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养成的2个固定认知,会让信的人偏离真正的轨道

从小到大养成的2个固定认知,会让信的人偏离真正的轨道



回顾下自己的经历,我发现,有两个固化的认知,真真切切是让我们处于下风。


当然,我是不想以后再有这种问题产生。因为,它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大概率遇到的问题。


所以,越早意识到就越有机会纠正自己的行为。下面就一一道来。



从小到大养成的2个固定认知,会让信的人偏离真正的轨道



01 听话


我想起,从小到大的家庭教育中,要做好一件事,那就是听话。直到长大后,才发现,这里面的大有文章啊!


什么意思呢? 就是服从并执行了他人给出的建议或指导意见。下面罗列下它们经常出现的地点。


在家里: 当我们是小孩时, 爸妈经常教导我们要听话。


如果不听话的话, 一般都会尝到轻则挨骂,重则体罚的结果。


那时我们还小,不懂事, 以为大人说的都有道理, 在家中, 没有人比父母更有权威了。


在我们还没有思考分析能力的时候, 只能被大人"引导", 在他们认为正确的行为及道德层面上走下去。


但随着自己见识的变化, 我们开始质疑:当初的家庭教育为何与正确的认知相去甚远呢?


在学校里:老师一直要求我们按照已设定好的课程, 按部就班地读下去, 要听话.


好好读书, 认真听课, 争取考上好的名校,成为有文化的人,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被这样引导过来的。


若没有做到或没有遵守的话,基本上就被打上不喜欢的标签, 甚至被处罚或冷落。


而听话且成绩好的学生, 会得到更好的礼遇,很少有学生会反对: 这么做合理吗?


工作后:面对上级的分配的各项任务, 我们照单全做;有时即使是不合理的安排, 也不敢吭声,


生怕提出反对意见而遭到上司的报复,而听话呢! 则可能就会得到更多的好处。


所以在面对职场中一些不公平不合理的地方,也是敢怒不敢言.



你看, 从小到大, 我们大部分时间都是被别个给出的"路标", 按"正确"的方向一路奔下去。


却很少有人进行思考:


为什么我要成长别人设定的样子? 为什么自己的人生不能自己做主? 我是谁? 我到底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听话,跟着他人的思想走,这有可能让我们永远都长不大。


也无法形成独立的分析能力,其结果是我们就失去了主动权权。

从小到大养成的2个固定认知,会让信的人偏离真正的轨道


从小到大养成的2个固定认知,会让信的人偏离真正的轨道



02 读书没用论


读书无用论,这种论调在农村很普遍, 尤其是能读上大学而在工作之后。


收入反而比个别小学生毕业但在经济方面取得不错的成就时, 就会被无限放大:


看某某小学还没毕业, 人家一年挣得钱比都顶你好几年的收入。


而你读了这么多的书却无法做到, 不就白白浪费了读书花的钱了吗? 还不如不读.


看看, 这是多么正确的判断. 这种可笑的结论, 我们称之幸存者偏差.


他们常常拿以篇概全, 以为全世界都是这个样子. 当初的我经历过此种情况.


自兼职HR后, 在招聘工作中发现:


大部分初中以下毕业的都只能安排普通工作, 高中的安排一些技术工作, 大学以上的基本上都是管理工作。


待遇差别也是肉眼可见.


不能否认文化程度低就不能成就一番事业, 但从概率上来说, 文化程度越高, 收入也相应更高。


回到现实中,每个学生你父母都想尽一切方法让子女进最好的学校,哪怕是砸锅卖铁也要买学区房,请最好的家教。


在乡下,父母会花更多的钱把子女往市区里送,农村的学校日渐缺少学生。因为教育资源,谁都知道聚在了好的城市之中。


所以读书无用论根本上还是那些同样是见识狭窄人下的结论, 我们要做的就是抛弃它。


往后至今生,终身学习,才能弥补认知的局限。


这两个点,我希望它能让我们重新审视下真实的世界,而非听众人认同之言。

从小到大养成的2个固定认知,会让信的人偏离真正的轨道

#读书##听话##我要上 头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从小到大   认知   大有文章   家庭教育   概率   不合理   轨道   听话   见识   子女   结论   正确   父母   收入   学生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