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老人有这2点特质,否则我不建议他们帮忙带孩子,伤身又伤心

01

2016年7月,美国总统大选正在紧张地举行。

奥巴马夫人米歇尔,在民主党大会上的一次演讲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她的主题是:“父母是孩子的榜样”。

她和美国民众这样说道:

无论你选的总统是谁,你的选择,将影响塑造孩子未来的四年或八年的日子。

不仅如此,米歇尔在形容她的丈夫对两个女儿的为人行事的影响时,用了四个词来概括:品格、信念、正直、慈悲。

这些特质,都是在18年时间内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慢慢渗透到孩子的价值观中去的。

在女儿们的眼里,父亲就是她们一生的好榜样;而在这个国家,其他孩子的眼里,奥巴马可能就是影响他们思想、行动和梦想的英雄和楷模。

为什么榜样的力量,如此巨大?

谭盾夫人、中西合璧亲子教育专家黄静洁在《父母的格局:成就孩子的第三种力量》一书中给出了答案。

在家庭教育中,一共有三种力量。

第一种力量,是亲情的力量,来自父母和原生家庭;

第二种力量,是知识的力量,来自老师和学校;

第三种力量,则是能够帮助把亲情和知识,有效转化成孩子内动力的一种推动作用。

举例说,延伸家庭,也就是来往紧密的朋友家庭,还有隔代养育,节日仪式感,约定俗成的睡前故事,游戏管理等等,都会对孩子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


除非老人有这2点特质,否则我不建议他们帮忙带孩子,伤身又伤心

黄静洁是华东师范大学特聘“实践导师”,也是冰心儿童图书奖得主,畅销书《学习的格局》作者。她是享誉全球的著名作曲家谭盾的夫人,也是两个男孩的母亲。

通过深入感受和研究中西教育20多年,她形成融合中西的家庭教育新观念,并提出了“第三种力量”对亲子的影响。

父母和原生家庭对孩子影响,大家肯定已经听过很多了,所以在今天的内容中,我想重点跟大家讨论一下,巧用隔代思维,对孩子形成的优势影响。


除非老人有这2点特质,否则我不建议他们帮忙带孩子,伤身又伤心

02

一提起隔代养育,中国的父母可能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

一方面,隔代养育减轻了年轻父母的负担。尤其是在孩子3岁上幼儿园之前,老人的付出,让我们可以更好平衡家庭与工作。

但另外一方面,大部分老人在养育孩子过程中,不无可避免地会有一些时代的印记。这部分冲突,也让老一辈和年轻父母产生了矛盾。

之前在网上就有一个新闻,一个大妈因为和家人就如何照顾孙子出现了分歧,情绪激动之下,跑到楼顶欲跳楼轻生。幸好被众人劝了下来。

这位大妈,跑到儿子那里去帮忙带孙子。但是在如何照顾孩子的问题上,与年轻人产生了矛盾。


除非老人有这2点特质,否则我不建议他们帮忙带孩子,伤身又伤心

而在“第三种力量”的隔代养育中,瑞吉娜的出现,则为老一辈养育孩子,做了良好的示范。

瑞吉娜是谭盾学生时代最早的一位外国粉丝,若干年后,等黄静洁和谭盾成为夫妻之后,他带黄静洁去纽约见的第一位亲人就是瑞吉娜。

等他俩有了孩子,他们的孩子Ian,就自然而然成了瑞吉娜老夫妻俩的亲孙子一样的存在。

瑞吉娜以前是一位语文老师,后来也做过校长,很喜欢读书并且见解不凡。瑞吉娜退休之后,爱旅行的她,去航空公司做服务评估,所以可以全世界飞来飞去。

她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拍照留念,还会带回来当地的很多纪念品,从威尼斯的面具,到中国西藏的颂钵。每次Ian去她家玩,瑞吉娜就会把收藏品的来历一一讲给小男孩听,给他幼小的心灵埋下探索大千知识的小火苗。

时光飞快,Ian很快要上寄宿高中了,在报考的试卷中,有一部分要求孩子谈一谈对自己de成长有着深远意义的人。

Ian最后选择的是瑞琪娜,孩子说在瑞吉娜为他描绘出了一个很大的世界,让他从小爱上了旅行和探索。

虽然两个人的年龄相差了80岁,而且是一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忘年交。但是,有时候我们必须承认,亲情之间的羁绊,可能远不及一个为你点燃求索火焰的无血缘之人,来得那样深刻。

瑞吉娜给予Ian的第三种力量,让他沉浸在精神世界里而忘到了年纪的约束,也让孩子感受内心发生的深层的变化。

若干年之后,瑞吉娜会不在人世,但是她带来的改变,仍旧会影响着Ian,持续一生。


除非老人有这2点特质,否则我不建议他们帮忙带孩子,伤身又伤心


03

看了上面的故事,也许你会说,瑞吉娜素质高,而且也不是真正的长辈,自然站着说话不腰疼啦。

其实这话根本说不通。

瑞吉娜为孩子打开一扇窗的原因,是她勇于探索世界的精神,和终身学习的态度。

回归到很多人头疼的隔代养育的问题,如果我们不去想解决方法,总是抱怨老一辈的问题,那么家庭裂痕只会越来越严重。

结合中国国情,父母需要体谅老人照顾孩子的辛苦,也要在平时生活中,注意引导他们多接触新鲜事物,多学习新的知识。

除此之外,老人帮我们带孩子,我们也需要怀着感恩之情,而不是吹毛求疵。

最后,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老人更多的是“帮把手”,父母还是第一顺位。

所以,我们来总结下,隔代养育的两大智慧

• 长辈用自己的人生智慧,陪伴、引导孩子,以榜样的力量指引他们。

•学到老,活到老。只有具有终身学习信念的长辈,才能让晚辈倾佩。

富兰克林曾说过:有些人死于25岁,葬于75岁。

对能发挥影响的“第三种力量”的隔代养育来说,上了岁数并不是引发矛盾的根源,而是因为你不学习,固执已见,才让你和年轻一代,格格不入。


除非老人有这2点特质,否则我不建议他们帮忙带孩子,伤身又伤心


注: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巴马   富兰克林   老人   孙子   长辈   榜样   特质   夫人   亲情   矛盾   伤心   父母   力量   建议   孩子   年轻   家庭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