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别再骗孩子“你很聪明,只是粗心了”,不重视会耽误孩子一生


每次期末考试完事,家长群里肯定有父母这样总结:

“我家孩子聪明,学啥可快了,之前小考分数都高。这次就是粗心了,所以考试没发挥好。”

这句话反映的心态,就是孩子本来有实力,但是因为粗心、不在意等因素,才导致的发挥失常。也难怪家长这样想,平时的小考,孩子都能取得好成绩,大考也就是考一样的知识点,没考好那不就是孩子粗心么?

那么,事实真是这样的吗?

背后原因远非这么简单!

孩子小考“成绩优异”,大考“一败涂地”的主要原因是:在压力面前,太过于恐惧。换句话说,不是孩子粗心,而是心态失衡了。

如果能让孩子保持良好心态,不仅能够解决成绩问题,对孩子未来的发展都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也许你会说,我才不信呢。如果实力就是强,到考场上该咋答就咋答,还能忘了么?下面,我就用一个科学实验,回答你的疑问。


父母别再骗孩子“你很聪明,只是粗心了”,不重视会耽误孩子一生


心态对人的影响有多大?

埃里希·福洛姆是美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当被学生问到“心态对人的影响有多大?”这一问题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带着他们来到一间黑暗的房间。

房间里漆黑一片,好在福洛姆带着学生,很快通过窄桥,穿过了这间屋子。接着,弗洛姆打开了灯,在暗淡的灯光下,学生们愕然发现:

房间的正中间有一个很深的池子,池子里蠕动着各种毒蛇,包括一条大鳞和三条眼镜蛇,高昂着头吐信子!

在池子的上方,就是他们刚刚走过的窄桥。此情此景,让在场的学生一身冷汗,有劫后余生之感。

这时,福洛姆问学生:

“怎么样,你们还愿意再走一次这座桥吗?”

现场无人回应。等了好一会,才有三个学生鼓起勇气想尝试。

第一个学生走上去,小心翼翼地挪动着脚,比摸黑走的时候慢了许多;

第二个学生战战兢兢地踩在桥上,浑身发抖,才走到一半就要求下来;

第三个学生完全就是爬过去的......


这时,福洛姆“啪”的一声,把房间里所有的灯都打开了。学生们这这才发现,小木桥的下方有着一道颜色极浅的安全网,原先昏暗的灯光下,根本看不出来。

福洛姆再一次发问:“还有谁愿意尝试?”

有学生小心翼翼地问:

“这张安全网的质量可靠吗?”

福洛姆笑了,说:

“现在,我就来回答你们提出的问题。这座桥本不难走,你们也都走过,只是桥下的毒蛇对你们造成了心理威胁,让你们失去了正常的心态,乱了方寸。心态对行为的影响有多大,想必你们已经领略到了。”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面对重大考试或是其他有可能决定自己未来的抉择前,你的压力、焦虑、担心就会大幅度增加,成为干扰你成功的阻碍。对大人都是如此,更不用说心智未全的孩子了!


父母别再骗孩子“你很聪明,只是粗心了”,不重视会耽误孩子一生


平时的考试还好说,如果面对中、高考,过度焦虑甚至会让孩子崩溃,甚至走上绝路!

1999年,我国一项对1800名高考生的调查显示:56%以上的考生均存在头痛头晕、疲乏无力、记忆力下降、焦虑紧张、爱患感冒等考前综合症状(考试焦虑)。其中,77%的考生认为考试焦虑至少使考试成绩下降了10%以上,在落榜的考试中,有81%的考生因为考试焦虑而影响了正常水平的发挥。

据新闻晨报2011年6月8日报道,高考第一天有网友通过微博发布了一条有关“湖南隆回县高考考生因迟到被拒绝入场,跳楼自杀”的消息,该消息随后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


因此,记者就相关情况致电隆回县有关部门进行核实,发现该考生自杀前有强烈的惧考心理。


现在我们再来看这句话:“我的孩子聪明,就是有点粗心了,才没发挥好”。其实,造成孩子发挥失常的原因,是因为看见了“毒蛇”,又很难克服它带来的恐惧感时,才让孩子在大考中“一败涂地”。

这种深藏在内心的恐惧,如果不能及时调整,会严重影响孩子未来的发展,阻碍他们走向成功。


父母别再骗孩子“你很聪明,只是粗心了”,不重视会耽误孩子一生


战胜焦虑,让孩子重塑自我,走向成功

孩子的学习能力强,却不意味着从此考试所向披靡。因为焦虑这条“毒蛇”,会时不时窜出来,干扰他们的心态。

越是大考临近,心态越是崩溃,学不进、睡不着、吃不下......不断提醒自己要是考不好怎么办,是不是整个人生都完蛋了,辗转一夜无眠,只能拖着迷糊的脑袋去考试。

考虑焦虑问题比我们想象中的要棘手得多,而家长只能一遍遍地劝孩子“别担心,别着急”,殊不知苍白的语言,只能加重孩子的思想负担,给他们更大压力!

任何考试考到最后,考得都是心态!那么,在人生大考,比如中高考、公务员考试、入职考试等面前,如何应对焦虑?如何调整自己的状态,发挥最好水平呢?

多伦多大学应用心理学博士,考前心理解压专家,本·伯恩斯坦的《战胜考试焦虑:如何在考试时保持冷静、自信和专注》,也许会给迷茫的你一些有益参考。他有50年的工作经验和30年的心理辅导经验,经常给学生做考前咨询,帮助提分。


父母别再骗孩子“你很聪明,只是粗心了”,不重视会耽误孩子一生


因为在心理学界有影响力,他甚至被邀请给美国奥斯卡奖等领奖嘉宾提供舞台指导,让他们在万众瞩目下保持良好的状态。

“心病还需心药医”,我们就来看看《战胜考试焦虑》中有那些技巧,可以帮助孩子战胜考试焦虑。


父母别再骗孩子“你很聪明,只是粗心了”,不重视会耽误孩子一生


“三角凳理论”,战胜考试焦虑

面对压力,本·伯恩斯坦博士提出了“三角凳理论”,因为万事万物中只有三角形是最稳定的,所以只有我们做到:身体(保持冷静)、思维(保持自信)、精神(保持专注),三个部分的平衡,才能激发人体大脑的全部潜能、甚至超常发挥。

要想做到凳子三条腿都稳固,我们就必须利用9大核心工具,来帮助孩子释放压力,缓解焦虑。

身体保持冷静:

考试焦虑会让我们身体僵硬、呼吸急促、心跳加快...通过觉知身体的不正常反应,我们可以迅速识别现有的所处状态。

书中介绍了3种工具,让孩子通过调整呼吸,让身体放松,重获力量。

思维保持自信:

过度焦虑直接引起“大脑抑制”现象。通俗点说,就是压力下大脑一片空白,平时背得滚瓜烂熟的古文诗词、数学公式,全部忘光,啥都想不起来了。

针对此种困境,书中介绍了3种实用工具,倾吐、反馈、设想通往自信的道路,来重塑自信,击退焦虑。

精神保持专注:

邓亚萍是著名的乒乓球运动员,辉煌的履历让人“眼瞎”:奥运冠军、乒乓球大满贯得主,初代乒乓球大魔王。

而且她有一个特点,对手越强,发挥越好!对此,她坦诚:我在打球时,从不会想东想西,而只是把心思放在当下。


父母别再骗孩子“你很聪明,只是粗心了”,不重视会耽误孩子一生


越是平时成绩优秀的孩子,越容易在大考面前丧失自信,患得患失:

我要是考不好,同学、老师、父母该怎么看我啊?

心中杂念一多,必然影响考试发挥。所以想要摆脱考试焦虑,我们一定要保持专注。

相应的,书中也介绍了3种保持专注的工具,如觉察内心的杂念,写下令自己分心的清单,制订详细计划等,都会让我们更关注当下,摆脱焦虑。


父母别再骗孩子“你很聪明,只是粗心了”,不重视会耽误孩子一生


写在最后:

心理专家本·伯恩斯坦认为,并非所有的焦虑对学习都是有害的。相反,适度的紧张可以让我们保持兴奋,发挥出应有的水平,甚至超常发挥。

因此,父母和学校应关注孩子在考试前的表现,对于过度的焦虑给予重视,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不被考试所压垮。 另一方面,不管你是孩子,还是成人,考试是我们都需要面对的课题。

因为人生中不仅有升学考试,也有入职、考证、面试等各种考试,一书在手,可以解决所有考试焦虑,真的很划算!#头条好物大赏# #微头条名师团#

原价69.8,但是头条小店现在仅售55.9,正版包邮到家!不到一顿午餐钱,几包烟钱,也许就能改变孩子的命运,你不想试试吗? 人生只有一次,千万别给孩子的未来留遗憾,点击下方购买正版吧!

战胜考试焦虑:如何在考试时保持冷静、自信和专注 ¥55.9 购买


注: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隆回县   伯恩斯坦   粗心   孩子   小考   大考   毒蛇   焦虑   考生   专注   自信   心态   重视   聪明   父母   压力   考试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