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智慧:成长需要做加法,成熟需要做减法

鲁迅先生说:不读老子《道德经》一书,就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

每天学习一点,每天进步一点!

今天我为大家解读老子《道德经》第48章的人生智慧:“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道德经》智慧:成长需要做加法,成熟需要做减法

何为“为学日益”?

就是说:人要想获取更多知识和经验,就要像读书一样,一点一滴慢慢累积,每天学习一点,每天进步一点。

就如《大学》第三章所写: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如果我们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

这种思想属于典型的儒家思想,告诉人们要积极进取、不断努力,才是有所收获。

《道德经》智慧:成长需要做加法,成熟需要做减法

再说“为道日损”!

儒家思想让人们多读书学习,多做人生加法,但是道家思想告诉人们要多做人生减法,一天丢一点,什么都要放下丢掉,欲念一天比一天减少,私妄减少再减少,最后达到了无为的境地。

老子又说: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可见,真正得道的人,不拘泥于世俗,拥有大智慧,才能做人做事游刃有余、随心所欲。

《道德经》智慧:成长需要做加法,成熟需要做减法

白岩松根据老子的这种思想也悟出了一个人生道理——30岁以后,要多做人生减法,才能成功。

他说:

在30岁之前,我们要玩命地做加法,所谓的做加法就是去试错。年轻的一个很大资本就是敢错,因为有时间纠正错误,但是30岁以后要学会做人生减法,打深井!

我接触了很多人,都是做减法成功的人,我几乎没有见过不断做加法成功的人!

我用一句话总结就是:成长需要做加法,成熟需要做减法

当我们把老子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思想应用到现实生活,便会觉得一下子豁然开朗,顿悟了许多人生难题,让我们找到了出世和入世的平衡点,越会越通透,堪称胜读十年书:

我们要懂得以道家“出世”的精神干儒家“入世”的事情,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志存高远,又不拘泥于眼前的小事、杂事、乱事,这样才能以坦荡的胸怀干成大事!

《道德经》智慧:成长需要做加法,成熟需要做减法

老子《道德经》虽然只有5000多字,但是它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智慧的源泉。

以上所说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只能算是《道德经》人生大智慧的冰山一角。

如果您想要全面系统地学习《道德经》,可以去细读《道德经》原文和翻译,也可以阅读琢磨君解读《道德经》的精品专栏文章。

原创不易,如果您喜欢琢磨君的这篇文章,可以点赞、收藏、转发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道德经   减法   加法   多字   损之又损   儒家   鲁迅   智慧   志存高远   深井   道家   老子   儒家思想   成熟   思想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