一个月时间,星儿大运动能力大涨。

接下来,练星儿的腿部力量,在北京的那段时间,星儿下午没有课,只要星妈在北京,就带着她遛,星妈背个色彩鲜艳的背包(目的是防止不小心走散了,背包鲜艳的颜色能第一时间让星儿看到,那就是妈妈),一人一双轻便运动鞋,吃完午饭后就出发。

从公园的石子路,到进出地铁站的楼梯,从七里庄到西红门,从天安门广场到三里屯,从国家博物馆到奥体中心,就这么遛啊遛。

只有一个要求:自己走,妈妈不抱。

前期难免有困难,用强化物来激励。有一次逛天坛,全程自己走,妈妈承诺,出门就有强化物,星儿做到了,还有夸张的言语鼓励。

星儿信心大涨,美景美食的诱惑,让她对“遛娃之行”也充满期待。

”死磕“了三个月:

星儿学会了自己刷卡过闸机坐地铁;

学会了自己掏钱买饮料;

学会了公共场所保持安静,地铁上有人让座说“谢谢”,说的时候眼睛要看着人家;

学会了吃洋快餐自己收垃圾;

学会了不用妈妈陪着去公共场所的厕所......

以前反复教星儿背过爸爸妈妈的手机号,告诉她,公共场所找不到爸爸妈妈了,找个叔叔阿姨,说:我找不到爸爸妈妈了,你能帮我给爸爸妈妈大个电话吗?有一次在西红门的宜家,妈妈实验了一下,故意藏起来,几分钟后,星妈的手机接到一个陌生号码:宜家工作人员打来的,告诉我,你们家孩子找不到你了,让我帮她打个电话。

星妈简直想当场飙泪。

04

带星儿爬过城市公园里的山,也爬过海拔四千米的山,星儿从来没有让妈妈抱过,就这么一直走了下来,不断地“死磕”中,星儿的大运动能力进步很快,眼神对视也好多了。

大运动能力提高,精细动作也就跟着上来了。星儿从连一个拼音字母”a"都写不出来,吃饭不利索,到现在能用拼音加汉字写日记,上美术课全程认真作画,对话基本流畅,我们也看到了孩子身上的无限可能。

虽然“死磕”的过程中不是顺风顺水,星儿的抗挫折能力差,失败后情绪易崩溃,星妈也是被折磨得焦头烂额,以及在北京干预的高昂的费用,往返北京的幸苦,照顾星儿占用工作时间造成的压力,和星爸就靠着“死磕精神”坚持了下来。我们不知道未来星儿的干预结果能到什么程度,我们只知道,如果现在就放弃,不再坚持,无所作为,星儿的未来在哪里?

尽我们所能,坚持,不抛弃不放弃。

再引订阅号里的一段作家柒柒说过一句话:

“一个人真的不能轻易地妥协或将就,

一旦你决定妥协,很快就会溃不成军,

你所在乎的东西,会一样样失去。

你以为是妥协一次、将就一回,

其实却是妥协一世、将就一生。”

《战狼2》对自闭症家长说,现在偷的每个懒都是给未来星儿挖的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自闭症   特教   山东   烧饼   公共场所   北京   大夫   票房   导演   功夫   样子   家长   妈妈   老师   精神   未来   孩子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