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毕业生求职保姆,年薪约50万,是否是对高等教育的污名?

近日,一家政公司在某平台发布清华毕业生求职保姆阿姨管家的新闻引发舆论关注。有网友质疑该家政公司可能是炒作,该家政公司员工称保姆学历等信息真实,可在网上查到。

清华大学毕业生求职保姆,年薪约50万,是否是对高等教育的污名?

其实,这一新闻之所以被推上热搜引起广泛的讨论,并非围绕是否炒作行为引起的舆论反应。而是当清华毕业生和保姆产生联系后,引起的“感官不适”。至此,在该事件的焦点争议中,吃瓜群众的观念差异自然形成了一个立场之争:清华毕业做保姆是不是人才浪费。

透过这场舆论交锋,反射出的社会认知也是值得回味的。借用网友感叹:“人才聚集,骂内卷,有人不卷了,又骂人才浪费,大家伙还真是心口不一。”

清华大学毕业生求职保姆,年薪约50万,是否是对高等教育的污名?

不得不说,即便社会发展到何等开放、文明程度,都很难彻底摆脱不同个体的刻板偏见。清华、北大等头部名校毕业生,就必须从事航空、金融、科研等高精尖行业。但凡有个别毕业生去卖猪肉、干家政、当清洁工等低级工作就是人才浪费,甚至是对高等教育的污名。

试想,那些每年从北大清华源源不断涌向社会的毕业生,除了大多数人的事业轨迹契合了大众期望,填补社会缺口外,剩下的人该何处安放?

清华大学毕业生求职保姆,年薪约50万,是否是对高等教育的污名?

当双一流名校大学生纷纷涌向研究院、互联网、金融或体制内职位时,这个清华的女生转身投入学历普遍只有初高中的家政服务行业。与其在一个人才饱和的行业被排挤,不如转向一个人才匮乏的行业深耕,何尝不是另一种“高就”。

联想从北大走出来卖猪肉的陆步轩、陈生,最后壹号土猪的企业实力和社会影响力终究还是回击了曾经铺天盖地的偏见。去年,女硕士王玉兰,转行当了月嫂。如今,她已升级成为了一名家政阿姨的培训师。而另一名辞职转行当保姆的女硕士刘双,也靠着高水准、高品质的服务走出来自己的人生巅峰。

清华大学毕业生求职保姆,年薪约50万,是否是对高等教育的污名?

近些年来,大学生的职业选择问题总能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在人们心目中,人才与岗位之间有一种对应的关系,一旦出现了偏差,“大材小用”、“读书无用”等观点就会出现。

随着社会的延伸和革新,高学历不必然等同于高等职业。每个人在选择职业时,都有自己的目标、价值观等考量因素。同时,他也会受到所选行业的影响和回馈,比如在探索和创新中获得新的商机或创业机会。

清华大学毕业生求职保姆,年薪约50万,是否是对高等教育的污名?

因此,清华毕业生从事家政行业,工作内容显然是有别于传统的保姆,更没有那一层诸如佣人偏见的贬低色彩。时代在变,而身处时代的竞争赛道也在改变,很多高端保姆、整理收纳师、废品分析师等职位的薪资待遇远超金融领域里的白领。

“清华毕业做家政是否人才浪费”这种讨论,不只透露着陈腐的家政观念,也显现着陈旧的人才观。或许,很多人难以摒弃传统视角注视苦力的眼神。其实,在经济转型背景下,坐在拥挤的办公室拼命做PPT的打工人,跟当年流水线工人本质上也早已并无区别。

清华大学毕业生求职保姆,年薪约50万,是否是对高等教育的污名?

所以,争议中家政公司是不是炒作不是重点,令人疑惑的是这样的话题为何总能收获广泛的关注和争议。从“做……不如卖茶叶蛋”开始,不真正关心人才的独立选择,总是杞人忧天惊呼“浪费人才”。虚伪叫屈回响了几十年,在这个时代,是时候该被新观念的湮没了。

—END—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保姆   污名   清华大学   清华   偏见   年薪   猪肉   名校   舆论   家政   总能   毕业生   家政公司   金融   社会   时代   人才   行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