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儿认知能力训练,在家可以这样做

自闭症干预,仅仅依靠机构是不够的,家庭干预是重中之重,也就是说时时干预,长期战斗。“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里我把这句老生常谈的话用在自闭儿家长身上,成为自闭儿的父母,首先要做好长期干预,终身干预的心理准备,其次自己要强大起来,不断学习,用专业知识来武装自己。只有这样,星儿们才有提高生活的幸福指数的可能,未来生活的选择才会多一点。

自闭症儿的认知能力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来提高和改变。

星妈在这里把机构旁听和看书学到的,操作性强适合在家庭中运用的提升认知能力的方法总结出来,希望能帮到大家。想了解更多自闭症干预知识,搜索作者同名公众号。

自闭儿认知能力训练,在家可以这样做

藏猫猫

自闭症儿童对人或对生命物体的兴趣不大,缺乏和人的目光接触,藏猫猫是一种,非常简单而传统的游戏活动,方式有多种。

1、寻找毛绒玩具

选择孩子喜爱的毛绒玩具,或其他玩具,和他面对面坐在床上或地上,总之,让他们感到舒服和放松的地方,用这些玩具在孩子眼前,或左或右的慢慢移动,或者用这些东西,给孩子抓痒,并且微笑地看着孩子说,“痒痒——痒痒——”。要反复进行,用家长的目光和微笑不断的去寻找孩子的目光,和他对视。

2、寻找妈妈的脸

第一种,爸爸抱着孩子,让孩子的脸朝着爸爸相反的方向,妈妈藏在爸爸的后面,并且来回的移动身体,既让孩子看到妈妈的脸,同时也发出“喵喵”的声音来吸引孩子。同样,也可以换作妈妈抱孩子,爸爸学“喵喵”叫。

第二种, 也可以爸爸抱着孩子和妈妈对着做,妈妈举起一块手绢儿,放在你们中间,使孩子看不到妈妈的脸,然后说:“宝宝在哪里?”再把手绢放低,直到妈妈能看到孩子的面孔,捕捉到孩子的目光,同时,发出“喵喵”的声音。同样也可以爸爸妈妈互换位置。

3、宝宝在这里

准备一块颜色鲜艳在的大一点儿的手绢或毛巾,把毛巾搭孩子的头上,同时,要把眼睛遮住,妈妈或问:“宝宝在哪里?”然后突然把毛巾拉下来,说:“宝宝在这里!”,并用惊喜的眼神注视着他。也可以反过来,把毛巾蒙在妈妈或爸爸的头上,让孩子看不到大人的脸和眼睛,同时呼唤宝宝的名字,突然放下毛巾,发出“喵喵”的声音,同时用惊喜的眼光,来寻找孩子。等孩子和妈妈的目光能有短暂对视的时候,一定要对孩子报以惊喜的眼神 ,并及时鼓励。

4、爸爸妈妈不见了

这个活动,最好爸爸妈妈孩子一起参与,游戏开始的时候。妈妈对孩子说:“爸爸不见了,藏起来了,我们去找他!”这个时候爸爸藏在另外一间房间里,在孩子看不到的地方,妈妈引导孩子,找到爸爸,这时爸爸要装作很惊奇很愉快的样子,说:找到了,找到了!玩了几次后,孩子熟悉了这种游戏方式,就要引导他藏起来,让妈妈爸爸妈妈问:“宝宝在哪里?”最好呼唤他的名字“星宝在哪里?”,泛化能力比较好的孩子会说出“星宝在这里!”孤独症孩子的自我意识建立比较困难,分不清:“你、我、他”。这个时候要继续引导孩子说出:“我在这里!”

爸爸妈妈一定要及时给予表扬或者是强化物奖励,要用惊喜的眼神注视孩子,寻找孩子的眼神进行对视。

如果孩子找不到或者没有寻找的意识,家长要给予动作辅助。

认识自己

1、认识自己和名字

日常生活中随时可以进行这一训练,大声地叫星宝的名字,如果孩子回头看你,就立即奖励他;如果没反应,就主动进入他的视线范围并寻找他的目光,同时叫他的名字,唤起他的注意。

和孩子接近的范围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很困难的时候,甚至可以和他面对面的坐着,用双手扶着孩子的头两侧,用你的手的力量,来辅助孩子的头都不转动,同时你的头和身体也活动,继续叫她的名字,一旦孩子回应你,就要立刻奖励他。刚开始有反应以后,逐渐拉长,你们之间的距离并反复练习,直到叫孩子十次有八次回应,说明他已经掌握得比较好了。

2、孩子进一步认识自己

让孩子对自己的名字能作出回应,比如说,回头或用眼光注视你以后,可以给孩子一面镜子,让孩子看到镜子里面的自己。这时你便指着镜子里面的他说出孩子的名字。还可以把他带到穿衣镜前,让孩子在镜子面前摸一摸“自己”,这样他会看到自己怎么动,镜子里的人就怎么动,从而提高对自己的识别能力。

也可以用家里人和孩子的照片教孩子指出他自己或指出别人。

听简单的指令

拉着孩子的手一起走来走去,中间发出停的指令就立刻停下来。如果孩子不理解就扶住她,让他保持站立不动的姿势,当他站住不动时就立刻给他奖励。在停止大约3到5秒钟后,再发出走的指令,看孩子是否自己开始走,如果他自己还不会走,就要扶着他往前走。走几步再发出停的指令看他是不是懂得停下来,假如停下就立刻夸奖他并给奖励。然后,又发出坐下的指令,如果他能做的好了,就要立刻夸奖他或者给强化物。

要多次重复训练中注意不要每次都按“走”、“停”、“坐”的顺序来发出指令,要变换顺序,以免造成刻板的程序化行为。

模仿

1、“这样做”

可以妈妈和孩子单独玩儿也可以几个人一起玩。爸爸或妈妈先做出一个动作,对孩子说“这样做!”,开始的时候有的孩子可能不会跟着做,甚至看也不看,这个时候妈妈或爸爸就要胡总孩子的手帮孩子做。比如:妈妈摸头,同时对宝贝说“星儿,这样做!”宝贝摸头。妈妈拍手,同时对宝贝说“星儿,这样做!”宝贝拍手。动作要多次重复,直到孩子每次都做对为止。

上面的任务能完成好以后,可以进行下一步:爸爸或妈妈连续做两个动作,比如说,妈妈摸头拍手,同时对宝贝说“星儿,这样做!”只要孩子能做对,就大声的表扬或者给强化物。接着可以做三个连续动作的。

如果孩子这项任务完成的比较好,强化物不必次次都给,可以采取积分制,比如说准备一套贴画,孩子做对一次可以得一张贴画,攒够五张贴画可以换强化物。

2、搭积木游戏

妈妈,拿出一块红色积木,对孩子说:“你放上一块红的。“如果孩子拿的是一块绿的,再重复说一遍。如果孩子还是没有拿对,妈妈就要扶着孩子的手拿出一块红色往上搭,并说:”红的。”只要孩子放上红的,就要表示高兴,鼓励,语气要夸张要欢呼着说。

也可以玩轮流搭积木。妈妈放一块积木,接着用眼睛看着宝贝同时说:“该你了”。如果孩子没有反应,就要动作辅助,拍一拍孩子的手。还是搭上积木以后,妈妈再搭一块,同时同时碰碰孩子的手用眼睛看着孩子说:“该你了”。这个游戏可以几个人一起玩,玩之前先定好规矩,说好顺序,妈妈先来,然后是爸爸,最后是宝贝。只能往高处搭,不能往别处放。

学习帮助

孤独症儿童对社会性意识,社会性情感发育水平较低,缺乏和他人分享的快乐并从中获得快乐的感受。这种行为和社会性情感,要有意识地进行培养和训练,不需要准备特别的东西,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就可以了。

比如对孩子说:“帮妈妈把书拿过来”,当完成后就立刻拥抱他同时对他说谢谢你。然后再让他把爸爸的笔拿给爸爸,当完成后也立刻重复上面的动作。多重复几次,如,帮爷爷帮奶奶等。下一步的要求是发出两个指令让孩子完成,比如说:“宝贝,把苹果核扔到垃圾桶里,再拿一个苹果给妈妈。”如果两个动作完成的比较好的话,可以再进行三个指令的训练。

孩子每次做完后都要说“谢谢!”并夸奖他,让孩子知道大家都非常欢迎他这种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自闭症   贴画   手绢   积木   自闭   指令   认知   毛巾   眼神   目光   爸爸   名字   动作   能力   妈妈   宝宝   宝贝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