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太郎》:被我低估的凯迪克银奖绘本,愿每个孩子人生遇良师

《乌鸦太郎》:被我低估的凯迪克银奖绘本,愿每个孩子人生遇良师

文 | 维尼妈妈沐滢


这篇文应该写在教师节的时候的!由于太忙,只能拖更到现在。

都说了今年要磕凯迪克大奖绘本系列,却因为维维上小学、最近家里有的一些事情忙乱得耽搁了计划。


今天要说的是1956年凯迪克银奖作品《乌鸦太郎》。

这是一本被我低估了的绘本。在购书网站上看到它,第一眼无感,甚至有些讨厌——并不是我喜欢的画风,想必也不会是我女儿喜欢的画风。亲子阅读这么多年,我和孩子大概能够了解彼此喜欢的绘本风格,这一本,一定不在我们的喜好书单之列。

《乌鸦太郎》:被我低估的凯迪克银奖绘本,愿每个孩子人生遇良师

但因为要完成凯迪克系列的阅读推荐任务,我还是买下了它,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把它扔在我书架的角落,这种怪异的画风,很难让我将它和美联系到一起,根本激发不出什么阅读的兴趣。

偶然的一天,吸引我翻开这本书的,要完全得益于绘本腰封上的一段话:

致敬小学老师之作:谢谢您的帮助,让我被大家看见!

愿我们学会欣赏,成为照亮孩子生命的那一道光。

这是我买过的上千本书中,唯一的一本因腰封上的文字而激发了对内容阅读兴趣的书。

我开始猜想它讲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是否有当今教师和家长们所需要的教育理念。

翻开它,一字一句地读完,我大为懊悔:

为什么我不在入手的那一刻就马上读到它?

它激发了我内心深处的共鸣!

让我想到了自己所欲的良师,更希望它被众多家长和老师们所看见!

它能够引发每个重视孩子教育的人深深地思考,更深深地契合如今我们的素质教育理念!

《乌鸦太郎》:被我低估的凯迪克银奖绘本,愿每个孩子人生遇良师


这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故事:

“小不点”在学校的功课不好,也交不到朋友,这样的孩子,就是班级里的“小透明”。“小不点”索性把自己封闭起来,就这样一直到了六年级。

后来学校来了一位新老师——矶边老师,他发现了“小不点”很多特别的本领,经常找他聊天。

在才艺秀上“小不点”给大家表演了乌鸦的叫声。也是这一次展示的机会,让矶边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小不点”的生活环境有多么的苦,大家开始了解这个男孩子,也尊重他了。他也不再是“小不点”,而有了新的名字“乌鸦太郎”。


《乌鸦太郎》:被我低估的凯迪克银奖绘本,愿每个孩子人生遇良师


矶边老师发现了乌鸦太郎的闪光点,喜欢自然、观察能力强、会速写、又很心思细腻。矶边老师“看见”了他,也引领同学们“看见”了他。

看见,即尊重!


《乌鸦太郎》:被我低估的凯迪克银奖绘本,愿每个孩子人生遇良师


哪个孩子不渴望被看见,被尊重呢?

可是总有一些孩子,因为从小的生长环境或性格因素而不愿意、不敢向外界展现自己,而没有哪个孩子不希望被重视,于是有孩子就会出现很奇怪的行为,例如故事中的“小不点”变成斗鸡眼,盯着天花板和窗外看。

孩子用各种各样的奇怪行为,试图引起老师和他人的关注,而如若我们不能看透他们的小心思,那么在我们眼中,这样的孩子就是“异类”。

如若他们被错过了,被忽视了,对于他们自身而言,是多么遗憾的一件事!


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日本作家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

《乌鸦太郎》:被我低估的凯迪克银奖绘本,愿每个孩子人生遇良师


两个故事异曲同工,如果你是一位老师,抑或是一个不那么外向的、在班级里属于“小透明”的孩子的父母,那么这两部作品都会让你深受启迪,去用心发现属于孩子的独特之处,并无限放大它!


再把故事与我们当下的教育理念相比较,那不正是我们我们倡导了二十多年的素质教育吗?

不禁想起了曾经看过的一则新闻,在重庆的一所学校里,期末,每个孩子都能得到一张奖状,有的是纪律进步奖、有的是书写小能手、有的是创造之星,获奖名称五花八门,每个孩子人手一份,好不乐呵。


《乌鸦太郎》:被我低估的凯迪克银奖绘本,愿每个孩子人生遇良师


但是有的家长就质疑了,这些奖有啥含金量,不是“三好学生”、“第一名”的都没意义,就是让孩子图一个乐呵罢了!

但在我看来,每一张奖状,都是老师在认真观察和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和孩子们互评的基础上,给予孩子的认可和肯定,哪怕是班级里那个最不爱说话最不被人关注的孩子,都会因为一张奖状而获得激励,都会觉得自己在某一方面被重视了!

我们素质教育喊了好多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口号,这不就是口号的实际践行吗?


《乌鸦太郎》这本书的作者是日籍美国作家八岛太郎,他以他的童年亲身经历写就了这个故事,这也让我想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


大学时,我因为对自己的专业反感而荒度了一段宝贵的时光,大三时,我遇到教国际经济法的张老师。我同样不爱听课,坐在老师眼皮底下打算来个“灯下黑”。

有天我趴在桌子上打算睡觉的时候,张老师突然用手摸了摸我的发卡,我一惊,坐了起来,以为她要训斥我。结果没想到她轻轻地说:“老师特别羡慕你,这个年纪还能戴好看的发卡,我想戴都会被孩子薅下来玩了。”

我把发卡摘下来:老师,喜欢送你啊!

她笑了:只有你戴才好看,我戴不了的!我发现你对文学类、艺术类挺有眼光的,学这个专业的确影响了你的才华发挥,你有没有想过去学自己喜欢的专业?


从来没人问过我为什么本科会选择这个专业,而所有专业课的老师都只会把目光投向班级里前几名的学生,谁会问过一个“学渣”的感受呢?

但张老师却让我感受到了关注,或许是这种微不足道的关注吧,我会很认真地听她的课,会在面临抉择面前听听她的意见,国际经济法是离我生活很远且枯燥的法律,但因为老师的关注,我认真地记笔记,硬是啃下了那些难懂的术语……

在那年的新年,我给老师发了一条祝福的信息,她回我:我希望成为你的良师,更希望成为你的益友!


《乌鸦太郎》:被我低估的凯迪克银奖绘本,愿每个孩子人生遇良师


良师益友,人生中最难得的贵人,TA的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关注,都会让试图放弃的孩子重拾信心,从而改变一个孩子的未来。

所以,我希望每一个老师、每一个家长伙伴都能够耐着性子读一读这本绘本,虽然它是以绘本的方式呈现,但它的阅读群体并不只限于孩子。

我们要明白给孩子们的关爱和力量,会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愿每个孩子都足够幸运,在人生的路上会遇到自己的良师!


最后来总结一下《乌鸦太郎》的荐读:

推荐指数:4星,没有5星满星的原因是个人真的不喜欢这个画风

适读年龄:5岁以上亲子阅读,更适合成年人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良师   乌鸦   孩子   都会   闪光点   银奖   奖状   小不点   发卡   有的是   班级   重视   老师   人生   喜欢   故事   专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