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要有大格局: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不如孩子赢在终点线


在田径赛场,抢跑属犯规。明明知道这个,有人还是想抢跑,结果可想而知。2010年1月起正式开始实行零抢跑,即只要有运动员抢跑,就会被罚下。

抢跑,只存在于短跑赛场,长跑就无所谓了。

我们的人生赛场,是短跑,还是长跑呢?

毋庸置疑,人生不是一场短跑,我们也没有必要抢跑。

但是,偏偏我们都想抢跑。

我国学前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见提出,幼儿园不得教授小学阶段的教育内容,不得开展违背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活动。

小学要零起点教学,政策和法规都是好的。

当下国人更需要的是从内而外地认识到为什么没必要抢跑;不抢跑了,我们应该做什么。为此,给大家推荐《世界是我们的课堂》。

教育孩子要有大格局: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不如孩子赢在终点线

《世界是我们的课堂》是少年商学院创始人张华集10年研究与实践写成的一本“未来之书”,就如何培养孩子面向未来的8大能力与品格(阅读与表达力、信息技术素养、创造力、适应性与探索力、领导力与团队合作力、好的心智习惯、善良与诚实、做有根的“全球公民”),提供了翔实的策略建议与实操路径。

张华,不仅是少年商学院创始人,还是三个孩子的爸爸。为了孩子转型做教育,致力打造线上线下结合的新型国际化学校;创业前为知名财经媒体人,任职于《南方周末》,笔名东方愚;出版有《中国富豪这十年》(与胡润合著)及《敢让孩子做自己》等畅销书。

最近我国知名大学青年教师姜某的事件引起争议。海归博士姜老师的学历不能说不高,但是人到中年在职场遇到挫折,选择极端的方式去伤害他人,不能说他是人生的赢家。

许多年前,我国另一所知名高校学生用硫酸泼熊;还有西安某高校学生药某犯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等等。这些象牙塔内的“天之骄子”,只是赢了开头,有的甚至没走到一半就被罚出了“赛场”。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抢跑、赢在起跑线的目的是为了在竞赛中取得胜利。什么是胜利?就普通老百姓来讲,就是能够考上好的高校,“进城拱白菜”。

改变家族命运,是很多乡下孩子身负的重任,但他们并不真正懂得改变命运的真正含义。从乡下到城里,不一定是改变了命运。一生幸福,才应该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有许多城里人,卖掉城里的房产,到乡下过幸福的田园生活,也是非常令人艳羡的。

格局大、视野广

记得《恰同学少年》里,毛泽东的老师曾说过,毛泽东绝对不是仅为一碗饭来一师的。

少年毛泽东心怀的是天下,寻求的是救国救民的道路。目光越是长远,将来越不会为一碗“饭”发愁。

目前,许多家长就像某部电视剧里的鸡娃父母,目标仅限于名校,眼光停留在各种各样的“成绩”。他们以为孩子进了所谓的名校,就万事大吉了。有的孩子就知道自己要考大学,并不知道考大学有什么用,甚至大学毕业了还想继续上学,并不明白自己需要真正做什么。

举一个最不可思议的例子,有些公招年轻老师被分到重点学校,竟然嫌弃学校管理严格而辞职。好的企业管理都是严格的,管理不严格的,估计也不是一般人可以进得去的。“混日子”不是幸福的人生。

干国祥老师在一篇文章中提到了人的道德发展图谱,做人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惠泽天下”。我国古代文人尚有“兼济天下”的理想,不知为何到现在为何我们的目标变得这么模糊。

志当存高远,人生真的需要大格局,不能仅仅聚焦眼前。

《世界是我的课堂》中,张华老师在调查并分析了国内外知名院校录取标准和学生各方面情况结合自身经验,认为理想的教育应该是全人教育。

教育孩子要有大格局: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不如孩子赢在终点线

早在2016年我国就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文件说得很清楚,关键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培养学生适应终身成长和社会发展需要必备品格及关键能力。

教育孩子要有大格局: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不如孩子赢在终点线

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全人教育。

只有全人教育,才能使孩子赢在终点,一生幸福。

怎样实现全人教育?全人教育需要培养孩子的那些能力?

需要大家掌握八大关键词:

做有根的“全球公民”、阅读力与表达力、信息技术与数理能力、适应性与探索力、分析和创造力、领导力和团队合作力、心智习惯和善良与诚实等等。

全人教育与应试教育有什么区别?

应试教育只看分数;全人教育不是不要分数,而是不仅仅要分数。它们不是对立关系,不要一听到“素质”俩字,就认为是不要成绩了。全人教育(素质教育)的内容更广泛,旨在培养孩子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所以,我们大可不必为此担心。全人教育是使孩子可以赢得终生幸福、甚至对他们的下一代也十分有利的教育。就如同上图中的冰山,我们不应只看到水面之上的“分数”,水面之下的核心能力和底层品格才是孩子成长道路上最重要的因素。

二、实践经验的总结,操作性强,真可谓是父母必备的育儿手册

《世界是我们的课堂》不是对未来的畅想,是张华老师8年实践经验的总结。

“世界课堂”包括三个维度:时间、空间与人。

时间维度是指历史上的经典名著与世界名校的通识课。

空间维度是指任何物理场景及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探索学习。

人的维度是指包括但不限于科班出身的各行各业专业人士。

如何操作?

我们以八项能力中的阅读力和表达力为例

我们都知道多读书好,但到底如何指导孩子读书?

教育孩子要有大格局: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不如孩子赢在终点线

根据文件精神,目前各中小学校正开展“延时服务”,孩子们的作业在学校基本都能完成。

回家之后做什么?

阅读。阅读的重要性不必多讲,大家都知道。但是如何指导孩子阅读确实是挡在大家面前的拦路虎。

张华老师在《世界是我们的课堂》中教给大家许多有趣又可行的方法。陪孩子读完一本书后,可以组织家庭辩论赛、演出主要情节、游戏等。

其中“百万富翁计划”激励性非常强。个人阅读量达到百万后即有资格申请加入“百万富翁俱乐部”并获奖。奖品多种多样,主要是孩子喜欢。如:成为少年说书人。

最令人惊讶的是,张华老师带孩子进行的创意表达训练,3年级的小孩竟能写1万字的故事。

张老师的《世界是我们的课堂》真可谓是将古今中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自己的亲身实践打造的“超级课堂”。我们不敢相信别人家竟有如此优秀的孩子,是因为我们自身既不敢想,也不会做。有了这本《世界是我们的课堂》,立马实践起来,自家的孩子也大有可能可以变成“别人家的孩子”。

阅读力和表达力只是基础的基础,后边几项能力的培养更令人瞠目。信息技术与梳理能力的培养中,张华老师引入了一个案例,小学生竟然尝试做了“北极博物馆大改造”和“未来学校大创想”等项目,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本书中这样的实例有很多,每位读者都会像我一样跃跃欲试。

三、专业性非常强,是教师的课程规划指导

张华老师说,这本书是写给父母和教育工作者的。作为一名教师,我真的是非常的惭愧。20多年了,我一直在寻找应试之外的教育,但总是小心翼翼,前怕狼后怕虎。《世界是我们的课堂》对教师规划班本课程、校长对学校课程的规划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小孩子经常忘东忘西,更有甚者借东西或者钱不还。他们倒不是不想还,只是记性差。孩子们的心总是纯真的,尤其是一些乖孩子,在别人忘记拿作业本或者其他学习用具时,总是主动借与。可遇到不还者,小孩子就不淡定了,老师也会很“麻烦”。不让其他孩子借给他吧,显得集体不“温暖”;借给他吧,又会给好孩子造成伤害。难得有两全的方法。

《世界是我们的课堂》中,张华老师的做法 真的令我很佩服!他引进众商思维(第一次听到这个词)给大家3个建议:

  1. 重新厘定还债事宜。
  2. 为小伙伴出谋划策,一起创造还债的可能。
  3. 和孩子们进行一次沟通交流,针对这一事件明确借贷关系的本质。

这样,帮助孩子以爱为出发点,建立契约精神和好习惯,实在是高明。同时还帮助孩子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赞!

《世界是我们的课堂》中的信息量很大,案例很多,实操性也很强。当下,国家已成立专门部门监管课外辅导机构,教育已是焦点中的焦点。父母和教育工作者,正需要这种指点迷津之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孩子   全人   短跑   维度   信息技术   起跑线   赛场   教育孩子   格局   分数   课堂   少年   能力   老师   未来   幸福   人生   终点线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