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只是中秋节|致敬照顾阿尔茨海默症的朋友


每3秒全世界就会增加1名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每100位60岁及以上人口中就有5-8名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而截止2017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41亿!

根据2018年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注:该病为认知症中最常见的一类)报告 ,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中,90%以上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都由家人照护。由此可知,认知症照护正成为越来越多中国家庭的压力事件。

邻居姐姐有一天到养老院看望妈妈,发现老人家被绑在床上。因为妈妈从床上摔下来一次,院里决定限制老人家自由活动,姐姐只好哭着把妈妈接回家。撤掉妈妈的床,地面换为泡沫板,即使跌倒了也不怕摔伤,也不怕老人家着凉,装上监控,工作间隙可以观察妈妈的情况。老人家是阿尔茨海默症重度患者,本区没有专业护理院,更没有专业护理员。我上网查了下,整个石家庄市(包括所辖县)只有桥西区一家认知症护理院,床位100个,收费在3000—7000元。重度患者应该是7000元每月。其他因素都不考虑,即使有床位,7000元的费用不是普通家庭可以承担得起的,护理任务只能由家庭承担。

非专业的家庭护理,真的很难。我又搜了下护理培训,少之又少,石家庄没有。长期照顾患者,护理者的心理会受到严重影响。不想结婚的、不想生孩子的,如果让他们长期照顾认知症患者,想法应该会很容易改变。

今天不只是中秋节|致敬照顾阿尔茨海默症的朋友

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父亲,逐渐地忘记了曾经对他最重要的一切,迷失在了时间的长河里。

父亲健康时,岸见一郎忙于工作家庭,很少联系独居的父亲。可随着父亲的确诊,一切都变得不同了。

在照顾父亲的过程中,心理学家岸见一郎逐渐体会了其中的种种不易,既然不能回避,他便决定勇敢、快乐地去面对,让照顾父亲这件本来充满压力的事,通过爱、巧思与智慧,让彼此变得和乐自在。

本书着眼于在不易的照护中,如何为照护者减轻负担。

岸见一郎心理学家,哲学家。1956年生于京都。

曾在京都大学研究生院文学研究系读博士,专攻西洋哲学史。

1989年起致力于研究希腊哲学和阿德勒心理学。

译著有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个人心理学讲义》和《人为什么会患神经病》,著作有《被讨厌的勇气》《幸福的勇气》《阿德勒心理学入门》等多部畅销作品。

疾病不会绕过谁。

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病情程度,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照料者的心理健康。

大家都在关心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时,常忽略其照护者。《请你迷失在我身旁》以作者亲身经历向大家介绍如何减轻照护者的负担。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告诉我们人生必须面对的三大问题:职业、交际和两性问题。其中,合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岸见一郎在《请你迷失在我身旁》中,指出了认知症照护者经常犯的几点错误,并给出了很好的建议。这样,可以使照护者减轻心理负担,避免家庭和工作灾难。

逞强照护

今天不只是中秋节|致敬照顾阿尔茨海默症的朋友


因为照顾老人,很多家庭产生矛盾,甚至家庭分裂。照顾阿尔茨海默症父母更辛苦,患者和照顾者双方都容易陷在痛苦之中。

逞强照护是上野千鹤子使用的,意思是:越是靠意志进行照护的人,越想拼命做好,就可能自己给自己过多的压力。岸见一郎写道:让我们勇敢地面对现实,尽可能轻松地、愉快的进行照护,但不要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父母,让父母觉得不自由或者不自在。

岸见一郎白天在老家家陪父亲,晚上回到自己家。需要出去工作时,选择请人帮忙照顾,有时也把父亲送到照护机构。这样能减轻他的负担,不影响家庭的同时,还能正常开展工作。没有把父亲接到自己家里,应该是考虑到父亲很难适应新环境;再者就是自己的家庭(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免于被破坏。即使这样,心理压力也是有的。晚上,老人会不会被摔伤?一旦摔倒,自己免不了会自责。

我们的现实总是那么残酷,邻居姐姐自己一个人逞强照护10多年了,姐夫也在照护自己的父母,夫妻两个只有周末才可以相聚。很难说,不影响自己的家庭,但也都是无可奈何。姐姐的独生女儿大学即将毕业,将来结婚生子,必然会有许多矛盾,这都是需要面对的现实。他们的许多机会,如人生的选择、学习晋升等等都从眼前溜走,我总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父母可以为了孩子放弃一切,儿女照样也可以为了父母付出一切。读了岸见一郎的这本书,突然明白,我们都应该有自己的人生,不应该为了谁而放弃。

会抱怨自己的父母吗?虽然是心甘情愿的选择自己照顾,但也免不了在某个瞬间流露出遗憾吧。毕竟,当年不如自己的都混得比自己好很多了。如果父母是健康的,自己的人生大概要改写了吧?

这样的心理都是逞强照护导致的。岸见一郎给我们一个很好的榜样,照护父亲、婚姻和工作都兼顾到了。白天在父亲家照护父亲,必要时把父亲送到护理机构,或者请护工日间护理。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完美,只要尽心尽力就可以问心无愧了!

有不可抗力时不过度自责,也不必害怕被亲人责怪

岸见一郎的父亲曾在晚上摔伤,我的母亲也摔伤过。岸见一郎晚上不和父亲在一个家,我和母亲就住在一起,还是不可避免。明明看着母亲上床睡下,我就在另一个房间做事情。母亲就那样摔下床,鲜血满面。不自责是不可能的,怕被亲人们责怪也有。母亲一有异常情况,我就及时通知兄弟姐妹。好在他们都很理解我,总是第一时间过来和我一起处理。

撤床、换地板、装监控,尽可能避免再次摔伤,但是不能确定未来会发生什么。担心,时时刻刻都有。

岸见一郎写到:陪伴、照顾老去的父母重要的是不要制定过高的目标。读到这些,心里宽慰许多。原来,自己做得并不差。

重建亲子关系

今天不只是中秋节|致敬照顾阿尔茨海默症的朋友


作者认为,亲子关系越好,照护起来就越容易。但是,从小建立起来的亲子关系,不会一直那么好。或多或少,都会有点问题。所以,我们需要从当下开始,重建亲子关系。

母亲去世后,岸见一郎很难与父亲和平相处,总是起冲突,慢慢地才调整好心态。

我是很乖很乖的孩子,从小就听话。我不喜欢跑出去玩儿,写完作业就喜欢围着母亲转。看母亲做着做那,默默记在心里,有时打打下手,我和母亲自小就很亲近。因为非常了解母亲的生活习惯,想着患病的母亲还应有之前的生活质量,但常常事与愿违。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摆在眼前的现实:那个无所不能的母亲不存在了,眼前的母亲总是令自己失望、甚至厌弃。

这样更加重了母亲的病情。有时候也因为母亲的缘故,把气撒到孩子身上,导致孩子身心受到伤害。我的心理负担也非常非常重,经常向亲人们抱怨。那段时间生活得非常压抑。

接受老人的现状是唯一的选择。我们需要重新定位“老人”:之前,老人是我们的家长;现在,我们是老人的家长。

刘墉在《母亲的伤痕》中写道:

过去,我是她的孩子;现在她像我的孩子了。每次出门,好逞强,不要我扶,我就紧紧跟着她,看个胖胖矮矮、走路一颠一颠的大娃娃走在前面。

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理事陆晓娅在《给妈妈当妈妈》中写道:

当你不再认识我

请抓紧我的手

像儿时你牵着我一般

我带你回家

岸见一郎认为可以成为父母的朋友

龙应台在《天长地久》中写道:

上一代人不会倾吐,下一代人无心体会……

为什么我就是没想到要把这个女人

看作一个渴望看电影、

喝咖啡、清晨爬山看芒草、

需要有人打电话说“闷”的女朋友?

年老的父母很容易生气,也很容易忘记,子女没必要把不愉快记在心里。岸见一郎因为做饭晚了10分钟,父亲生气了。等他做好饭,父亲已经忘记生气的事情了,岸见一郎的情绪不能很快平复。想到自己和父亲不在一个时间轴,也就可以接受了。作者认为成为父母的朋友,接纳年老的父母,不要不断地指责或纠正父母。

《请你迷失在我身旁》是岸见一郎照顾失智父亲的亲身经历和经验,也是给阿尔茨海默症照护者的心理疏导和建议。

第28个阿尔茨海默症日的今天,恰巧也是中国传统的中秋节。愿每一位阿尔茨海默症患者都能平安,每一位阿尔茨海默症照顾者都可以保持平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京都   中秋节   认知   老人家   患者   负担   父亲   姐姐   老人   父母   母亲   妈妈   孩子   心理   家庭   朋友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