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师轮岗,“教育公平”能彻底实现吗

北京教师轮岗,“教育公平”能彻底实现吗

我们不妨

跨越时空,以史为鉴

北京教师轮岗,“教育公平”能彻底实现吗

15年前的沈阳教师轮岗


早在2006年,沈阳就在市内5区进行了中小学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教师交流。


据媒体报道,有2000名教师在一个学年内进行了轮岗,估算占了教师总数的十分之一以上。


在试行了几年后,专家盘点:公报私仇、扣下优秀教师、福利未兑现……


其实,沈阳市提出了多项配套措施。


如在评定职称中对交流教师有倾斜政策,将有不低于60%的交流教师晋升上一级职称,比例大大高于其他教师群体。


教师晋升中学高级、小学高级职称,必须具备在异校任教1年以上的经历,


评选特级教师以及市以上模范、优秀教师必须具备在薄弱学校工作3年以上的经历。


当时的预期是良好的,通过政策倾斜,鼓励教师去轮岗,但现实遇到了很多尴尬。


按照这些政策,去了就是好事,那就去呗,去了干的怎么样不管。

有的教师出去了只是耗时间,并没有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


一些优质学校没有将真正的骨干教师交流出去,而是千方百计将重点教师留下,让教学水平一般或富余的学科教师出去交流。


还有一些被选派的轮岗教师业务能力不达标、专业也不对口,对方学校无法接收。


这些现实问题,在15年后的今天如何解决?


北京教师轮岗,“教育公平”能彻底实现吗


按照马煥灵教授在论文中的建议,根本要“完善政策体系、提高政策执行者素质”。


简单说就是“细规划,重落实”。

目前北京的轮岗细则中很多内容没有明确,各区要单独制定政策。


只是提出在晋升评优、绩效工资评定会有倾斜。

而这种倾斜15年前的沈阳教师轮岗已经试验过。


如果没有更公平合理的细则,9月匆匆开启,恐怕历史问题会重现,我们期待更有实操性的轮岗细则,让轮岗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更有效。

北京教师轮岗,“教育公平”能彻底实现吗

日本的教师轮岗


日本被 OECD 评为全球教育公平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已经专注推行教师轮岗制七十年了。


首先是立法保障,全国公立学校,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和各类职业技术学院内的教育者,从教师到校长,都要定期流动。


有多频繁呢?


到上世纪末,日本中小学教师每年的流动率已接近 20%,同一行政区域内流动的教师占 55% 左右,在偏远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双向流动的教师占 18% 左右。


根据日本文部省的统计,公立中小学校每位教师平均 6 年会流动一次,校长 3-5 年会流动一次。


你想象一下,一个学校的教师55%都是流动来的,什么感觉?

铁打的学校,流水的老师。


就像拎着公文包的大学教授,在哪都是教。


北京教师轮岗,“教育公平”能彻底实现吗


怎么做到的呢?

公平的薪酬体系。


日本教师是一个中上等收入的职业,而且有编制,属于国家公务员,立法保障教育公务员的工资必须比一般公务员再高。


有数据显示:日本的年平均工资约为430万,而教师职业的年平均工资约为670万。


教师工资是根据个人的资历自动上调的,也就是说资历越老,工资越高,和学校在哪没关系。


而且,轮岗去偏远地区的教师还有偏远地区津贴、长距离人事调动津贴……


所以,我们的教师轮岗如果想落实地好,避免教师“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情况发生,不能只靠调整补贴和晋升制度,这是一个庞大的薪酬评价体系建设问题。


在日本做教师就是一种不错的职业,至于轮岗,双向流动都是不错的选择。


还有观念问题,在现行七十年以后,日本的教师早于接受这种“流动工作”的性质,不会对这个问题有任何不满,流动起来也比较顺畅。


“万事开头难”,最初的轮岗改革一定会遇到各种问题,随时时间的推移,观念转变,有些问题自然也会化解,切记“急功近利”。

北京教师轮岗,“教育公平”能彻底实现吗

医师多点执业

现在经常可以看到XX医院XX专家坐诊,医生的流动坐诊已经相当普遍。


这算是医疗改革中推行的比较成功的内容之一。


早在2009年,原卫生部就引发了《关于医师多点执业有关问题的通知》,并将部分地区作为先行试点开展。


在试行了多年以后,不管是对于医生还是患者,医师多点执业是双赢的。


国家推出医生多点执业,最根本想解决的就是医疗资源不均衡带来的“看病难”问题,一些医院专业科室的知名专家,就可以下到基层医院为市民看病。


这同时也是基层医院医生宝贵的学习交流机会。

对于提高基层医院的诊疗技术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在多点执业成功后,已经有人大胆尝试“自由职业医师”,靠实力说话。

北京教师轮岗,“教育公平”能彻底实现吗

虽说,教育是国之大计,还是要保证体制内,

不过这种双赢的经验对教师轮岗有什么启示呢?


它的特点在于“医生凭实力说话”。


首先,学生虽然无法流动,但很多优质校(高中)都在推行学生“走班选课”,

也就是说:

选什么等级的课,凭学生成绩说话,

选的人多不多,凭教师实力说话。


这种“走班”更接近病人选医生看病,

除了方便,还注重质量。


尤其在加入轮岗教师以后,“走班制”能否对现有教师和轮岗教师形成一定的教学质量压力?

解决“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混日子思想。


另外,如果能有政策鼓励轮岗教师更多更充分地参与所去学校的教研、课程体系建设、教师队伍培养等环节,势必对于促进教育公平有很好的帮助。

现有的教师进修方式


其实,教师的培养和发展一直是教育学研究的重点。


拿海淀区来说,1972年起就设有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职能为“课程指导、教学研究、质量评价、资源建设和教师发展”。


承担全区3万余名教师的发展。

海淀进校的老师有一个特殊的称呼---教研员,全区每一个学科都有一位教研员


教研员指导全区的各科教师做好教学工作,老师们经常有集体备课、课程研发交流、进修学习等等。


北京教师轮岗,“教育公平”能彻底实现吗


所以差距并不像偏远地区和城市地区的教师差距那么大。


北京学校教学物质基础差别并不大,差的更多是生源、教学管理能力。


我分析过,优秀学校的素质教育确实做的好,


但不是一个教师一己之力能达到的,更需要校长领导层的规划能力、落地能力、资源调动能力。


再加上,此次轮岗首批是集团内教师轮岗,集团内本来就是“一家人”,内部流动早就存在,也一直在趋同。


某附小的副校长调任同一教育集团下的另一附小任校长,早就不是新闻。

北京教师轮岗,“教育公平”能彻底实现吗


所以基层教师轮岗到底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主要在集团内,恐怕不会有想象的那么大动静。



淘妈有话说:

教师轮岗要想有成效,重在细则。

而细则还是未知。


我还特意把我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拿出来,翻了翻。


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教师只是其中一方面,还有学生因素、师生互动因素。


换句话说,好马配好鞍,在关心轮岗政策的落实以前,

训好自己家的马儿最重要,


教师轮岗对咱家娃来说究竟是锦上添花,还是无力回天


孩儿他妈最懂。


北京教师轮岗,“教育公平”能彻底实现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多点   教师   日本   偏远   全区   北京   细则   医师   基层   公平   工资   医生   能力   政策   医院   地区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