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怒撕女儿56本手写小说”:因为“爱”你,所以选择伤害你

01 因孩子成绩下降,爸爸怒撕女儿手写小说

近期,一位“虎爸”的管教方式,引来网友热议。为了让女儿好好学习,他亲手撕掉女儿花费3年,写下的56本小说。

小女孩从三年级开始写小说,至今已经写了56本30多万字。近期,爸爸发现女儿因为成绩下降,就把她一笔一划写出来的小说都给撕了。


“爸爸怒撕女儿56本手写小说”:因为“爱”你,所以选择伤害你


不仅如此,爸爸还把她的所有课外书,都用胶带封存了起来。镜头下的小女孩,隐忍克制,谈到把自己的“小说窝”被爸爸踹了时,哽咽哭诉:

“爸,那段时间我觉得我失去了灵魂。”

面对女儿的痛诉,爸爸给出自己撕小说的理由,就是是因为孩子写小说注意力不集中,所以学习成绩才下降了。

他这么做,完全是为了孩子好,没感觉自己有什么不对。


“爸爸怒撕女儿56本手写小说”:因为“爱”你,所以选择伤害你


当女儿说出同学数学学得很好,自己可能一辈子都赶不上了。爸爸只是一个劲地说:

“别人能行 你也能行 我相信你”。


“爸爸怒撕女儿56本手写小说”:因为“爱”你,所以选择伤害你


在视频的最后,爸爸为了安抚女儿的情绪,也做出了道歉。但是他明显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只是强调“为了你好”“想让你提高自律性”

可惜,女儿更多需要的是理解,而不是爸爸虚无缥缈的“我相信你”的虚假安抚了。

就像有网友的扎心评论:

小时候的噩梦造成的影响,有些会随着长大慢慢改变甚至消失。有些却早已渗透到了骨子里,永远都无法消失了……

也许,这位“虎爸”并没有意识到,他的行为都是把自己的焦虑和控制欲,转嫁到孩子身上。打着“我都是为你好”的旗号,剥夺原本属于孩子的灵性与自由。


“爸爸怒撕女儿56本手写小说”:因为“爱”你,所以选择伤害你


02 被妖魔化的虎妈蔡美儿,你真了解吗?

西方父母非常担心孩子的自尊心。但作为父母,你为孩子的自尊心做的最糟糕的事情之一就是让他们放弃。相反,没有比发现你做到了你本以为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更好的建立自信的方式。

——蔡美儿

但是和蔡美儿这位虎妈相比,上文的爸爸只能说是“不堪一提”。相信很多家长都看过蔡美儿的畅销书《虎妈战歌》。作为耶鲁大学法学院的华裔教授,她的强硬严苛的教养方式,在全美引起巨大争议。

她在书中描述过自己的具体做法:

女儿们想要吃饭,先把钢琴和小提琴练好;练琴3小时起步,中途不许喝水上洗手间。

小女儿在3岁时曾拒绝弹钢琴,虎妈的处理方法是把她赶到户外,正是当地最冷的时节。

虎妈坦诚,会“采用威胁、贿赂、利诱”等种种高压手段培养孩子,虽然一直被人诟病,但也被很多家长奉为圭臬。

原因无他,就是她的女儿们实在太优秀了。

大女儿Sophia,在26岁时,已是耶鲁大学的法学研究生,早在2015年也从哈佛大学取得了哲学学位。还曾创立了自己教育公司,还被聘用为最高法院书记员。


“爸爸怒撕女儿56本手写小说”:因为“爱”你,所以选择伤害你


“个性叛逆”的小女儿Lulu也不输姐姐,在哈佛大学以GPA 3.9的成绩完成了艺术史学业,被人评价“独立又意志强大”。


“爸爸怒撕女儿56本手写小说”:因为“爱”你,所以选择伤害你


因为虎妈的“战绩彪悍”,她曾在2011年登上《时代》周刊、《华尔街日报》等美国主流媒体。并且被邓文迪私下邀请,想让自己的女儿们来跟虎妈的女儿们见个面。

在大家印象里,虎妈蔡美儿的家庭氛围,一定是令人窒息的。但是时至今日,有媒体深入其中才发现,蔡美儿很注重和孩子的亲子时间,全家人一起读书、玩牌、下厨、旅行,都是全家人共同的美好回忆。

蔡美儿甚至总结:“中国父母很多时候都太拘谨和紧绷,要多在家里创造一些欢乐的气氛”。

这也许是“被妖魔化"的虎妈蔡美儿,和上文中虎爸的最大不同:

只是一味追求严格管教孩子,并不是助其成才的关键条件。而恰到好处的管教方式,才是拉开孩子和别人家孩子差距的关键之处!

如何才能在育儿路上不那么焦虑?

如何摆脱“过度育儿陷阱”?

如何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

也许这本《给孩子恰到好处的爱 做不焦虑的父母》,会给迷茫的你一些启发。


“爸爸怒撕女儿56本手写小说”:因为“爱”你,所以选择伤害你

03 给孩子恰到好处的爱,你可以做到

《给孩子恰到好处的爱 做不焦虑的父母》作者丽莎·舒格曼是全美知名专栏的作家、《波士顿环球》畅销书作者。和一般泛泛而谈的专家不同,丽莎·舒格曼也是一位十几年教育经验的小学教师、两个孩子母亲。所以本书主要聚焦5-8岁孩子的18个教养误区,虽然“教养大道并非坦荡大道”,但是父母可以“放下不切实际的高期待,将孩子们的童年还给他们。”

下面,我就结合国情,谈下为人父母应该怎样看待“成绩之上”的执念。

世界教育创新峰会WISE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了《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全球经验》,分析了全球各国际组织重视的人才未来核心能力,最受重视的7项素养分别是:

沟通与合作、创造性与问题解决、信息素养、自我认识与自我调控、批判性思维、学会学习与终身学习以及公民责任与社会参与等七大素养为各国际组织和经济体高度重视。

这七项素养中有6项为指向跨领域的“通用素养”;仅有1项“信息素养”指向特定领域。

上述观点和书中的不谋而合,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表示:

“幼儿园通过玩游戏的方式鼓励孩子及其同伴还原故事情景,共同搭建城堡,并进行艺术创作。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充分发展和锻炼了创造性思维能力与社会合作能力。而在21世纪,这两项能力是个人事业成功与实现自我价值所必需的关键能力。”


“爸爸怒撕女儿56本手写小说”:因为“爱”你,所以选择伤害你


也许你会反驳:现代社会竞争压力这么大,不让孩子好好学习,不就是自寻死路吗?谈这些虚的东西有啥用?

其实让父母放下“成绩至上”的执念,并非鼓吹“学习无用论”。而是让家长放平心态,意识到所有孩子,都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渠道与发展节奏。

如果父母一意孤行,只想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就是无穷比较和焦虑的开始。小时候比成绩,长大了比婚姻、比孩子、比家庭,到老了都能比较谁比谁子女孝顺。

所以,就像文章一开始的虎爸一样,拿“别人家孩子”的标准,要求自己家孩子。他就没办法看到自己女儿身上的闪光点,用撕小说的粗暴手段,逼迫孩子认真学习。

可是,当孩子的短板比不上别人的长板时,父母的激励、期待就会变成压力,甚至成为压垮孩子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


“爸爸怒撕女儿56本手写小说”:因为“爱”你,所以选择伤害你


写在最后:

“鼓励孩子认清自我、接纳真实的自己是家长信任孩子、支持孩子的表现。孩子一旦感受到父母的支持,就会发挥出无限的潜力。”

美国西北大学经济学教授马赛厄斯·德普克和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法布里奇奥·齐利博蒂合著过一本书,名叫《爱、金钱和孩子》。书中分析了现下的育儿焦虑,其实是一个全球化现象。育儿投入的不断加大,育儿时间的不断延长,这并非父母之所愿,而是在经济不平等状况下,为了加强孩子未来竞争的筹码。

如果父母太过于焦虑,很容易陷入“过度育儿陷阱”,教养孩子是一场没有永无休止的战役。可惜“山外有山”,互相比较只能越加焦虑。最终的结果,大部分父母最终只会得到一个既没有“世俗成功”,又无法拥有自己兴趣、爱好的不快乐的成年人。

但是这样的结果,真的是你想要的吗?

如果真是这样,父母不妨努力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鼓励他们探索世界,尊重他们的兴趣和选择。#心晴计划#

“成为你自己”,而不是他人眼中的你,这不仅是孩子要追寻的答案,也是父母应该学习的必修课。


“爸爸怒撕女儿56本手写小说”:因为“爱”你,所以选择伤害你

注: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耶鲁大学   哈佛大学   爸爸   女儿   小说   美国   教养   恰到好处   素养   焦虑   身上   父母   成绩   方式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