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为熊孩子发愁吗?《正面管教》告诉大家如何做懂行的家长和老师,教孩子自己管自己

你还在为熊孩子发愁吗?《正面管教》告诉大家如何做懂行的家长和老师,教孩子自己管自己

有的妈妈说,孩子在家很任性;有的妈妈说,孩子很自私;还有一位奶奶说,孩子在家脾气很爆,不懂得尊重长辈……老师们也有许多类似的麻烦。总之,熊孩子们越来越难管了。

01不是孩子越来越难管了,是你越来越不会管了。首先,在于你设定了一个什么目标。

如果你追求的,只是孩子能考个很高的分数,那就不要埋怨孩子这不好那不好。

因为你的目标只有一个啊!拿个好成绩回家,你总该满意了吧?

但是,10岁的孩子,该会洗衣服了吧?该会做简单的饭菜了吧?该会整理自己的房间了吧?可是,是你给孩子盛饭还是孩子给你盛饭呢?甚至,孩子结婚了,到了婆家都不知道先给长辈盛饭,这样的高分孩子算优秀吗?所以,你的培养目标很关键。

你还在为熊孩子发愁吗?《正面管教》告诉大家如何做懂行的家长和老师,教孩子自己管自己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越来越优秀,那么所谓的“优秀”到底指什么?昨天在微信看到马云的一篇文章,一位四岁的孩子在妈妈的陪伴下在超市购物,很理性。

“真的很让人震惊!这个小孩仅仅只有4岁大,就能认识那么多字,而且有能力选择自己想要的东西,还会自己做购物规划,真是不简单!而且这妈妈确实懂得怎么教育孩子,所以说:天才不是天生的,是培养出来的!”

我们总是在遇到问题时,才知道着急,忘记了好孩子是需要悉心培养的;我们总是以为别人家的孩子懂事是天生的,看不到别人背后的付出。

02《正面管教》告诉大家如何做懂行的家长。

你还在为熊孩子发愁吗?《正面管教》告诉大家如何做懂行的家长和老师,教孩子自己管自己

作者简.尼尔森,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加利福尼亚婚姻和家庭执业心理治疗师,美国“正面管教协会”的创始人。她是7个孩子的母亲,18个孩子的奶奶或外祖母……

书中一例:

波尼和一个有6个孩子的男人结了婚。最大的孩子8岁,最小的一对2岁的双胞胎。

我们可以想象的出来,管教这6个孩子有多么困难,即使只有一个也够难缠了。幸运的是波尼知道正面管教的原理,运用这些原理和善而坚定。6年之后(应该不是6年之后才是这个效果,是因为6年之后客人有机会到这个家庭做客),波尼和丈夫去度假,孩子们自己做饭,自己做家务,一切井井有条。

03正面管教的神奇之处在哪里?

你还在为熊孩子发愁吗?《正面管教》告诉大家如何做懂行的家长和老师,教孩子自己管自己

培养“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

  1. 对个人能力的感知力(我能行)

  2. 对自己在重要关系中的价值的感知力(我的贡献有价值,大家确实需要我);

  3. 对自己在生活中的力量或影响的感知力(我能够影响发下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4. 内省力强:有能力理解个人的情绪,并能利用这种理解做到自律以及自我控制;

  5. 人际沟通能力强:善于与他人合作,并在沟通、协作、协商、分享、共情和倾听的基础上建立友谊;

  6. 整体把握能力强:以有责任感、适应力、灵活性和正直的态度来对待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限制以及行为后果;

  7. 判断能力强:运用智慧,根据适宜的价值观来评估局面。

我们很少有人想到这些,生活中的爸妈大多只是按照自己的“认为”管孩子。当下,我们大多想到是孩子能考得高分、上个好学校,将来有个好工作挣多点银子。往往只抓细枝末节,而忽视了根本性的这七项。

通常我们教育孩子的方法可分为两类:娇纵和惩罚。娇纵往往源于溺爱,结果家长或老师被孩子控制;惩罚从短期效果来看很是管用,但是长期效果怎样呢?愤恨、报复、反叛、退缩。

从幼儿园开始,孩子不是为学习而上学,而是为校门口的零食、为5毛或者1元的零花钱而上学。当孩子一入小学,不允许吃零食了,孩子还没怎样,我们先觉得孩子委屈了。“委屈”吗?过庙会了,孩子本来没有太想去,奶奶觉得不去会委屈了孩子。“委屈”吗?孩子生病了、落课了,孩子不委屈吗?好习惯没养成,孩子不委屈吗?

当孩子稍微长大了,我们才发现他不懂事了,没招儿,只有惩罚。当惩罚不起作用时,我们放弃,说孩子不可救药了。

久而久之,孩子学会了操纵家长。我可以负责任的讲:不是孩子熊,熊的是我们大人。

你还在为熊孩子发愁吗?《正面管教》告诉大家如何做懂行的家长和老师,教孩子自己管自己

正面管教下的孩子会学会自律,即内在的控制力,我们通常运用的奖励和惩罚都是外在的控制

正面管教教给大家怎样和孩子们一起进行头脑风暴,带孩子制定惯例表。可以设想下,孩子自己安排日常生活是多么兴奋的一件事。而你只需要在一边诚恳发表一下合理的建议,孩子当然会很高兴的接受。接下来,你只需要温馨提醒下:宝贝,现在是什么时间?

这样,问题也不会消失。我们永远不要指望问题会消失。

遇到问题召开家庭会议或者班会,大家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而不是想办法惩罚。

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都是我们在代替孩子解决问题,在学校有问题找老师,在家有问题找家长,是我们挂在嘴边的话。这句话本身也并没有错,关键是家长、老师会怎么做。我们往往只是告诉孩子哪里做错了以及正确的做法(行为),或者只是简单地解决办法道歉(适用于低年级或者无意的小错误)。

你还在为熊孩子发愁吗?《正面管教》告诉大家如何做懂行的家长和老师,教孩子自己管自己

正面管教关注与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孩子的房间老是乱糟糟,怎么办?惩罚和羞辱会造成孩子的自卑感、报复心等不良后果。正面管教则主张教给孩子整理房间的方法,以及合理规划整理房间的时间。这样,以后再遇到问题,孩子也会自己想办法解决。因为你培养他们一种思维习惯——自我管理,更重要的他们具有了七项重要感知力的技能。当下和将来,你的孩子无论出于什么环境下都是一道灿烂的阳光,带给周围人的永远是一股积极向上的力量,而不是只会抱怨的阴霾。

违反纪律这种情况,我们经常遇到,惩罚也经常运用,罚写、罚站、罚劳动等,一开始挺有效,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习以为常。孩子不明白惩罚的目的,或者即使是大家告诉他,他也体会不到。因为他会有一种被集体孤立的感觉,没有了归属感和价值感。

变惩罚为帮助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办法,犯错的孩子没有本孤立感,相反会感到集体的温暖。正面管教不是把孩子往外推,而是把孩子拉回温暖的家。

《正面管教》是系列丛书,大家搜下就会发现有针对不同人群需要的不同版本,我读完这本之后,毫不犹豫的又购买了两本《教室里的正面管教》自己读,新学期运用在自己的教室里和孩子们一起成长;一本《正面管教A--Z》推荐给家长。其实,书并不是万能的灵丹妙药,关键还在于具体实施的你和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尼尔森   家长   老师   孩子   懂行   久而久之   孤立   能力强   奶奶   委屈   房间   效果   关键   妈妈   优秀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