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路上问题多:不打真的不成才?

育儿路上问题多:不打真的不成才?

从小到大我们都应该犯过错,你印象中最深的是哪一次?你有没有挨打?

我至今仍记得一次偷拿钱,姐姐是告密者。父亲铁虎着脸,我从书包内一样一样往外掏东西,六分钱的练习本只有六个,而我拿了五毛钱。我怎么也算不对了,竟然忘记还买过什么了。最后,姐姐拿出来一毛四分钱。

我没挨打,我记得清清楚楚。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拿过家里的钱。

父亲学过心理学,他真的知道我想的是什么。

家里虽然不富裕,但在买学习用具上,我们从来没有受过限制。我们也从不买零食吃,我拿了钱也只会买学习用品。可是,我为什么还要拿钱呢?

我只是想知道,妹妹出生了,父亲还爱不爱我。

妹妹食儿细,每次父亲去市里总要给她买火车上一块钱一包的饼干,她只吃这个。小小年纪的我,心里当然觉得很不公平。父亲怎么那么爱她?我拿父亲的钱,就是想知道他还像之前那样爱我吗?

果然,父亲还是爱我的。他没有打我,从那以后明显给了我更多的关注。父亲给我订《中国少年报》,买故事书,鼓励我写故事。小小的我真切的感受到父亲真的爱我!长大后,我真的成了他。

和当年的父亲一样我做了老师,一个受大家喜欢的、不喜欢打人的老师。

可面对家里的孩子,我经常举起巴掌。育儿路上问题多:不打真的不成才?

但是,我明显能感受到孩子身体里表达出来的抵抗。有一段时间,眼前的孩子情绪低落,蔫蔫儿的就像缺了水的庄稼。我的内心也充满了焦虑和恐惧。

我想起自己小时候的经历,对照父亲,开始反思自己。我到底怎么了?我想要毁掉孩子?

遇到《正面管教》,我学习不惩罚不娇纵,在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和孩子共同成长的教育方法。

我知道了,孩子的不良行为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孩子会犯错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正确的做法,他们还没学会正确的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欢玩,我家的一玩起来发疯,把什么都忘了,当然包括作业,甚至吃饭。这是我最不能容忍的。

学了正面管教法之后,我和孩子一起制定一日常规,这样每个时间段她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这样合理规划自己的生活,该学习的时候学,该玩的时间玩,还有时间发展自己兴趣,孩子过得也很快乐。当然她也有忘记常规的时候,而我也改变了之前的斥责法,开始运用启发式提醒。

“姑娘,你现在应该做什么呢?”她很乐于接受,抱歉地一笑后便开始自己的“工作”。

她也开始学着反思自己:我今天做得不够好,明天不玩了。竟然还学会了自我约束。

最明显的进步,就是读整本书。之前她不喜欢读书,尤其是字多的书,我提议她慢慢读,可以一个月读一本。她很不以为然,一个月读一本当然没问题了。我们先做好计划,一天也就是二三十页。没想到,第一天她就想放弃。我没有讽刺、发怒或者羞辱她,而是采取了尊重和信任的态度,启发式发问得知她想放弃的原因是感觉没意思,甚至读不懂。我问她介不介意我和她一起读,我们分角色读。第一次发现姑娘很有表演天赋。由于那本《再见零》是用第一人称写的,没一会儿她就说:“我发现这都是该我读的。”我没纠正她,心底只是窃喜。就这样没有惩罚和责难,不爱读书的孩子开始自己读了。她甚至还发现了排版错误,我适时赞许并鼓励,她读得更仔细了。中间也偶尔又懈怠,但在我的鼓励下,她还是坚持下来了。她自己也很有成就感的。第二个月的计划是两本,第一本已经顺利读完(已经不需要提醒了),第二本正在进行。

这样,孩子还将渐渐学会自己安排生活,又有自己的爱好(美术、跆拳道)。同时,大人也学会了管理自己的情绪。

正面管教法教给我,应该关注的是问题的解决,而不是问题本身。不要仅仅盯着错误,而忘记了我们的目的是孩子的健康成长。

我从心底里认为,所谓成才就是不是考上了多好的大学,找到多好的工作。成才是一个人知道他热爱什么、可以找到他自己的价值归属,从而能够成为他自己。

这样,何必打骂、何必惩罚呢?

育儿路上问题多:不打真的不成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告密者   启发式   多好   教法   常规   情绪   家里   父亲   姑娘   路上   姐姐   正确   妹妹   错误   孩子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