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宝妈对当前感统训练和感统机构的一点看法

我家孩子从两岁多开始就断断续续在机构练习感统。

第一次是两岁多,在上海儿童医学诊断疑似自闭症,后来医生推荐我们到一家外资医院做训练,说医院要排队很久,他很多同事都跳槽到这个机构。

那家医院是台湾人开的,服务非常好,两个老师带一个孩子上课,服务、环境是真的好,价格也是真的昂贵。

自闭症宝妈对当前感统训练和感统机构的一点看法

如今回头再看,自然是觉得没有必要选择那么贵的机构,被这个医生狠狠坑了一把。

但是当时对自闭症真的了解太少啊,不知道哪些机构靠谱,对于医生可谓言听计从,尽管当时就诊时的医生和护士对孩子都非常没有耐心,但是就以为大医院的医生说的话一定靠谱吧!

后来训了几个月就来到武汉,想看看孩子在幼儿园的融合情况,感统训练暂停。

三岁多又带孩子去省妇幼看,诊断为轻到中度自闭症,但是一开始我还没有马上进行感统训练,先给孩子报了一对一的口肌和认知,因为当时最想解决的是孩子开口说话的问题。

自闭症宝妈对当前感统训练和感统机构的一点看法

可也神奇的是,我刚刚在机构报完认知和口肌,孩子就开始仿说,开口说话了。

因为报名和上课当时隔了有半个月,这半个月孩子说话的主动性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是口齿还不清楚。

我还跟我妈妈说,这要是正在机构培训,我们肯定认为是机构培训的效果。

其实在自闭症康复过程中,我们也要遵循孩子的成长发育,比如说话,我们之前百般引导他都不说,只会说非常简单的叠字,但是等到孩子的身体发育到了一定时候,他就愿意开口了。

关于感统,我是在口肌、认知这些课程学了一个月之后才报的,因为当时孩子不听指令,学习东西畏难情绪严重,运动模仿能力差,好像总是懒得动……我也没有什么特别高深的想法,就是觉得要让他动起来,感统训练结合认知训练效果一定更好。

自闭症宝妈对当前感统训练和感统机构的一点看法

其实直到现在吧,我都对感统的理论和理念很认同,我们的孩子他对外界的感受跟我们对外界的感受完全不同。

比如我的孩子对触觉特别敏感,即便是冬天也不愿意戴帽子手套,2岁多的时候春节带他去哈尔滨玩,他就是冻得鼻涕流也还是不愿意戴手套戴帽子。

还有他对疼痛的感受程度也不一样,摔倒什么的完全不会哭,好像一点都不疼?

他们的特殊未必都跟感统有关,可如果感知觉的那一系列理念,真的都作用在我们的孩子身上,一定对他们帮助是非常大的。

自闭症宝妈对当前感统训练和感统机构的一点看法

但是,我们面对的最大问题是,如今的感统训练机构和感统训练师能够多大程度将这些理念运用在孩子的训练中?

先说说我们孩子在武汉上的第一家感统培训机构吧,位于中南路。

我们上了半年的一对一,因为场地有限,虽然是一对一,只是老师指导学生的一对一,但是教室里会有很多其他学生一起上课。

在这种情况下,所有学生的教学进程必须同步,进去第一件事就是做精细,然后做滑板。

因为滑板所需要的空间非常大,孩子们必须同步做这项运动,不可能一部分孩子在玩滑板,另一部分在玩篮球或是脚踏车。

自闭症宝妈对当前感统训练和感统机构的一点看法

而我们家的孩子实际情况是,因为在其他机构报了认知,半天的融合课其实在精细这块也有所涉及,我是不希望浪费这20分钟的时间在精细上,因为课程总共才50分钟,做了20分钟精细,剩下的运动只有30分钟了呀,这个力度我觉得太小了!

况且他所谓的精细是所有的小孩在一起插积木,这个活动对于我们家孩子当时已经过于简单了,做多了他也没什么兴趣。

虽然我交的是一对一的钱,但是在课程服务上,却没有实现个性化一对一。

在剩下的30分钟大运动时间里,滑板就要占据10-15分钟,其他能训练的项目可想而知。

自闭症宝妈对当前感统训练和感统机构的一点看法

到后面,我家孩子对于每次要做什么项目熟门熟路,因为他完全的知道机构的“套路”了。

而这不是我想要的,因为我们的孩子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刻板行为,他现在能适应只是因为熟悉了你的套路而并不是真的有认真在听你的指令和真的学会了模仿你的动作。

后来这半年的感统课程上完,赶上了武汉疫情爆发,我们被迫要“宅在家中”。

宅在家中的这几个月,一开始我也很忧心,因为我觉得没有架构的辅助,我可能能教给他的非常少,根据过往经验,他在家里很涣散,不太听我的话。

但是经过几个月的机构培训,孩子在认知理解这块还是有了一定进步,而且我也模仿机构用代币奖励的模式去激励他,用他喜欢的零食激励他,发现他也可以慢慢跟着我们一起学习了。

感统这块,我就自己买了书籍自学,家里买教具帮他训练。

自闭症宝妈对当前感统训练和感统机构的一点看法

自己看了书籍之后,我觉得之前的机构虽然是专业的,但是真的在课程的个性化方面做得很一般。

其实感统的训练游戏很多啊,比如说前庭觉,除了大滑板,包括测翻滚、钻圈……

还有其他类别的训练项目,其实都有很多游戏可以选择,真的没必要总是拘泥于那么几个游戏翻来覆去的玩,我们的孩子应该经常带给他们一些刺激感和新鲜感,而不是千篇一律。

所以我基本上会觉得:现在的感统机构虽然很多,但是能够满足我们家长需求没有那么多!

大部分都是千篇一律、按部就班,按照同一种模式和课程内容训练着不同情况、不同需求的孩子。

自闭症宝妈对当前感统训练和感统机构的一点看法

疫情期间,我就买了滑板、平衡台、大龙球、脚踏车等很多器械在家里给他训练,还有一些不需要器械,只要家长“赤手空拳”上阵也可以。

我经常在网络上刷很多自闭症宝妈的视频,说要排队上感统要等很久,其实大可不必浪费时间在排队上,很多教具网上买了也不贵,日常家里训练是完全没问题的,等待上课的时间也不要盲目等待,可以行动起来,相信自己,不一定会比外面的那些感统训练师差。

话虽如此,但是自己训练了一阵子我还是选择送他去了另外一家机构学习。

自闭症宝妈对当前感统训练和感统机构的一点看法

原因有以下几个:

一、我每天要教他的东西太多,自闭症孩子多半注意力缺陷,训练过程中你需要说很多遍他可能才会听懂。训练项目太多,我可能没有办法保持我的激情和耐心,所以还是将感统交给外面的老师来做。

二、我后面选择的机构不仅价钱比之前那家便宜,服务态度和环境都比之前那家好。而且他们的感统训练比较符合我的心意,一个小时大部分时间是运动,静态的活动不超过10分钟,训练方式更好。这家机构的课程也没有那么死板,每堂课老师都换着花样去做。

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家长可以给孩子选择适合的培训机构和培训方式。

而那些因为经济原因不能常年对孩子进行培训的宝妈,其实可以仿照我说的模式,买一些教具和教材自学,带孩子在家里先训练着。

自闭症宝妈对当前感统训练和感统机构的一点看法

学了这么久的感统,我觉得感统对于孩子最大的帮助在于:

不过我仍觉得有遗憾,最大的遗憾是,经过这么多训练还有家庭的训练,他对于空间的感觉还是很差,模仿动作的能力还是很弱。

一说要模仿做操或者舞蹈,马上就没了兴趣。

现在我只能选择他最喜欢的歌曲慢慢的引导他做一些简单的动作,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吗,感统的效果微乎其微。

可能,这不是训练能够改善的,还跟其他的能力发展相关。

自闭症宝妈对当前感统训练和感统机构的一点看法

以上是我结合自家小孩的情况,对于当前感统训练的一点看法。

不知道你们对于当前的感统机构和感统训练又是如何看待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自闭症   机构   教具   武汉   滑板   认知   精细   看法   医生   课程   老师   情况   简单   孩子   时间   项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